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前期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2017-09-14吕晓辉余新东岳阳
吕晓辉+余新东+岳阳
【摘要】 目的 观察高血压前期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高血压前期患者65例设为观察组A, 选取同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9例设为观察组B, 选取同期体检血压正常者72例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三组血清Hcy水平、血脂水平、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其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A、B血清Hcy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IMT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B间的Hcy、TC、IMT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A患者血清Hcy水平、IMT与患者血压呈现明显正相关(r=0.47、0.46, P<0.05), 血清Hcy水平与IMT也呈现明显正相关(r=0.51, P<0.05)。观察组A中内膜增厚者和内膜斑块形成者Hcy水平均高于IMT正常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前期患者血清Hcy水平升高, 血压水平、IMT也同步增高, 随着Hcy的升高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也增高, 因此, 应重视对高血压前期患者的Hcy水平变化的筛查, 并做出有效防治, 对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动脉粥样硬化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4.025
Hcy是一种含硫的非必需氨基酸, 是蛋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表明, Hcy水平变化与高血压发生进展存在相关性, 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存在密切联系,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 从高血压前期着手早期干预, 十分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1-3]。本文从高血压前期的角度出发, 探讨Hcy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 为临床疾病的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9月健康体检中发现并确诊的高血压前期患者65例设为观察组A, 男34例, 女31例, 年龄38~75岁, 平均年龄(56.5±7.8)岁, 均符合美国和歐洲发布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关于高血压前期的诊断标准, 收缩压(SBP)120~139 mm Hg(1 mm Hg=0.133 kPa), 舒张压(DBP)80~89 mm Hg。选取同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9例设为观察组B, 男36例, 女33例, 年龄40~73岁, 平均年龄(57.5±6.9)岁, 均符合1999年WHO高血压指南中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收缩压≥140 mm Hg或舒张压≥90 mm Hg。选取同期体检血压正常者72例设为对照组, 男40例, 女32例, 年龄41~77, 平均年龄(57.6±7.6)岁。观察组均排除前2周内服用任何抗高血压药, 各组均排除患有各种严重的脑、心、肾疾病、恶性肿瘤、血液性疾病和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三组受检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受检者均知情同意。
1. 2 方法 观察比较三组血清Hcy水平、血脂水平、IMT及其相关性。
1. 2. 1 采集方法 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8 ml, 加入枸橼酸钠抗凝剂后, 以3000 r/min的转速离心5 min, 分离出血清后放入-20℃的冰箱内保存备用。
1. 2. 2 血清Hcy、血脂检测 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生产, 型号:7600—020ISE)及其配套的试剂盒;在进行日常的维修、保养和质控的条件下, 保证仪器处在稳定状态, 检测所有受检者的血清Hcy、LDL-C、TC, 其中血Hcy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测定, 严格按照试剂盒上的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
1. 2. 3 IMT的测量 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采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颈动脉检查。采用二维扫描的方式在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和近侧1 cm处以及颈内动脉起始1 cm处3次测定, 观察记录受检者的管壁厚度、管腔内径、血管走向、有无斑块等情况, 对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判定如下[4]:正常:IMT<1.0 mm;内膜增厚:IMT 1.0~1.2 mm;内膜斑块形成:为局部回声结构突出管腔或IMT>1.2 mm。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血清Hcy水平、血脂水平和IMT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观察组A、B血清Hcy水平、LCL-C、TC、IMT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B间Hcy、TC、IMT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患者血清Hcy水平、IMT与患者血压呈现出明显正相关(r=0.47、0.46, P<0.05), 血清Hcy水平与IMT也呈现出明显正相关(r=0.51, P<0.05)。见表1。
2. 2 观察组A中, IMT正常者(20例)Hcy水平为(13.76±4.43)μmol/L, 内膜增厚者(22例)Hcy水平为(17.31±5.37)μmol/L, 内膜斑块形成者(23例)Hcy水平为(19.53±6.45)μmol/L;内膜增厚者和内膜斑块形成者Hcy水平均高于IMT正常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基础, 其是由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IMT是诊断动脉粥样硬化和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良好指标。对于心脑血管事件的防治最重要的就是早期对其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及早干预[5-8]。严格的控制脂代谢紊乱, 高血压及高糖血症等传统危险因子不能完全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近年来有研究指出, 血清Hc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相关性, 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血Hcy通过产生过氧化物及氧自由基, 造成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尤其合并高血压时更易损伤, 内皮损伤是动脉硬化的起始病变, Hcy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干扰脂质代谢, 损伤一氧化氮(NO)/L-精氨酸(L-Arg)系统, 促进凝血物质表达增加和干扰纤溶系统活性, 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9]。endprint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A及观察组B血清Hcy水平分别为(14.51±5.38)、(18.75±7.51)μmol/L, LDL-C 分别为(3.61±1.01)、(3.93±1.14)mmol/L, TC分别为(5.25±1.37)、(5.76±1.43)mmol/L, IMT分别为(1.18±0.57)、(1.45±0.53)mm, 均高于对照组的(13.27±4.23)μmol/L、(2.79±1.08)mmol/L、(4.59±1.57)mmol/L、(0.74±0.38)m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并且观察组A血清Hcy水平、IMT与血压呈现出明显正相关(r=0.47、0.46, P<0.05), 血清Hcy水平与IMT也呈现出明显正相关(r=0.51, P<0.05), 与任庆远等[10]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 , 高血压前期患者血清Hcy升高, IMT也同步增加, 并会随着Hcy的不断升高, 增加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因此, 对高血压前期患者不仅要监测血压变化也要重视Hcy的检测, 有利于判断此类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并对其进行相应干预, 对减少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玉栋, 李宝民, 王君. 超声在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诊断中的应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6):599-601.
[2] 张岩, 霍勇. 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高血压——“H”型高血压.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1, 32(1):3-6.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 43(2):16-19.
[4] 王宁, 余振环, 周子杰.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4):1263-1265.
[5] 康健, 赵兴山, 丁幼楠.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广东医学, 2014, 35(17):2738-2740.
[6] 张琛涛, 莫新玲. 冠心病、高血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應蛋白的相关性. 中国老年学, 2013, 33(5):1035-1037.
[7] 杨文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铁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检验医学, 2015, 30(3):227-229.
[8] 李绪斌, 杨文东, 李爱茜, 等.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铁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4, 34(4):11-13.
[9] 杨帆, 徐冰馨, 郭平, 等.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检验医学, 2013, 28(12):1069-1072.
[10] 任庆远, 王其国, 杨文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SF, FFA及HCY的相关性研究. 临床医药实践, 2015(2):85-88.
[收稿日期:2017-04-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