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航运人才培养与服务体系研究
2017-09-14,,,
,,,
(1.重庆交通大学 国际学院,重庆 400074;2.重庆交通大学 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重庆 400074)
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航运人才培养与服务体系研究
张瑜1,韩雪峰2,张波1,余胜君1
(1.重庆交通大学 国际学院,重庆 400074;2.重庆交通大学 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重庆 400074)
针对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的实际,分析当前重庆航运人才的现状,预测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人才需求量。在此基础上,提出航运人才开发体系,各类各层次航运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和人才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具体对策。
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人才培养;人才开发体系;教育体系;人才服务体系
一、引言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及重庆市政府关于重庆水运发展意见的颁布,预计到2020年重庆将全面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1],届时重庆航道分布与等级、港口码头布局与吞吐能力、重庆航运企业与船舶吨位、客运与货运年通过能力等航运指标将得到明显提升,与航运业相关的配套产业也将得到明显升级,真正形成“通江达海、内陆联动”的新格局。但随着航运业及其配套产业的快速发展,重庆航运人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与之相匹配,人才规模和质量已成为航运业快速发展及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航运人才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数量上都满足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的需要,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已有诸多学者对建设航运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策、措施等问题进行了研究[2-7]。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当前航运人才现状,预测重庆航运人才需求的总量规模,提出建立符合航运中心建设的人才开发体系、重庆航运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多元化航运教育体系、人才服务体系等具体措施。
二、重庆市航运人才培养现状与需求分析
1.航运教育培训现状
(1)学历教育
重庆地区有6所院校设有航运类专业,如坚持“面向海洋,兼顾内河,河海并举”办学特色的重庆交通大学和以培养内河航运人才为主的重庆市第二交通技工学校等。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航运类专业毕业生约1017人,其中本科652人,中职/中专365人;新招收航运类专业学生1070人,其中本科900人,中职/中专170人。[8]据笔者调查统计,2015年约有70%的航运类专业本科生流向重庆以外地区,约30%留在重庆;中职/中专生基本留在重庆,为本地航运企业服务。
(2)在职培训
2015年重庆航运发展报告[8]显示,重庆6所船员培训机构共培训内河船员12 605人次,其中基本安全培训6473人次,适任证书培训1592人次,特殊证书培训4540人次;船员证书再有效培训2191人次。其中,长江航运技校培训3572人次,占总数的28.3%,晨云船员培训学校培训3496人次,占总数的27.7%;川维船员培训中心培训735人次,占总数的5.8%;涪陵技校培训1300人次,占总数的10.3%;万州技校培训3338人次,占总数的26.5%;重庆交通大学培训164人次,占总数的1.3%。
2.航运人才现状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9]:2015年重庆航运从业人员总量约12.5万人。其中从事水上运输业约7万人,占从业人员总人数的58.6%;港口业约3.2万人,占24.1%;航运管理与航运服务业约1万人,占7.5%。重庆共有内河注册船员约5.3万人,占重庆航运从业人员总量的42.4%,其中持有“船员适任证书”的高级船员约2.6万人,占注册船员总数的51%;普通船员约2.7万人,占注册船员总数的51%。在持证高级船员中,共有船长6281人,轮机长4705人,约占持证高级船员总数的43%。
3.航运人才及其服务机构需求分析
(1)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重庆航运发展规划,到2020年,重庆全市港口码头布局与吞吐能力将达到2.5亿吨,其中,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900万标箱[1]。所需的航运人才数量和规模与前文所述的现有航运人才数量和规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对内河航运业管理级和操作级的航运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加大,尤其是水手和机工操作级专业技术人员。随着航运业的快速发展,与航运相关的配套产业的专业服务人才需求量也将进一步增大,如航运金融、航运保险和海事服务等。根据航运发展规划和相关研究成果表明,重庆未来对航运业及其相关服务行业各类层次的人才需求将达到2万人以上。[10]
(2)人才服务机构需求分析
航运人才发展的同时需要相对应的航运服务机构来为航运人才服务,因此,航运人才服务机构也是重庆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重点发展领域。从航运人才专业服务机构来看,西部地区航运人才服务机构、航运服务企业在数量上有所上升,但在规模上仍无法满足航运市场发展的需要。目前,人才服务机构主要开展船员培训、劳务派遣、证书证件代理等服务,但服务机构的规模较小,结构较为单一,主要开展航运专业人才培训服务,对航运业及其相关专业的人才派遣和人才交流服务功能体现不明显,服务的航运人才数量与当前航运业人才的现状不相适应。根据当前航运人才和航运服务机构的规模,结合重庆市港航业发展趋势,到2020年将实现多层次、多类型、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人才服务机构。
综上所述,根据重庆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总体规划,当前重庆的航运人才及其服务机构数量与航运中心总体规划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航运人才培养和人才服务机构的发展,满足重庆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需要。
三、建立适应航运中心建设的人才培养与服务体系
1.建立符合航运中心建设的人才开发体系
依托西部地区的本科航海院校,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培养航运人才,充分发挥西部航运教育高地建设的辐射作用;大力开发船员和管理干部人才资源,对重庆地区航运企业高级船员进行知识更新培训,对重庆和周边地区航运企事业单位管理干部进行业务培训;支持教师参与内河航运教学科研项目的申报,积极申报纵向课题,承接横向课题,力争获得国家级重点课题;强化航运专业技术人才的资源开发,鼓励西部院校的海船船长、轮机长等专任教师换取内河相应岗位等级证书,保持内河师资培训队伍的延续性;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航运类专业的招生规模,组织库区和周边贫困地区务工人员进行船员适任岗位培训,并向沿海地区输送船员;围绕航运中心建设发展的需求,以在职培训、校企联合培训、院校合作等方式,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航运技能人才培训平台。重庆构建符合航运中心建设的人才开发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符合航运中心建设的人才开发体系
2.加强各层次、各类型航运人才教育培养
(1)支持社会多种力量办学
航海院校在满足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航运人才需求的同时,还应拓宽教育层次和类型,培养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需要的多层次、多类别的航运人才,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体系化终身教育培训格局。应抓住机遇,争取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及其直属海事局的支持,从政策扶持、地方支援及用人单位提供培养基金等多渠道筹集资金,打造西部地区内河船员和国际海员的培训基地。加强社会力量和政府对西部地区航运院校及其办学机构的指导和监管,形成“政府指导、企业参与、院校实施”的三位一体的航运教育培训格局。
(2)大力发展航运教育培训
根据重庆航运人才需求,通过师资培训、协助发展、实验室共享等方式,整合重庆航运教育资源。认真贯彻《教育部 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提高航海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3号)的文件要求,积极开展多层次、多类别的校企合作模式,实现按类别(内河船员和海船船员)和层次(航运人才的不同培养规格及目标)的航运人才培养,即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普通本科培养航运业经营管理人才和营运船舶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高职培养营运船舶实用人才,中职培养操作和支持级船员。积极申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支持教师出国(境)培训、进修,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以重庆交通大学为依托,积极协助西部内河航运类院校(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万州技师学院、涪陵技工学校等)发展内河航运教育,扶持重庆航运职业教育,满足内河航运发展的需求。
3.建立多类型、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建立多元化航运教育体系,构建适合内河和海船船员多样化培养的航运教育模式,健全航运在职培训体系(如图2)。这既是提高可用航运人才保有存量的具体体现,也是满足重庆建设航运中心对航运人才需求的重要举措。重庆交通大学作为全国唯一河海并举的航海类院校,实现了内河和航海教育资源的互通,在学生就业上实现资源共享。依托省部级航海教育实验示范中心,提出培养实践技能良好的技能型航运人才,并与航运专业知识和船员职业精神素质培养相结合;依托河流船舶防污染研究中心和内河航道整治中心,培养高级航运人才和行业技能人才。与此同时,构建的多类型、多层次航海教育体系,在每一个技能模块中由若干课程支持,包含理论课程和实操课程,学员在学习完该技能模块后,将获得相应的岗位适任能力,通过海事机关考试,获得相应的适任证书。学生可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技能模块学习,体现分层次、多类别培养的理念。如果完成所有技能模块,将具备复合型人才的岗位适任能力,成为江海两用的航运专业人才。
图2 多层次、多类型的航运教育体系
4.构建航运人才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依托重庆交通大学航运人才培养课题研究成果,建立重庆航运人才资源信息App软件平台。定期发布人才需求、岗位招聘等人才市场信息,建立航运市场动态和航运人才动态的维护和更新机制,成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海运业和内河航运业航运人才管理的服务平台、信息管理与发布平台、人才派遣与配置平台及研究分析平台。充分利用重庆市航运交易所的平台和资源,联合航运企事业单位和海事局等主管机关,成立“重庆市航运人才服务中心”,搭建航运专业技术人才及其配套的公共服务平台,为航运人才的发展提供公共化、市场化的人才服务。在做好上述两方面工作的基础上,还应加强航运人才服务市场的监管,强化对人才服务机构资质的审批、审查和管理,健全其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有力促进航运人才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四、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重庆航运人才现状及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航运人才需求,提出各类、各层次航运人才培养的对策,开发重庆航运人才资源,建立符合重庆航运中心战略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航运人才服务体系,以满足重庆建设航运中心建设对航运人才的需求。
[1]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重庆水运发展的意见[R].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2011(18):1-3.
[2]范晓飚,陈永洪,张丹.三峡库区航运人才需求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水运,2006(8):125-128.
[3]刘元丰.基于重庆航运中心建设的高素质船员培养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5-37.
[4]周雪.重庆高等教育对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建设的人才支撑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
[5]李远.新加坡航运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之启示[J].中国水运.2012,12(11):33-35.
[6]段立群.重庆市技能人才培养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7]宋赟.三峡库区专业技术人才开发支持体系建构[D].重庆:重庆大学,2009.
[8]重庆市交通委员会.重庆航运发展报告(2015年)[R].重庆市交通委员会,2016-03-23.
[9]蒋军,谭明.重庆市航运人才队伍的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5-29.
[10]王维定.重庆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人才中心战略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3.
2017-06-03
:1006-8724(2017)03-0020-03
G64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