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血栓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sIL-2R、脂联素、C反应蛋白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2017-09-14姜学高龚玉水黄友基叶建华黎建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7期
关键词:脂联素生长因子神经功能

唐 杰 姜学高 龚玉水 黄友基 叶建华 黄 易 黎建华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四川 凉山 615000)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血栓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sIL-2R、脂联素、C反应蛋白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唐 杰 姜学高 龚玉水 黄友基 叶建华 黄 易 黎建华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四川 凉山 615000)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血栓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脂联素、C反应蛋白(CRP)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案和血栓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神经功能评分、临床疗效、血清TNF-α、sIL-2R、脂联素、CRP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ADL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sLR-2R、脂联素、CR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NF-α、sLR-2R、CRP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血栓通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sIL-2R、CRP水平,并能升高脂联素水平,对神经功能发挥着明显的改善性作用,临床疗效显著。

鼠神经生长因子;血栓通;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

急性脑梗死主要受多种因素影响血黏度升高、动脉硬化是此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出现血栓导致血管闭塞〔1〕。在急性发病期,多种细胞因子和脑损伤存在密切关联性,而细胞因子的变化和临床疗效存在密切关联性〔2〕。血栓通的主要成分是三七总皂甙,主要是从中药三七块根中提取而来。神经生长因子在神经功能康复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然而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肌注或静滴后难以透过血脑屏障〔3〕。本文拟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血栓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脂联素、C反应蛋白(CRP)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标准:①均经磁共振成像(MRI)、CT检查确诊;②发病至入院时间在3 d以内;③患者均是在动脉硬化、高血压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脑梗死。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者;②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③当前正在完成其他项目研究者;④既往发病伴有后遗症的再次发作者。整个研究均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下完成,同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和实施。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45~72〔平均(58.23±4.21)〕岁;基础疾病:冠心病15例,高脂血症12例,糖尿病10例,高血压19例;病情严重程度:重度6例,中度16例,轻度19例;梗死部位:脑干梗死5例,丘脑梗死8例,脑叶梗死10例,基底节区梗死18例。对照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46~71〔平均(59.11±4.18)〕岁;基础疾病:冠心病13例,高脂血症14例,糖尿病12例,高血压21例;病情严重程度:重度7例,中度18例,轻度16例;梗死部位:脑干梗死4例,丘脑梗死10例,脑叶梗死9例,基底节区梗死18例。两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主要服用阿司匹林,对血糖、血压进行合理控制,降低颅压以及对并发症进行处理。对照组使用血栓通注射液(生产厂家: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规格:2 ml/支,生产批号:20140209)完成治疗,将2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和2 ml的血栓通注射液混合后,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生产厂家:厦门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规格:18 μg/支,生产批号:20140309)完成治疗,18 μg/次,1次/d,给药方式为肌内注射。患者均需连续治疗14 d。

1.3观察指标

1.3.1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神经功能评分 分别在治疗前后采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4〕对患者的ADL进行评价,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5〕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

1.3.2临床疗效评价 通过神经功能评分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神经功能评分减少程度91%~100%为痊愈;46%~90%为显效;18%~45%为进步;增加或减少程度不足18%为无变化。总有效=痊愈+显效+进步。

1.3.3血清TNF-α、sIL-2R、脂联素、CRP水平分析 分别在治疗前后抽取两组5 ml的空腹静脉血,3 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清后放置在-50℃低温箱中待测,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TNF-α,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IL-2R、脂联素水平,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RP。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秩和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ADL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较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ADL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分,n=41)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同表3

2.2两组临床疗效评价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评价〔n(%),n=41〕

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3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sIL-2R、脂联素、CRP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sIL-2R、脂联素、CR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sIL-2R、CRP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sIL-2R、脂联素、CRP水平比较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病灶主要是由周围缺血半暗带中小坏死区组合而成,坏死区主要是因为完全性缺血而引发的脑细胞死亡。然而缺血半暗带依然伴有侧支循环,能获取部分血液供应,并且存在大量可存活的神经元,若血流迅速恢复,会改善脑代谢,损伤依然为可逆性,神经细胞依然能存活并恢复功能,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最为关键的是对可逆性损失神经元加以保护,并且促进缺血半暗带区血流灌注的恢复〔6〕。

近年来,在治疗脑梗死中血栓通属于较为常用的一种药物,三七皂甙是此药物的主要成分,已有药理学研究表明血栓通可延长非特异性和特异性血栓的形成,降低纤维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及血液黏度,缩短血小板和红细胞的电泳时间,红细胞表面电荷的增加及血浆黏度的降低,会导致红细胞在血浆中呈均匀的状态分布,促进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7〕。血栓通对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发挥着明显的改善作用〔8〕。鼠神经生长因子中的细胞生长因子主要来自于小鼠颌下腺,分子量为265 kD的生物活性蛋白。神经生长因子能促进神经突起生长因子,在神经细胞的再生、分化、生长发育中具备调节作用。当神经系统受到多种损害时,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交感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发挥着重要的保护作用,缓解受损程度,有利于再生神经纤维的生长,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9〕。

相关研究显示,鼠神经生长因子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脑缺血神经元变性坏死和脑缺血的病理变化及神经生长因子含量的变化存在着密切关联性,因此使用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发挥着重要的修复和保护作用〔10〕。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血栓通治疗后,患者的ADL和神经功能均得到显著性改善,且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单纯血栓通治疗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神经生长因子能调节钙离子平衡,并且能对抗自由基,进而对神经元发挥着明显的保护作用,特别是脑缺血所导致的继发性脑损伤,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及神经功能的改善。

脂联素是近年来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具备抗高血糖、抗内膜增生及抗感染的功效。相关研究提出脂联素的聚集会通过剂量依赖方式对TNF-α所诱导的动脉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发挥阻碍作用,对核转录因子(NF和-κB)细胞内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信号通路产生影响〔11〕。已有研究者借助球囊损伤大鼠的颈动脉内皮后,得出损伤部位胶原和脂联素通过的相互作用下,进而在动脉壁的内皮下层聚集,从中可得出脂联素能阻碍巨噬细胞朝泡沫细胞的转化及吞噬活性,对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分化、增殖及朝内皮下损伤区的迁移能发挥阻碍作用〔12〕。在炎症反应中TNF-α、CRP是较为敏感的指标,在炎症过程中,TNF-α会对肝脏等组织所分泌的CRP发挥刺激性作用,导致CRP水平上升,进而加重炎症反应。

已有研究者提出CRP会对患者体内炎症活动做出相应的反应,在正常人群中,CRP水平较低,然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水平会明显上升,一旦患者的身体状况恢复至正常水平后,CRP水平会相应降低〔13〕。sIL-2R主要是从活化的T淋巴细胞膜上IL-2R的α肽链裂解脱落至体液中而成,属于T细胞激活的可溶性标志,并且在免疫调节因子中属于较为重要的一种,sIL-2R会诱导杀伤细胞产生TNF-α、干扰素-γ等细胞因子,进而加重炎症反应。本研究中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血栓通治疗后,患者血清TNF-α、sIL-2R、CRP水平均得到显著降低,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血栓通治疗能刺激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对细胞因子、激素及各类神经递质之间的协调功能起着调节性作用,并且联合方案更能有效改善脑缺血急性期的炎症受损程度,有利于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

1王雪睛,朱燕华,刘汉伟,等.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变化及M-CSF、ox-LDL、sICAM-1的影响〔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3;39(4):241-3.

2王贝娜,何龙泉,王 玉,等.短暂肢体缺血后适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29(5):439-42.

3姜忠梅,卢冬喜,李红霞,等.鼠神经生长因子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5;55(34):106-7.

4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6.

5Brott T,Adams HP,Olinger CP,etal.Measurement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 clinical examination scale〔J〕.Stroke,1989;20(7):864-70.

6邵 伟,李 克,赵玉红,等.血栓通联合纤溶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5):1161-2.

7赵 菁,耿文静,翟博智,等.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氯吡格雷抵抗的临床观察〔J〕.中草药,2015;46(14):2122-6.

8张东方,张 锦,李 冉,等.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7):4867-8.

9王魁花,白 蓉,胡慧华,等.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神经行为学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ax表达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26(3):202-5.

10张 晔,周郦楠.神经生长因子和蝮蛇抗栓酶对脑梗死大鼠海马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4):1032-4.

11李 磊.舒血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9):2341-3.

12刘建军.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577-8.

13盘锡斌,黄诗勤,易 震,等.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治疗效果〔J〕.江苏医药,2013;39(11):1319-21.

〔2016-11-13修回〕

(编辑 袁左鸣/滕欣航)

唐 杰(1974-),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颅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颅底肿瘤,椎管占位研究。

R743.33

A

1005-9202(2017)17-4260-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7.17.043

猜你喜欢

脂联素生长因子神经功能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用生长因子美容险毁容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脂联素及其受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
脂联素的研究进展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自噬与脂联素诱导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