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者应对资源的研究进展
2017-09-14张欢欢张美玲王守琦刘鹏程刑庄婕李焕焕
英 杰 张欢欢 张美玲 石 颖 王守琦 刘鹏程 李 媛 刑庄婕 李焕焕 孙 皎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者应对资源的研究进展
英 杰 张欢欢 张美玲 石 颖 王守琦 刘鹏程 李 媛 刑庄婕 李焕焕 孙 皎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痴呆;照护者;应对资源
痴呆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综合征,会出现认知功能退化,记忆力减退及行为障碍等症状,无法完成日常活动〔1〕。在我国主要由配偶或子女承担照护者的角色,照护过程中家庭照护者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都发生了应激反应〔2〕。同时,研究发现对痴呆患者良好的照护可以减少行为问题出现的频率、严重程度及住院次数〔3〕。及时掌握照护者的应对资源,给予个体化的支持,既能帮助照护者维持其自身健康的状态,也有益于痴呆患者的健康。本文根据近5年关于痴呆照护者的研究,将家庭照护者应对资源总结为内在因素及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对其相关测量工具进行综述。
1 检索策略
分别对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纳入标准:1.调查性文献,2.主要研究对象为痴呆患者相应的家庭照护者,3.使用非自制相关量表,4.非会议文献,有研究结果,5.可找到全文,6.中文文献除以上要求外,需为2016年科技核心(统计源)期刊文章。最终纳入49篇相关研究。筛选过程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有异议时由第三人给出意见。
2 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者的应对资源
本文依据家庭照护者在照护痴呆患者的过程中可利用的应对资源,归纳为内在因素(心理方面、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和外在因素(社会方面、家庭方面)。这些因素或许无法直接消除照护者的压力,但可以作为保护因素使照护者能更有效地应对所面临的挑战。对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者应对资源进行评估的常用测量工具见表1,根据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依次对测量工具的异同点进行阐述。
2.1外在因素 与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者外在因素相关的研究集中于照护者的家庭方面和社会方面。
2.1.1家庭方面 随着痴呆患者病情不断恶化,照护压力不仅涉及主要照护者,还会影响到整个家庭,家庭功能与照护者负担及抑郁相关〔17〕。家庭支持的研究涉及家庭中多个因素,如家庭功能,家庭成员间的沟通等方面。
研究者主要使用了FAD〔4〕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6〕进行研究。FAD是基于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而制定的量表,适用于12岁以上的家庭成员,条目丰富、全面,各个分量表之间的关联度强,因此具有极大的内部一致性。国外研究者使用了FAD中的总体功能量表〔17,18〕,包含与其他6个分量表高度相关的12个条目,其Chronbachα=0.92〔5〕,从整体上评估家庭系统中的健康或异常状态。国内研究者使用的中文版FAD包含60个条目〔9〕,完成整个FAD量表的评估需花费15~20 min的时间,在以往的研究中多用于少年儿童,脑外伤等患者的照护者群体。APGAR量表评价个体对家庭支持的满意度,用于筛查有功能障碍的家庭,内容简洁,涉及调查对象与其家人之间情感、交流和互动的关系,对其用来评价家庭功能存在争议〔19〕,还未广泛应用到各类照护者群体当中。
此外,国内外研究者还使用了家庭满意度量表(FSS)、家庭沟通量表(FCS)、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Ⅳ)等。一项使用FAD、FSS、FCS及FACES-IV对哥伦比亚90名照护者(其中88名为痴呆照护者)的研究结果显示,以上这些家庭动力与照护者的抑郁、压力及生活满意度显著相关,提示利用家庭支持作为切入点对照护者进行干预非常有意义〔17〕。
2.1.2社会方面 家庭照护者作为痴呆患者的主要照护资源,但因个人能力有限需要社会提供正式或非正式的支持。家庭照护者的社会支持与其照护负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都具有相关性〔20〕。
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学者们多使用SSRS〔14〕、SPS〔15〕和LSNS等〔16〕,这3个量表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支持进行了维度划分。SSRS量表内容简短,从主客观的角度去测量照护者的社会支持情况,此外还包含了个体对可获得支持资源态度的内容。SSRS已应用于癌症、小儿脑瘫、透析、痴呆等患者的照护者群体中,是国内关于社会支持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量表。SPS内容涉及范围更广,表达了个体与外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关系,适用于不同的人生阶段,从6个维度深层次的分析个体的社会支持,已应用于痴呆及脑外伤等患者的照护者当中,但还未在国内普及。LSNS是Lubben根据Berkman-Syme社会网络量表(BSNI)而修订的适用于老年人群体的量表,通过评估调查对象与其家庭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亲密度,从而了解个体与外界互动的状态,完成该量表的测量只需5~10 min,因此非常适用于老年配偶照护者。研究者已使用该量表对痴呆、中风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的照护者进行研究。此外,国内外研究者还使用了MOS社会支持调查(MOS-SSS)和领悟社会支持问卷(MSPSS)等量表。
表1 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者应对资源测量工具的概述
频次指相应量表在纳入文献中的使用频次英指其中(包含的英文文献数量;中指其中包含的中文文献数量)
2.2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即家庭照护者自身所拥有的,较为稳定的特质。针对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者自身内在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3个方面。
2.2.1心理方面 心理方面主要包括心理弹性和心理一致感两方面的研究,根据纳入文献的结果,家庭照护者的心理弹性与其抑郁程度〔21〕及生活质量〔22〕相关。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中多使用RSA〔12〕(RSA),其从包含45个条目的初版修订而来,对促进心理弹性提升的保护因素进行评估,在我国使用广泛,但还未涉及照护者的研究。此外还有心理弹性量表(RS)和简化心理弹性量表(BRS)等。
心理一致感同样属于一种心理保护因素。从纳入的文献可知,家庭照护者的心理一致感与其照护负担〔23〕和生活质量〔24〕相关,其可以在照护负担和抑郁焦虑之间起到中介作用〔25〕。对于心理一致感的研究通常使用SOC〔13〕。SOC评价个体对于来自内外部环境压力的认识、控制能力及应对过程的意义,该量表有29个条目及13个条目两个版本,两种版本均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已应用于癌症、痴呆、精神分裂症等患者的照护者中,二者均表现出了良好的信效度。使用RSA、SOC及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LOT-R)对130名拉丁美洲痴呆家庭照护者的研究显示〔26〕,这三个量表都能够很好地解释其精神方面的生活质量。
2.2.2自我效能 中度及重度痴呆患者的家庭照护者自我效能可作为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作用于照护者负担及抑郁的中介因素〔24,27〕,也可在家庭照护者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26〕。
关于自我效能的研究多使用RSCSE〔14〕GSES〔15〕。RSCSE专为照护者研发,国外使用较广,可用于临床及科研当中,评估照护者处理照护活动相关问题的自信程度。由于量表的复杂性及受调查者的理解能力不同,评估时需要调查者进行引导,不建议独立完成。GSES是单维度量表,但在后续使用中发现该量表可被划分为多个维度〔28〕,其目前已被译成28种语言,应用于痴呆、透析、心力衰竭等患者及失能老人的照护者中。
此外还有自我效能感量表(SES)、症状管理自我效能量表中国版和中国家庭照护者自我效能问卷(SEQCFC)等。
2.2.3应对方式 逃避应对可在照护负担与照护者抑郁焦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3〕。积极应对与照护负担及抑郁情绪皆显著相关,可在照护负担与抑郁之间起到中介作用〔29〕。照护者应对方式又与其生活质量相关〔18,30〕。
关于家庭照护者应对方式的研究多使用Brief COPE〔16〕和RWCC〔31〕。两者都是从多个维度评估个体面对压力的应对方式,Brief COPE是对原有60个条目的COPE进行浓缩删减后再添加了自责分量表所形成,减轻了被调查者的应答负担。目前已应用于癌症、脑外伤、痴呆及中风等患者的照护者当中。而RWCC将应对方式划分成情绪(自责、幻想、逃避)或问题为关注点的两大类,再加入寻求社会支持维度,三者的Chronbachα分别为0.82、0.70、0.61〔32〕。RWCC由包含68个条目的原版修订而来,信效度也更优于原版。Brief COPE及RWCC都未出现于国内痴呆照护者的研究中。
此外,国内外研究者还使用了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应对方式问卷(WCQ)和宗教应对量表(RCOPE)等。
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者应对资源内在因素的研究还涉及到了照护者感激、智谋、虐待、照护态度、照护动力、乐观倾向、神经质及外向性等方面。
3 小结与展望
目前,关于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照护负担和心理健康方面,而对照护者应对资源的研究尚缺乏,尤其是家庭支持及个人内在因素方面的研究较少见。在发展中国家,家庭仍是照护的重要提供场所,家庭支持及照护者个人因素的多样化应作为制定及实施干预的考虑因素。为加强照护者的应对资源,除在国家层面上积极出台有利政策,做好公共卫生资源的分配,加强社区医疗团队建设之外,护理研究者应与社区护理人员进行合作,对照护者进行长期的全方位的评估,把握其反应及应对资源的个性和共性,对其提供更为高效的干预措施指导。
为更精确的测量研究对象的某种因素,在使用量表测量时应将研究对象的特点、量表的完成时间及难易程度等纳入考虑范围,例如研究对象是老年配偶照护者或子女照护者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针对不同人群使用不同的量表。国内研究者还应尝试自主研发或引进国外评价较好的专门用于痴呆照护者的量表,根据我国国情进行文化调试,同时在大量痴呆照护者群体中进行信效度的检验。
1李 峥.老年痴呆相关概念辨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10):1045-5.
2杨 振,张冬梅,陈 任,等.我国五省(市)老年痴呆照料现状调查分析〔J〕.安徽医学,2013;34(6):847-50.
3García-Alberca JM,Cruz B,Lara JP,etal.Disengagement coping partially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giver burden an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caregivers of people with Alzheimer′s disease.Results from the M?LAGA-AD study〔J〕.J Affect Disorders,2012;(136):848-56.
4Epstein NB,Baldwin LM,Bishop DS.The Mcmaster family assessment device〔J〕.J Marital Fam Ther,1985;11(4):345-56.
5Ridenour TA,Daley J,Reich W.Factor Analyses of the Family Assessment Device〔J〕.Fam Proc,1999;38(4):497-510.
6Smilkstein G.The family APGAR:A proposal for a family function test and its uses by physicians〔J〕.J Fam Pract,1978;6(6):1231-9.
7Smilkstein G,Ashworth C,Montano D.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family APGAR as a test of family function〔J〕.J Fam Practice,1982;15(2):303-11.
8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2):98-100.
9王 婧,Lily Dongxia Xiao,李小妹.社区痴呆症病人家庭照顾者负担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16;(7):786-90.
10Cutrona CE,Russell DW.The Provision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Adaptation to Stress〔J〕.Adv Personal Relationships,1983:2678-82.
11Lubben JE.Assessing Social Networks Among Elderly Populations〔J〕.Fam Commun Health,1988;11(3):42-52.
12Friborg O,Hjemdal O,Rosenvinge JH,etal.A new rating scale for adult resilience:what are the central protective resources behind healthy adjustment〔J〕?Int J Meth Psych Res,2003;12(2):65-76.
13Steffen AM,Mckibbin C,Zeiss AM,etal.The Revised Scale for Caregiving Self-Efficacy: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Studies〔J〕.J Gerontol,2002;57(1):74-86.
14Zotti AM,Balestroni G,Cerutti P,etal.Application of the General Perceived Self-Efficacy Scale in cardiovascular rehabilitation〔J〕.Monaldi Arch Chest Dis,2007;68(3):178-83.
15Antonovsky A.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Sense of Coherence Scale〔J〕.Soc Sci Med,1993;36(6):725-33.
16Carver CS.You want to measure coping but your protocol′s too long:Consider the brief cope〔J〕.Int J Behav Med,1997;4(1):92-100.
17Sutter M,Perrin PB,Chang YP,etal.Linking family dynamics 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ombian dementia caregivers〔J〕.Am J Alzheimers Dis,2014;29(1):67-75.
18Panyavin I,Trujillo MA,Peralta SV,etal.Examining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dynamics on quality of care by informal caregivers of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ementia in Argentina〔J〕.Am J Alzheimers Dis,2015;30(6):1236-43.
19Gardner W,Nutting PA,Kelleher KJ,etal.Does the family APGAR effectively measure family functioning〔J〕?J Fam Practice,2001;50(1):19-25.
20蒋振虹,谭小林,赵 科,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家庭照料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1):55-9.
21Sutter M,Perrin PB,Peralta SV,etal.Beyond Strain:Personal Strengths and Mental Health of Mexican and Argentinean Dementia Caregivers〔J〕.J Transcult Nurs,2016;27(4):376-84.
22Trapp SK,Perrin PB,Aggarwal R,etal.Personal strengths and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dementia caregivers from Latin America〔J〕.Behav Neurol,2015:1-8.
23Stensletten K,Bruvik F,Espehaug B,etal.Burden of care,social support,and sense of coherence in elderly caregivers living with individuals with symptoms of dementia〔J〕.Dement,2014;73(6):61-9.
24Gallagher D,Ni Mhaolain A,Crosby L,etal.Self-efficacy for managing dementia may protect against burden and depression in Alzheimer′s caregivers〔J〕.Aging Ment Health,2011;15(6):663-70.
25Orgeta V,Sterzo EL.Sense of coherence,burden,and affective symptoms in family carers of people with dementia〔J〕.Int Psychogeriatr,2013;25(6):1-8.
26Zhang S,Edwards H,Yates P,etal.Self-efficacy partially mediates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family caregivers for dementia patients in Shanghai〔J〕.Dement Geriatr Cog,2013;37(1-2):34-44.
27Zhang S,Edwards H,Yates P,etal.Partial mediation role of self-efficacy between positive social interaction and mental health in family caregivers for dementia patients in Shanghai〔J〕.PLoS One,2013;8(12):1-7.
28周永安,赵静波,张小远,等.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在广州高校大学生中应用情况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5):722-4.
29Papastavrou E,Tsangari H,Karayiannis G,etal.Caring and coping:the dementia caregiver〔J〕.Aging Ment Health,2011;15(6):702-11.
30Tay KC,Seow CC,Xiao C,etal.Structured interviews examining the burden,coping,self-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family caregivers of persons with dementia in Singapore〔J〕.Dement,2014;15(2):1-17.
31Vitaliano PP,Russo J,Carr JE,etal.The Ways of Coping Checklist:Revision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J〕.Multivar Behavres,1985;20(1):3-26.
32Hooker K,Frazier LD,Monahan DJ.Personality and coping among caregivers of spouses with dementia〔J〕.Gerontologist,1994;34(3):386-92.
〔2017-01-09修回〕
(编辑 郭 菁)
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6224)
孙 皎(1971-),女,博士后,副教授,主要从事社区与老年护理研究。
英 杰(1990-),女,硕士在读,主要从事社区与老年护理研究。
R473.2
A
1005-9202(2017)17-4420-04;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7.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