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7-09-14王晓晖喻茂娟
王晓晖,喻茂娟
1.贵阳护理职业学院,贵州贵阳 550081;2.贵州医科大学,贵州贵阳 550001
贵州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
王晓晖1,喻茂娟2
1.贵阳护理职业学院,贵州贵阳 550081;2.贵州医科大学,贵州贵阳 550001
该文运用分层抽样等方法随机抽取贵州省7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用问卷调查法及深度访谈法收集相关资料;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机构设置情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因素及社区居民满意度等;结论为贵州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相对优于社区卫生服务站,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情况不一致,社区医疗、社区康复、计划生育服务及心理健康咨询等项目开展情况较差。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主要因素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基本设施及设备的缺乏,人力资源配备的不足及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建议通过加强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与管理、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及完善岗位绩效考核制度等措施以提升贵州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并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服务能力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职责,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对实现“人人享有健康”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贵州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现状进行研究,探索影响服务能力的因素,探讨制约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开展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以提升贵州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贵州省9个地州市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站。抽样方法为多级抽样。按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将贵州省9个地州市分为经济好、中、差地区,从好中差各层中抽取含贵阳市在内的共7个地州市作为调查城市,再按20%的抽样比例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这些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随机抽取70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7家。在70家社区卫生机构中随机抽取15家机构进行设备资源及人员资源情况等的深入调查。
1.2 研究方法
资料收集主要应用问卷调查法及深度访谈法。对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负责人、医务人员及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负责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共发放调查问卷304份,回收304份,应答率为100%;资料整理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分组、归类及汇总;统计分析方法主要为一般性统计描述,运用Excel进行相对数的计算。
2 结果
2.1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
2.1.1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现状 7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公立机构占75.71%(政府举办占21.43%,国有医院举办占45.71%,国有企业举办占8.57%)、社会办机构占24.29%;2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中,5家隶属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余22家相对独立,占81.48%;经营方式有医院派出统收统支、自负盈亏工资自己解决、独立经营独立核算工资由上级核发及独立经营财政补贴4种,分别占45.71%、34.29%、22.86%和7.14%;53家机构纳入了医保,医保覆盖率为75.71%,其中纳入省、市医保为10家(占14.29%),只纳入市医保为43家(占61.42%),17家卫生服务机构目前尚未纳入医保(占24.29%),负责人均表示正在申办中;70家机构中服务半径3 km以内及服务人口均达标的有42家(表1),其中24家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中心有下属卫生服务站),18家为社区卫生服务站(4家站隶属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家站独立存在)。
表1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半径及人口
2.1.2 机构设备资源情况 15家机构均配备电脑、空调及冰箱等一般设施,其中9家配有健康画廊(占60.00%),4家配有健康教育设备(占6.67%);专用设备中,11家配置三大常规设备(占93.33%),10家配有心电图机(占66.67%),11家配有小型B超(占93.33%),9家配有急救器材(占60.00%),4家配有计生、妇儿保健设备(占26.67%),4家配有理疗设备 (占6.67%),1家配有康复器材(占6.67%)。
2.1.3 机构人力资源状况 70家机构共有卫生人员1280名,其中医护人员993人(占77.58%)。医护人员中在编人员582人(占58.61%),非在编人员411人(占41.39%);医生477人,护士516人,医护比为1:1.08。卫生人员中全科医师265人(占20.70%),社区护理人员172人(占13.44%),全科医师与社区护理人员的比例为1.54:1;公共卫生人员293人(占22.90%),具有公共卫生医师资格者61人(占4.77%)。
15家机构的卫生人员共354名,其中医护人员273名,专业见表2、表3、表4。卫生人员中护理学专业者最多(119人,占33.62%),其次为临床医学专业者(112人,占31.64%),预防医学专业者最少(9人,占2.54%),中医推拿学及中药学等其他专业为86人(占24.29%)。273名医护人员均为本科以下学历,141名医生中本科学历为43人(占 29.86%),大专学历 26人(占 50.69%);132名护士中,大专学历者最多(67人,占51.94%),中专学历者次之(55人,占 42.64%),本科学历者较少(5人,占3.78%)。医生中初级职称者最多(73人,占51.77%),其次为中级职称(31人,占21.99%),副高以上职称者最少(9人,占6.59%)。护士有初级职称者81人(占61.36%),中级职称者27人(占 20.45%),副高职称者7人 (占5.30%)。
2.2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的评价
2.2.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 62小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70家机构平均开展了46.6小项,小项目的开展率为75.2%,其中,服务中心平均开展53.6个小项,占总项目数的86.5%,服务站平均开展38.7小项,占总项目数的62.4%,可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较好。
表2 1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人员构成[人(%)]
表3 1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人员构成 [人(%)]
表4 1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人员构成 [人(%)]
2.2.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构成情况 在70家机构中仅1个中心刚开业不久,主要以医疗服务为主,其余中心(站)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情况不尽相同,其中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治、妇女儿童保健、老年保健、预防接种与健康档案管理等项目开展较好,开展率为98.57%;其次为传染病防治、卫生信息收集与统计及社区卫生诊断,开展率为72.86%~86.67%;而社区医疗、社区康复、计划生育服务及心理健康咨询等项目开展情况较差(表5)。
表5 14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情况
2.3 社区居民的调查情况
调查的93个居民中对自己的健康表示很重视者64人(占68.82%),有时重视(一般)者23人(占24.73%),不重视者6人(占6.45%)。居民不愿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原因:35人(占37.63%)表示离家距离远,23人(占24.73%)认为医疗条件差,22人(占23.66%)认为医疗费用报销有困难,7人(占7.53%)认为业务水平偏低,认为服务态度欠佳者6人(占6.45%)。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满意度为47.23%。
2.4 影响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因素
影响服务能力的因素如下:①硬件设施如房屋与设备等缺乏(8家,53.33%);②软件方面如卫生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专业人才缺乏、信息化管理欠缺,健康档案虽有建立却是死档,资料不能共享(5家,33.33%);③人员的配备及工资、奖金分配方面(4家,26.67%);④群众认可度低(4家,26.67%);⑤服务范围大,方便度不够(2家,13.33%);⑥距二级以上医院较近,基本医疗开展不满意(2家,13.33%)。
2.5 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建议
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建议具体见表6。
表6 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工作建议
3 结论
贵州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相对优于社区卫生服务站,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情况不一致,社区医疗、社区康复、计划生育服务及心理健康咨询等项目开展情况较差。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主要因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基本设施及设备的缺乏,人力资源配备的不足(医护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职称偏低,专业人才缺乏,尤其是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及公共卫生医师)及相关制度的不完善。
4 讨论
4.1 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加强投入力度
加强和完善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是是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根本保障。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坚持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才能保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需要完善以政府为主体、卫生部门技术监管、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加大投入力度,解决“硬件建设”问题,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轻松上阵,更好的促进卫生服务的发展。
4.2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与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服务区域的经济、社会、人口发展状况及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弥补服务弱项的不足(如社区医疗、社区康复、计划生育服务及心理健康咨询等项目),挖掘潜力,拓展服务项目,为居民群众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卫生服务;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居民满意度,树立值得信赖的“看门人”形象,创立品牌机构。
4.3 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卫生人才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的关键因素,应通过各种有力措施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其业务水平及职业素质。①完善相关制度,核定并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制,消除空编现象。本次调查中,在编的医护人员仅占993个医护人员的58.61%,非在编人员占 41.39%,空编职位达 40.00%。②加强卫生人员配置的合理性。结果显示:70家机构的1 280名卫生人员中,全科医师占20.70%,社区护理人员占13.44%,全科医师与社区护理人员的比例为1.54:1;具有公共卫生医师资格者仅占4.77%。根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上述指标均低于全国2013年平均水平。③加强卫生人才(尤其是公共卫生医师、社区护理人员等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引入激励机制及吸引人才机制,吸收大学毕业生、优秀人才和退休医师进社区工作;完善社区卫生人员的培训制度,加强规范化培训。
4.4 完善岗位绩效考核制度
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应匹配一套科学、公平、实用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合理的分配制度是关系到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目前社区卫生改革亟需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1],引入激励机制,实行按岗考核,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考核结果应该能够真正体现岗位工作数量及质量、技术难度和风险性,从而充分调动社区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确保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有效展开。
4.5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认可度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宣传,引导群众转变“有病只去大医院而不去社区”的观念。该次调查中,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表示不了解者占43.01%,导致这部分社区居民一有大病小病即往医院就诊。据报道,自2000—2030年的30年间,如果实现病人合理向基层分流,全国城市将可以让群众节省医药费用支出6万亿元人民币[2],可见,“小病进社区”可以让人们节省不菲的医药费用支出。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居民自我保健意识,使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和享受社区卫生服务,少生病、少生或不生大病,以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1]彭迎春,苏宁,陈琦,等.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对机构绩效考核现状评价的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4):361-363.
[2]牛纪伦.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济南:山东大学,2007.
R197
A
1672-5654(2017)08(a)-0182-04
2017-05-15)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2.182
王晓晖(1970-),女,贵州黔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研究。
喻茂娟(1961-),女,贵州织金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流行病学及地方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