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7-09-14曲霖洁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7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效果教学改革

曲霖洁

摘要: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是网络系列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在教材选择、课程内容展示、实验设置几个方面探讨了网络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在改善教学效果方面有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7-0108-02

一、课程改革背景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技术领域。目前,我国在局域网、校园网、企业网和Internet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与网络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到2015年底,我国网民的数量超过6亿,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交流、购物、获取资料和信息,网络与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社会上对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建设、网络应用与开发和网络管理的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人们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热情日益高涨,对网络技能的掌握成为信息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网络理论课程作为先修课,也越来越重要。网络理论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网络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学生来说,无论是对以后的工作、生活还是进一步的学习研究,都非常重要,而且对于其他网络技术的掌握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网络理论课程的多年教学,发现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本内容更新较慢,落后于现实技术发展。

2.计算机网络理论内容比较抽象,绝大部分是使用过程中也看不见摸不着的,这会让学生感觉计算机网络只是在介绍理论内容,而没有相关的实际应用。

3.实践环节太少,不足以辅助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学生的需求。

4.传统课堂讲授形式对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弱,这不是网络课程独有的问题,是智能手机应用如此广泛的环境下,所有课程都面临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

三、改革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下面一些方法和手段,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和手段有效地改善了教学效果。

1.教材的选择也是教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要注意教材的及时更新,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在兼顾理论基础的同时,可以适当补充新知识,适应网络技术的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如果补充过多的课本上没有的新知识,一是学生课后不方便复习,影响学生进一步的深入理解,二是使学生对教材失去信任,久而久之,其就可能对课程失去兴趣。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选用最新的教材,然后稍加补充即可。根据网络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及时向学生传达新的知识和技术,这是一个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对学生负责的一种表现。

2.网络理论知识比较抽象,而且实际应用比较特殊,主要是各个协议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数据传输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采用合适的手段表现知识就很关键了。在授课过程中,除了理论讲解以外,还经常采用三种方法来表现理论知识,一是使用动画;二是使用网络嗅探器抓取数据包来展现协议之间的相互协作,Sniffer,Ethereal都是有名的网络嗅探器;三是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图1就是使用Ethereal抓取数据包的例子;图2所示的题目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融入到了实际问题中。

实践证明,再多的讲解也不如实例表达清楚,适当的例子,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感受更具体,理解更深入。对于经过适当探索和努力可以明白,而且还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学生是很感兴趣的。太难或太容易的反而会让绝大部分学生失去兴趣,从这方面说,网络理论课程的难度正合适,我们只是需要找到合适的手段和工具去展示。不同的教学工具和教学环境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在更好地讲解问题的同时,也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虽然是网络理论课程,但是也要重视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可以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根据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能力、需求,设计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实验题目,主要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拓展性实验。验证性实验验证了理论内容,加深了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如VLAN,RIP,OSPF,ACL,NAT等。综合性实验则需要多个网络知识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和检验学生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如VPN。拓展性实验需要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才能完成,如规划和设计一个校园网。不同能力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可以选择操作不同的实验题目,这在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時,也可以达到因“才”施教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4.在传统授课的基础上,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有很多新形式的教学方法,如MOOC,SPOC,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等都可以采用。在传统的理论课堂的基础上,混合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改善学生的传统听课疲劳,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展现知识。但是实践中发现,这些新形式可以很好地辅助传统课堂授课,但不能是主体教学形式。因为这些教学方法都主张提前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自学,课上讨论和总结,或通过测试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再讲解问题相关知识。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大部分的知识都让学生自学,这很难保证质量;另外课堂上过多地讨论,课时也是不够的。所以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找到传统课堂和新教学形式合适的比例。

四、结束语

改革教学方法、方式,调整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对学生有非常大的意义和作用,对课程体系的发展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对网络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也能起到重大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彦保.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

[2]陈燕,宋玲.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S1):56-59.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教学效果教学改革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