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路径探讨

2017-09-14朱逢春

法制与社会 2017年25期
关键词:社会组织宜宾调查

摘 要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建工作的一个新领域。当前,社会组织党组织管理体制不顺畅,一些社会组织对开展党建工作的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有的社会组织对于党组织建设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为此,本文认为要借鉴和吸收其它领域党建工作开展的成功经验,并根据社会组织的发展规律和内在特点,不断加以完善。

关键词 宜宾 社会组织 党建 调查

作者简介:朱逢春,四川宜宾市委党校教务处处长,讲师,研究方向: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9.070

“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而蓬勃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已成为党的基层组织新的依托,其党建工作是基层党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研究的新领域”。针对当前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相对滞后的现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越是情况复杂、基础薄弱的地方,越要健全党的组织、做好党的工作,确保全覆盖,固本强基,防止“木桶效应”。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宜宾市见》,对健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掌握宜宾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现状,在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成效、存在问题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宜宾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基本概况

(一)社会组织情况

宜宾市社会组织遍布全市城乡,涵盖三大产业,涉及经济、科学研究、社会事业、慈善及综合五大类十二个类别,为宜宾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宜宾市社会组织共2002个,中介组织139个。其中,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社会团体1219个,民办非企业单位644个;从业人员109331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1.3%,本科学历占8.0%,專科学历占13.2%,中专及以下学历占77.5%;35岁及以下人员占19.7%,35岁以上人员占80.3%。

(二)党组织情况

宜宾市共建立社会组织党组织1003个,其中建立社会组织党委2个,党总支部3个,党支部855个,联合支部143个,覆盖社会组织1526个,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76.2%,党建工作覆盖率100%。在未建立党组织的社会组织中,不符合条件的有475个。

3、党务工作者队伍情况:全市共有1003名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其中由主要负责人兼任的499名,占49.8%,由管理层兼任的418名,占41.7%,其他人员兼任的86名,占8.5%;硕士及以上学历5名,本科学历197名,专科学历330名,中专及以下学历471名,分别占0.5%,19.6%,32.9%和47.0%;35岁及以下人员58名,35岁以上人员945名;党建指导员226名,覆盖社会组织数761个。

二、宜宾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成效

(一)理顺管理体制,有效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

一是落实设岗配编。市社工委书记由市民政局局长兼任,设专职副书记1名,为民政局党委委员,为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无缝衔接,市民政局从党委分工角度由社工委专职副书记分管民管科工作,社工委日常工作由民管科具体承办,落实了编制,增加了人员。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作为民管科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年初民政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与民政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动、同考核,社工委利用社会组织到民管局办理申报登记、变更、年检的时机,让社会组织尽快成立党组织,同时按时报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将党建工作贯穿与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之中。各县(区)均成立了社工委工作机构,挂靠在县(区)民政局,社工委书记除江安县是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任外,其余均由民政局局长兼任,并设有一名专职副书记。二是抓好选派指导。业务主管单位对已经成立党组织的社会组织,下派党建联络员,指导社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对于目前不具备条件成立党组织的社会组织,可以下派相关的党务干部,做好社会组织相关负责人的思想工作,增进双方的共识,在社会组织内有序发展党员,创造条件成立党组织。对目前具备条件但还没有成立党组织的社会组织,可以下派一些党务干部进行挂职锻炼,推进社会组织党组织的组建筹备三是注重发展培育。各级社工委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开展党员各类学习培训活动近千次,培训人员近万余人次。在严格把握发展党员的标准的同时,加强对社会组织中青年骨干人才的发展和培养,为社会组织党组织后备人才储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融合中心工作,有效实现党建工作促发展

一是鼓励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互推互促。近年来,宜宾市积极探索涉农协会党组织在农村产业发展中怎样发挥主导作用,怎样引导合作社、怎样服务群众的新途径、新方法,使得建有协会党组织、合作社的农村产业规模增量显著,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使党组织始终成为农村产业链条上的一颗红星。二是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功能助推招商引资产业转型。近年来,宜宾市充分发挥异地商会“以商招商”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使他们充分利用既熟悉原籍省份人脉又掌握宜宾市政策资源的独特优势,在宜宾市开展对外经贸交流活动,成为助推宜宾市招商引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者。行业协会商会也开展了行业自律,参与了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制订,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依法执业和诚信从业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三是发挥文体协会优势丰富群众生活促和谐。近年来,宜宾市充分发挥文体协会在丰富群众娱乐生活、带动经济发展的独特作用,取得显著成效。仅南溪区自行车协会、武术协会等赛事协会依托长江资源,大力发展赛事经济,有力地推动了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四是发挥慈善公益组织作用帮扶济困。宜宾市高度重视慈善公益组织在整个社会救助体系中的救助力量,积极引导其围绕扶贫帮困、改善民生做出显著成绩。

(三)强化典型示范,有效实现党建工作广辐射

一是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宜宾市对全市各类先进典型进行了全面梳理,以典型示范引领带动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务工作者学先进、见行动,使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二是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宜宾市坚持强化舆论引导,对社会组织党建领域的先进事迹及时进行挖掘整理,总结成果、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通过设立专栏、编印信息简报、拍摄专题宣传片等形式广泛宣传的同时,还采取先进事迹报告会、演讲比赛等形式,使先进典型“树起来、红起来、推广开”,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尚。三是加强党建工作指导。宜宾市高度重视先进典型的选树工作,加强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例如,对南溪物流协会的党建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给予指导,协调各方专家和部门给予充分配合加以推进,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统筹、社工委负责、民政财政司法等有关部门配合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格局。endprint

(四)发挥调节功能,有效实现党建工作保稳定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组织依法自治统一。宜宾市通过紧扣社会组织的发展实际,精准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的功能和作用,严格依法依章程开展活动,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杜绝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二是积极彰显社会组织党组织的矛盾处置作用。近年来,宜宾市广大社会组织党组织积极应对各种环境变化,反映群众利益诉求,参与社会治理工作,有效促进了问题的解决和矛盾的化解。例如,屏山县老协会在部分群众因担心新县城饮用水水质而上访时,通过实地调研和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和沟通协调工作,有效地化解了社区居民矛盾。三是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能力。在当前积极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发挥社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怎样推进社会组织的治理能力建设,这些关涉到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的实现,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近年来,宜宾市通过强化社会组织的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者的各种培训,进一步提升社会组织提供多元化公共服务的能力、引导群众理性有序协商解决矛盾的能力,通过党建活力有效激发、组织和引导了社会组织及其从业人员。

三、推进宜宾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当前,社会组织党组织管理体制不顺畅,一些社会组织对开展党建工作的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有的社会组织存在两张皮的现象,表面迎合组织和领导要求,实则敷衍了事,流于形式。为此,要借鉴和吸收其它领域党建工作开展的成功经验,并根据社会组织的发展规律和内在特点,不断加以完善。

(一)创新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责

省、市、县应建立上下对应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构,便于相应的工作的开展。此外,要明确相关的职能部门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的具体作用和职责,形成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一是完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联席会议制度。通过联席会议定期开展本区域内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察等工作,协调处理好本区域内各个主体的关系,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联系点制度。组织部门和部门党组织的主要领导干部具体联系某个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跟踪了解和指导该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

(二)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担当意识

要落实主体责任,增强相关主体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一是消除少数同志存在的党建工作是务虚工作的看法,引导其树立党建工作在社会组织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其抓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二是消除少数同志存在的畏难心理,增强其抓好党建工作的信心,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三是消除社會主义组织中少数成员存在的戒备心理,引导其树立抓好党建工作可以进一步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思想。

(三)强化要素保障,筑牢发展基础

一是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面临着面宽、点多、弱散等问题,随着行业协会商会党建与业务主管单位脱钩,市、县(区)社工委工作压力将陡增,因此,要逐步落实3-5名专职党务人员,确保社会组织党建机构基本工作力量。二是夯实党建经费保障。要把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完善在社会组织中从事具体的党务工作者的补贴制度,进一步解决好一些地方存在的社会组织无活动场所或场所设施陈旧等问题,确保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地方议事。三是鼓励社会组织通过积极参与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解决经费困难等问题。同时,通过与业务主管部门,通过与村、社区共用阵地的办法解决部分基层协会支部的阵地困难问题。

(四)创新活动方式,彰显工作特色

社会组织的从业人员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不同,他们有着自身的职业特点和内在需求,因此,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活动中,要创新活动载体,充分利用微信、QQ等媒介和现代信息技术,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开展网络教育、业务研讨、学习培训等组织活动,把社会组织内部的各项业务与党组织活动相结合,不断彰显其工作特色。

参考文献:

[1]郭增荣.试论提高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3).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组织宜宾调查
The New Trends in Graphic Notation After 1945
宜宾面塑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探讨
宜宾(外四首)
宜宾豆腐乳毛霉分离及应用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总体方向与具体路径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社会组织有效参与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