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学生发展 落实核心素养

2017-09-14董臣周广舟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7期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核心素养

董臣++周广舟

摘要:在高校生物学课程中,落实核心素养应重视科学思想与方法的渗透。要挖掘教材,引导学生思考、观察,以情促学,重视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科研工作,培养学生不断进取、创新、敢于质疑的精神。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材阅读;以情促学;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7-0244-02

自2004年起,以“新课程”为标志的课程改革已经历十余年时光。我们这些80后跨越了学生时代,完成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对于以三维目标为核心的课程建构使教学产生的新变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但我们逐渐意识到,大部分关于教学和课程的改革,并没有使我们的教学达到最理想的效果。甚至在许多地方,三维目标的效果标准,被粗暴地统计为以应试能力为主的机械性学习,最终仍会导致我们一直诟病的应试教育模式大行其道。这种现象在学科上的表现,就是每个学科都普遍以“学习时间”为标准衡量自己的价值。而其结果将导致学生疲于应付,并最终失去对我们的学科进行独立思索的兴趣。

核心素养的提出,就是对这一“诟病”开出的解药。其意识到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核心素养强调个体成长所需的核心能力和必备素质,通过各学科之间的“协同作用”,促进学生的成长。总之,在核心素养基础上建构的大学课程最大优点在于将学生的培养方式,从零散式变成了统一式。所谓统一式,就是将学生成长需要的知识分配到各个学科,各学科协作完成统一的三维目标。在这种模式下的各学科,更强调协同性,强调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核心素养建构,首先会进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明确各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而将这些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转化为各学科具体的学习内容,以“培养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最终目标。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目的在于研究生命的规律及本质,拓宽人们对生命世界的认识。生物科学对于学生理解自然界非常必要,通过生物科学的传授,学生可以了解许多生理现象、疾病预防的知识、健康饮食习惯、环保知识等。这不仅对个人身体健康有益,还能使学生积极履行和承担力所能及的义务和责任,如积极参与宣传预防禽流感、艾滋病等传染病的知识;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转基因产品;帮助人们关注全面均衡营养的重要性等。基于此,生物学核心素养就是要通过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获得一定的认识,培养学生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品质和价值判断。这些是可以伴随学生未来学业和职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品质。

一、充分利用教材

在大学生物教材讲授中,教师应灵活应用教材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生物科技进步、生物资源现状、自然环境的恶化等。教师可以通过通俗的文字感染人,让学生关注生命的美、欣赏自然的美,以美激情、以情促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感。例如,在讲授植物生理学时,教师可以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描述自然界中的向光性。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引入生态系統的信息传递。生态学授课时,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说明生命的次生演替。这样的导入有情有景,妙趣横生。再比如,在“基因工程”教学中,教师可就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这一主题设计辩论赛。课前先发放关于转基因争论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转基因技术的现实,也可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分组展开辩论与交流。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对转基因生物、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对基因工程技术这一尖端科技持有正确态度,从而能以理性的、积极的态度关注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

高校生物教材中除教学内容以外,还有大量的相关内容是作者精心编制的,这些内容与教材知识关联性较强,对于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着极大的帮助。这些教材知识旨在反映社会、科学、技术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反映生物学与职业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性。每章内容前言都记载了在漫长的生命探索过程中,科学家探索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历程,展示了科学家阐明生物学难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挖掘这些生物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引导学生体验科学的基本方法和思维过程,理解科学知识的开放性,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拓展生物学知识及视野。

二、注重探究式实验教学

实验是学习生物学的基础。实验教学既要要求学生尊重实验事实,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不弄虚作假,又要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性实验,大胆质疑,培养一丝不苟的求实态度。

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只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完全忽视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而学习中的理性思维、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与实验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够帮助解决传统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的弊端,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式实验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通过对原有的生物实验进行拓展,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再次进行新的实验思考、设计和实施。它强调由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大胆做出假设、精心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结果和组织全班进行讨论交流等。

例如,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实验中,首先引导学生思考蛋白质在电场里的移动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很直接地会想到蛋白质的电荷及分子量会影响其移动的速率。因为蛋白质带的电荷数会影响我们测定其分子量,如果直接对蛋白分子量进行测定的话,这样实验结果就不够准确,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的学生们想到了屏蔽蛋白质自身所带的电荷,使蛋白质在电场里的移动只和其分子量有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水到渠成地引出十二烷基磺酸钠这个物质,并进一步解释这个物质可以与蛋白结合从而使所有的蛋白都带上负电荷,这时蛋白质在电场里的移动只与其分子量有关系。这些事例都充分体现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完全能够积极思考实验新方案,发挥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敢于质疑的精神,而这些都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希望从学生身上挖掘的品质。

三、总结

大学生物学课程在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基本目标是让学生形成基本的生物学观点和生命观。培养科学素养,既要学生理解生物学基本概念,以达到对生命的认识,又要让学生参与科学问题的探究研究,了解生物学知识的形成历程,学习生物学的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思维模式,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未来的生活及社会角色里。

参考文献:

[1]袁维新.问题解决与生物问题解决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8).

[2]余德生.让课堂充满问题 让问题充满思考——新课程标准下运用问题教学法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8).

[3]肖国琴.浅议新课程理念下探究性学习的组织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08,(Z1).

[4]韩建恒.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原则[J].新视角,2008,(7).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究式教学核心素养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