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标本细菌学检验结果正确率水平的比较研究
2017-09-14刘威
刘威
四平市传染病医院,吉林四平 136000
不同类型标本细菌学检验结果正确率水平的比较研究
刘威
四平市传染病医院,吉林四平 136000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类型标本细菌学检验结果正确率水平,为提高检验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6年1—12月接受细菌学检验的200例不同类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常规方法对不同标本进行细菌学检验并与标准菌株进行比对,比较不同类型标本细菌学检验正确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200例不同类型细菌学检验标本中,187例检验结果正确,正确率为93.50%。其中50例尿液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6.15%;40例创伤组织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2.24%;26例粪便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86.67%;27例血液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6.43%;24例痰液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2.31%;20例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0.91%。不同标本细菌学检验结果正确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2,P>0.05)。结论 该院各类标本细菌学检验结果正确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应从检验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获得科学准确的数据,不断提高细菌学检验质量,使疾病得到及时诊断和积极治疗,不断提高治疗效果。
细菌学检验;尿液标本;创伤组织标本;粪便标本;血液标本;痰液标本;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正确率
细菌学检验为临床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医生正确判断患者感染细菌的种类,是疾病诊断、指导用药和疗效判断的重要依据。正常人体内存在多种细菌,在体内环境中细菌相互制约处于平衡状态,加之不同菌种对不同药物的耐药性和敏感性不同,一旦选用与致病菌无关的药物,不仅不能达到治疗作用,还可能因为药物对机体正常菌种产生抑制作用而导致体内菌群失衡,病原菌可损伤机体。在细菌检验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细菌学检验准确性的因素。保证细菌学检验的正确性有利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提高医院不同类型标本细菌学检验正确率,该研究随机抽取该院2016年1—12月接受细菌学检验的200例不同类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类型标本细菌学检验结果正确率之间的差异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该院2016年1—12月接受细菌学检验的200例不同类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标本类型、例数及其构成比分别为尿液标本52例(26.00%),创伤组织标本42例(21.00%),粪便标本30例(15.00%),血液标本28例(14.00%),痰液标本 26例(13.00%),生殖道分泌物标本22例(11.00%)。
1.2 细菌学检验方法
为保证标本中菌落正常生长和繁殖,以营养肉汤、血液增菌培养基、血平板、巧克力血平板等为培养基,将所有标本按照常规细菌培养程序进行培养。细菌培养过程中使用的试剂为同一厂家生产,所得检测结果符合质量控制标准。
按照常规程序进行细菌检验。应用双歧索引法行菌种鉴定,采用伯杰氏分类法进行细菌分类。细菌学鉴定原则上应结合细菌的生长特性、形态学特征、生化反应、抗原构造、血清学试验、药敏试验、噬菌体感染试验、毒力测定及动物试验等多项检验综合作出判断。应根据掌握资料,利用实验室所具备的条件,遵循细菌科、属、种(群、型)的基本鉴定思路,以最快速度作出鉴定,并报告检验结果。
1.3 细菌检验正确标准的判定
以标准菌株为对照,将培养的菌株与标准菌株进行比较得出检测结果是否正确的结论。
1.4 统计方法
应用绝对数和相对数(检验结果正确率)表示不同标本细菌学检验结果正确情况,应用χ2检验比较,用[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0例不同类型细菌学检验标本中,187例检验结果正确,正确率为93.50%。其中50例尿液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6.15%;40例创伤组织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2.24%;26例粪便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86.67%;27例血液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6.43%;24例痰液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2.31%;20例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0.91%,见表1。
3 讨论
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细菌学检验技术向微量化、自动化和微机化方向发展,为感染性疾病诊疗提供更为准确、专业、科学的判断依据,临床细菌学检验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医生病情诊断中不可获取的重要参考指标,其检验结果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医生对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实施。细菌学检验主要用于确定患者所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结果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医师药物选择和治疗方案,决定了患者能否及时接受正确治疗。
表1 不同类型标本细菌学检验结果正确情况的比较
3.1 细菌学检验中存在的问题
细菌学检验主要包括标本采集、运送保管、分离培养基菌种鉴定等基本步骤。其中任意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正确性。文献表明[1-3],细菌学检验存在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①微生物标本采集过程不够规范。标本采集常由护理人员完成,由于其对采集要求及相关注意事项认识不足,对标本的送检时间、采集的最佳时机及采集标本的最佳部位把握不准,常导致采集的标本不合格,使得病原菌检出率过低,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应加强护士细菌学及其检验等有关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医生下医嘱时向护士详细说明相关注意事项。
②标本的保存运输过程不够规范。维持病原菌的活力是微生物标本保存和运送的基本原则,应防止非病原菌的污染和过量繁殖。应依据病原菌的种类、对周围环境的敏感性、标本采集的主要目的等选择标本的保存及运输方式。如脑膜炎奈瑟菌对寒冷较敏感,在标本运送过程中要保持室温条件并尽快送检,否则将显著降低细菌的检出率;再如尿道下1/3存在正常菌群,极易污染尿液标本,且尿液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促使非致病菌大量繁殖,如尿液标本未及时送检,可把正常中段尿误诊为菌尿,出现假阳性结果。因此,尿液标本在采集后要及时送检,在培养前进行显微镜检查(选择相差显微镜为宜)以了解标本中细菌存在情况,尿液细菌培养可通过细菌计数来保证检验质量。
③细菌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到位。在细菌学检验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分离培养技术和鉴定方法,还应加强药敏试验监管,控制标本和标准菌株质量,确保细菌学检验的正确确性。
3.2 保证细菌学检验结果正确性的措施
要保证各类标本细菌学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必须针对细菌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建立与完善相关的质量控制制度,使检验操作和质量控制均得到制度上的保障,确保细菌标本从采集到检验均能规范实行[4]。同时要加强医务人员专业培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医务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应做到:①严格控制标本采集量。细菌标本采集量过多或过少,均可影响检验结果的正确率,降低检验符合率[5]。②严格控制标本采集时间。细菌标本采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采集血液标本需于发热高峰期但未应用抗生素前采集。③需在规定时间内送检。标本采集后需于第一时间内送往检验科,减少或避免部分细菌由于送检时间过久而导致死亡或破坏现象,影响检验效果[6]。④必须选择合适的容器。标本性质不同所对应容器有所不同,在采集过程中应针对不同性质的标本选择不同的容器[7]。
为提高检验水平,该研究随机抽取该院2016年1—12月接受细菌学检验的200例不同类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常规方法对不同标本进行细菌学检验并与标准菌株进行比对确定检验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200例不同类型细菌学检验标本中,187例检验结果正确,正确率为93.50%。其中50例尿液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6.15%;40例创伤组织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2.24%;26例粪便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86.67%;27例血液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6.43%;24例痰液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2.31%;20例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0.91%。不同标本细菌学检验结果正确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2,P>0.05),说明该院各类标本细菌学检验结果正确率均处于较高水平。
细菌检验结果正确性受诸多因素影响。在细菌学检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标本采集规范,规范标本保存运送过操作,加强检验质量控制,不断提高检验结果的正确率,保证检验准确性。应从检验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获得科学准确的数据,不断提高细菌学检验质量,使疾病得到及时诊断和积极治疗,不断提高治疗效果。
[1]许渊.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医药,2015,28(5):1053-1054.
[2]张爽.医院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2):116-117.
[3]庞伟.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18(5):95-96.
[4]孔文红.基层医院细菌检验质量控制的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5):600-601.
[5]江艳丽.1560例临床检材细菌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12):159.
[6]张竹青.55例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6):55-56.
[7]刘香.临床细菌检验效果分析及质量控制研究[J].医药前沿,2014,4(8):235-236.
R446
A
1672-5654(2017)08(a)-0040-02
2017-05-10)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2.040
刘威(1975-),女,辽宁沈阳人,专科,主管检验师,研究方向:医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