APP下载

浅析新媒体语境下巴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

2017-09-14薛世锐曾亚军

商情 2017年29期
关键词: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

薛世锐+曾亚军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信息资源,是传统文化特有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生存空间,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源,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精神文明,承载着民族独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一种民族文化象征,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故对民族的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于一个民族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没有文化支撑的民族必将灭种。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新媒体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特点

2003年9月29日至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了第32届会议,会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指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和操作方法,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按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作为一种特定形式组织起来的信息形式,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性、无形性、多源性、活态性等特点决定了其保护与传承主要以人作为传播媒介。非物质文化遗产脱离了一般的物质载体,是一种抽象的精神文化,往往只有通过人的表演行为表现才能得以展示,其传承方式多依靠人类以集体、群体或者个体方式通过口口相传、代代相传的方式进行,是一种抽象的、非剥离性的、信息形式;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传本质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保护与传承对其存在与延续的原生环境具有依赖性。一方面,原生环境载体是一种特殊的信息载体,不同类型、不同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原生环境载体的选择是不同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原生环境要求十分严格,难以脱离原有的文化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形式载体巨大,且难以开展,如一些大型的民族舞蹈、戏曲等,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与资金配合。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面临着各种新的复杂情况和艰巨压力。

二、巴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现状分析

巴蜀地区蕴含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主要包含民学、音乐、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等16个大类,每种类别的数量均居世界前列。该区域可谓人才辈出,涌现出了象李白、陈子昂、司马相如、郭沫若等名人,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历史古迹。

截止于2014年7月16日我国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发布,巴蜀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录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已经有182项,占整体数量约11.7%,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遭遇严重破坏。原生生态环境的毁坏、落后的文化传承意识和措施以及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冲击等原因都正在加速巴蜀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消亡。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载体遭到破坏

我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漫长的农耕文化以及56个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生态,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农耕(游牧)文明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正面临着持续削弱乃至消失的困境。当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毁坏时,依附其上的文化遗产也会面临消亡的威胁。无数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伴随原生环境被破坏,例如,珍贵的文化资料被贩卖和毁坏,技艺传承者数量减少更或者走向消亡。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保护措施的局限性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手段主要有:文字的记录、照片的留存、影像的记载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保护模式的局限性与劣势不断凸显,载体本身出现磨损与消耗,到最后起不到保护的作用。马歇尔·麦克卢汉曾在《媒介即讯息》一书中提出了“地球村”这一理念。认为人类社會形态经历了部落社会(口语媒介)——脱部落社会(印刷媒介)——地球村(电子媒介)。当今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已经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重要的资源,数字化是当今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信息化时代中顺势而为,科技与文化碰撞将会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3、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市场经济冲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遗”保护和传承现状堪忧。巴蜀地区“非遗”除青神竹编工艺、大英井盐深钻汲制技艺、东柳醪糟酿造技艺等个别手工生产技艺得到有效保护外,大部分都在走向没落,面临濒危。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川剧,数年来,它同其他地方的戏曲一样出现了生存危机。四川省国有及集体所有制川剧团从20世纪80年代初 126 个到2004年只剩下44个。其中,13个剧团从业人员在15人以下,在2003年,8个剧团没有演出场次, 27个川剧团没有排演过大幕新戏。同样川北皮影也逐渐陷入着油尽灯枯的窘迫境地。在过去川北地区农村凡是有婚丧嫁娶、添丁贺寿等都会邀请皮影戏班来表演。1980年前后,皮影戏班还会经常性地走街串巷流动表演,人们支付很低的费用便可以享受精彩的坝坝电影“皮影戏”。随着电视、手机等平台的出现,戏剧似乎丧失了存在的空间,快节奏的生活抽取了戏剧的生存土壤。随着城镇化的变迁,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愿意留下来接受技艺传授的年轻人少之又少,嘉陵江流域的号子声则成为了我们的回忆,加上老一代技艺人相继去世,更加速了传统技艺的流逝。西方意识文化形态的侵入,更是加剧了巴蜀地区部分传统文化的消失,例如在巴蜀地区的婚俗也逐步被西式婚礼所取代。

总体来看,巴蜀地区的“非遗”保护与传承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新媒体语境下传播氛围遭到破坏。广播、电视、手机等各种平台解除了对传播的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自己喜欢的东西;人们的保护意识淡薄;未能在整个社会形成合力;保护力度有待提高等。

(二)新媒体技术对巴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优势分析endprint

新媒体技术对巴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优势主要以下几方面:

1、手段的先进性

手段的先进性主要指新媒体时代下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它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创建的可以体验并模拟虚拟世界的、多源信息融合的、三维交互式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结合的虚拟仿真系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打破了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的界限,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打破了相对封闭的原始的自然状态,以一种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打破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地域空间的限制,形成共享的文化资源。同时,该技术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的服务,使那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通过数字化的手段与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其生动精确的还原,增加了人们的互动体验。进而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传播。

2、受众的广泛性

截至2016年12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3.2%,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95亿。从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调查来看,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是其主要方式,相对比1999年全国网民只有700万,庞大的接收传播群体是新媒体传播特有的优势。利用新媒体技术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广泛的新媒体受众群体必然会扩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受众范围,提升市民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3、观赏的互动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单向传播方式逐渐演变为一种上下之间和平行之间的双向传播方式,新媒体时代下,社会公众的不断扩大的话语空间,使得每一个媒体使用者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同时受众不仅可以自主选择接受信息,还可以进行及时的反馈,影响着信息的生产。从传统媒体主导受众型到新媒体的受众主导型的发展,用户地位的提升加大了受众与媒体信息之间的交流。

结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载体转移本质是利用新媒体技术,将原本依附于原生环境或者人得以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进行媒介载体转移,再储存再传播。媒介载体的转移可以分为信息数字化采集与保护、新媒体动态生态博物馆、虚拟文物修复、复原及演变模拟技术等多个方面。交流性、互动性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加深了用户对传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受众与传播媒体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受众群体之间的二次传播分享,也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有效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冬梅.面向剪纸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

[2]李映月. 新媒体时代下戏曲藝术的传播与推广[D].四川师范大学,2015.

[4]薛世锐.新媒体视域下动漫产业发展注入“泛动画”理念的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6.

[5]薛世锐.浅析西北民间、民俗艺术文化在动画中的传播 [J].新闻研究导刊,2016.

作者简介:薛世锐,(1987-),女,山西晋中人,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方向:影视与新媒体动画,网络与新媒体。曾亚军(1995-),女,四川遂宁人,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方向:网络与新媒体。endprint

猜你喜欢

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
文化空间视角下的湖南区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峨眉盘破门武术保护与传承中的政府主导作用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