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2017-09-14杨蓉

法制与社会 2017年25期
关键词:著作权

摘 要 我国的著作权法中规定了自然人作品、法人作品、职务作品和委托作品,但这几种作品在立法上的规定过于模糊,尤其是法人作品与特殊职务作品存在交叉之处,本文将论及著作权归属的相关法律问题,以及在立法上的不足,建议将法人作品进行明确的限定,并对委托与职务作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关键词 著作权 归属 职务作品 法人作品 委托作品

作者简介:杨蓉,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民商。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9.022

一、法人作品与职务作品理论

从法律规定来看,法人作品与自然人作品之间的区别在于法人作品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法人作品是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主持下完成的。第二,作品是法人意志的体现。第三,作品由法人承担责任。可见,一般情况下,自然人是作者,但如果满足以上三个条件,那么法人便是作者。

职务作品从一般由自然人享有著作权,但特殊职务作品法律赋予了法人署名权以外的著作权。职务作品是“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而在《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进一步说明了《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一款关于职务作品的规定中的“工作任务”,是指公民在该法人或者该组织中应当履行的职责。《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二款关于职务作品的规定中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该法人或者该组织为公民完成创作专门提供的资金、设备或者资料。

特殊职务作品的构成要件有五个:第一,自然人与单位(一般是法人)存在劳动工作关系,即属于单位的员工。第二,作品的完成主要是利用了法人的物质技术条件而创作的。第三,作品的责任由法人来承担责任。第四,特殊職务作品的对象是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第五,法律法规规定的或由合同约定的著作权由法人享有的作品。

通过以上的规定,我们会发现法人作品与职务作品存在以下的不同之处:第一,作品反映的意志不同。职务作品是个人意志的体现,反映的是个人的情感和思想;而法人作品反映的是单位的意志。创作者是执笔者,并没有提供智力的劳动,起的是辅助作用。第二,从主体上看二者的范围不同。在职务作品中,作者与单位之间是劳动合同关系;在法人作品当中,执笔人既有可能是单位员工,也有可能不是本单位的员工。

二、法人作品与职务作品理论及现实困境

以上对理论的探讨虽然能够区分一部分的自然人作品、法人作品及职务作品,但在具体的案件中就能发现法律的规定并不像理论上那么泾渭分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法人作品中的“工作任务”尚不明确。虽然《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对于“工作任务”做了解释,即属于职员的“职责范围”,但依然不是很明了。在实践当中,对于“职责范围”的理解十分容易产生混乱,表现为与“业务范围”、“工作时间内完成”、“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等概念的混淆使用。因此,有的学者建议对“职责范围”应当做严格的规定。要求职责范围既要必须由劳动合同或相关法律文章直接规定,又要求作者创作的作品与其所在单位的正常业务相关联。 这样对于法人作品的规定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也符合现下保护创作者的立法宗旨。

第二,职务作品中“创作者意志”与法人作品中“法人意志”界定模糊。“意志”一词本身就有很大的迷糊性。根据创作者的意思,“法人作品”的创作思想及表达方式须代表、体现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意志。而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意志一般通过领导机构或法定代表人依法或依章程执行职务而体现出来。 在实践中“法人意志”也确实作了较为宽泛的理解。一方面,认为创作作品的任务本身就是法人“意志的体现”,另一方面认为,只要根据法人提出的框架要求去创作,而不是凭自己的想象去完成,就属于“法人意志”的作品,这一点在“杨运送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行署建灵塔办公室”案中得以印证。 幸而,在“葫芦娃”著作权纠纷中,纠正了这一思路。 但为了使得实践中较为统一,应当在立法上对此进行明确的规定。

第三,特殊职务作品的范围模糊。特殊职务作品在立法上被限定为两种情况。但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即“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具体怎样认定?“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是否属于完全列举?除了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情况?首先,针对第一点“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具体认定问题,《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规定: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二款关于职务作品的规定中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该法人或者该组织为公民完成创作专门提供的资金、设备或者资料。但资金、设备和资料是完全提供还是部述分提供,提供多少提供到什么程度依然不是很明了。其次,对于“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怎么理解也是对特殊职务作品界定的关键。法律为什么仅对这几种进行了列举,“等”字又有怎样的解释?如果将“等”字解释为兜底,那么列举这几种作品的意义又何在?因endprint

猜你喜欢

著作权
网络视频的著作权侵权分析
论手机游戏的著作权保护
广播行业与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冲突与合作
浅谈体育赛事与体育赛事节目
数字出版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
美味也有“著作权”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