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语专业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问题探究及教学启示

2017-09-13金莉

青苹果·高一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对策研究

金莉

摘要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不断同中亚各国加深交往的同时,也为新疆的俄语发展带来更大契机。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因语言间的部分内容互通优势,学好俄语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但因受到汉语水平的限制,学习俄语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研究少数民族学生俄语学习中的问题及对策,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少数民族学生俄语专业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问题;对策研究

新疆的主体民族中,有近一半民族的母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与我国邻近的中亚各国的母语也几乎属于这一语族。在语言沟通方面,新疆的少数民族有更多的优势。同时,因中亚国家通用俄语,随着不断加深交流交往,俄语中的一些词汇也被引入到了新疆主体民族的语言中。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学俄语占有一定的语音、词汇方面的优势。但在新疆,各个高校的俄语专业采用的近乎是国家统一编订的汉俄教材,因种种因素,导致南北疆学生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从而对俄语中的一些专业表达无法完全理解。本文旨在发现并研究少数民族学生俄语学习中的优势及现存问题,从而进行对策研究,以便更好服务于教学、有效提高少数民族学生俄语学习的成效。

1 语言类型距离对三语习得的影响

第三语言习得是指除了学习者的母语和已经掌握的第二语言之外目前正在学习的一种或多种语言,三语习得是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二语习得研究的深入,尤其是迁移理论的发展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新疆的主体民族是维吾尔族,母语为维吾尔语。通常,如果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一门外语,需经历这样的过程:母语—汉语—外语,也就是说,少数民族学生学外语有个前提是必须要学汉语。而从语言类型学角度看,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汉语属汉藏语系的汉语族,而俄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斯拉夫语族。这三个语言属三个不同的语系,语言间距离较大,因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及社会文化知识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三者之间无任何关联。汉语是典型的方块字,是表意文字,维吾尔语和俄语同属拼音文字,是字母型语言,均有元音,均有重音,因此,在三语学习初始阶段,少数民族学生就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优势,比如字母和语音的接受能力相较于汉族同学较强。此外,母语中的一小部分名词发音与俄语几近相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更高,由此可看出母语对三语习得的正迁移作用相对明显。然而随着语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会发现,俄语的语法、词汇、语义等与母语相差甚远,且难度远不是只会说与母语发音相同的名词这么简单时,母语对俄语的负迁移作用就占据了主要地位。这也是很多民族学生在学习中期觉得吃力,再到后来慢慢失去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

2 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正负迁移现象

俄语专业少数民族学习三语习得的过程是俄语—汉语—母语—汉语—俄语这样的一个过程。在三语理解和产出的过程中,母语和二语迁移的表现方式和程度不同,具体表现在:(1)语音方面,几乎所有的民族学生在学习俄语时,会在语音语调上保持母语的发音习惯,而受到二语迁移的相对较少。维吾尔语和俄语都以元音为单位划分音节,并且有重音,对初学者的语音学习会产生正迁移作用,使得民族学生能较快掌握俄语语音。(2)词汇方面,维语及哈语中,有些词汇,尤为常见的是名词,最早从俄语或欧洲其他语言借来,经过口口相传,最后融入维吾尔语或哈萨克语中,初学者在接触到这些词的时候,首先联想到的是母语中相同意义、相同发音的词,从而表现出了很高的兴奋度,此时俄语的学习就会受到母语正迁移的影响,比如“信封”,俄语是конверт,维语是konwert等,类似的名词较多,相较于汉族学生,民族学生更加容易记住。但也正因为两个语言间存在发音相近、意义相同的词汇,对民族学生而言,在记忆俄语单词时,也会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比如“学院”这个单词,维语中的发音是inistitut,而俄语是институт,学生会受到母语的影响,而将单词记成иниститут。类似的问题还体现在相同意义的词,俄语中有元音弱化的问题,但在母语中却并不出现弱化现象,从而导致学生在记忆词汇的时候会受到母语不弱化的影响,而出现词汇记忆不正确的现象。由此看出,词汇学习虽有母语正迁移的影响,但也不能排除负迁移的存在。(3)语法方面,初学者在语序学习上,受到二语影响更多,原因是汉语和俄语的基本语序结构为:主语+谓语+宾语(俄语中为补语)。而维语的语序结构却为:主语+宾语+谓语,这与汉语和俄语的基本语序结构有差异,所以会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受到负迁移的影响,而影响三语习得进程。语法方面的近似性还表现在词的变化上,虽然构法不同,但也存在相似之处,比如维语中的名词同俄语一样有单复数一至六格的变化,俄语中的动词需要根据不同人称进行变位,维语中的动词同样也会根据人称进行变位等。因此,存在知识的迁移影响,既有正迁移,也有负迁移,这取决于学生对母语语法及二语掌握的程度。

3 三语习得过程中的问题对策研究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大环境的影响下,俄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且对俄语人才培养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在新疆特殊的地理优势下,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俄语翻译人才就必须要在教学上下功夫。这主要体现在:

3.1 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授课,不能沿用针对汉族学生的相同授课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转换师生间的主体地位,不应再采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需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保持母语对三语带来正迁移影响的同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母语对三语习得的负迁移作用,并找出解决办法。

在教学过程中,在保留母语对三语习得正迁移的影响下,教师应设计出一套以民族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案,包括师生间的课堂交流,知识输出与输入的方法与技巧,可能预知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民族文化,因材施教,对于程度不同的学生,应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游戏教學法,来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检验,比如俄语数字接龙、单词首字母接龙、看图猜词等,可加强学生的词汇教学。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法,来对教学过程中的专题进行分组演练,比如做客、就医、商贸谈判等场景,可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锻炼了学生开口说俄语的勇气。通过合作学习法,来进行单词或对话的记忆,或对所布置的翻译或写作任务共同完成,可促进更多学生的学习进步。通过兴趣激励法,来引导学生试着用三语对即将学到的知识点所感兴趣内容进行简单阐述,比如交通工具的使用、喜欢的运动项目等,可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关注及兴趣。

3.2 师资力量的加强

俄语专业的汉族教师除了要在自身专业方面有过硬的知识和能力外,还可适当学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可以拉近同学生的距离,吸引他们对所教授课程的兴趣。而民族老师也应有较强的母语基础,在学生不理解一些专业术语和表达的情况下,可用母语进行解释,从而让学生更好掌握所学内容。

此外,职业院校的教师可利用假期到不同外贸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外贸形势的变化以及对翻译人员的需求,同时还可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推荐学生假期前去实习,根据人才需求,可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

3.3 适度调整人才培养计划,明确学生学习任务

新疆职业院校俄语专业的学生没有必须取得俄语专业四级、八级的学习压力,在毕业时只需具备一定的职业资格证书,就能顺利毕业,但相较于国家级的俄语等级考试则容易的多。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如果学生手上除了一纸毕业证书外,再无其他“敲门砖”,就业情况更加不容乐观,除了能顺利毕业外,还可适当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可硬性要求学生在专业等级考试方面必须达到一定分数线才能顺利毕业,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从而认真对待学习,也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而不只报以能毕业就行的侥幸心理。

3.4 多方面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并严加考核

职业院校既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就应切实做到不只让学生具备理论知识,同时也应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无论哪个民族,学生走向工作岗位都应尽快转变角色,以能为用人单位带来利益为主,所以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则必不可少。俄语专业的学生,尤其是民考民的学生,因为汉语水平有限,更应加强口译、笔译能力的培养,教师可给学生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比如文字性的材料翻译、口头性的言语表达、听力材料的训练等。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除了要定时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还应对学生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批阅指正。此外,俄语专业的每位学生还应加强一项技能,即能熟练操作并使用俄语键盘,这将会使今后的工作更得心应手。因此,在学校期间,教师完全可以给学生布置这一项任务,通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及操作,教师可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并适时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比赛,从而更实际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对于这些职业技能的培养,教师可将其与学生在校表现的平时成绩挂钩,以此来引起更多学生的重视。

3.5 加强不同语言间文化的传播

三语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过程,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了解、比较和使用这三种语言类型,认识和理解异域文化,学会平等对待不同文化,善于从不同文化中汲取知识,掌握语言知识在不同文化中的表达方式,才能起到提高学习者学习能力的目的。

新疆的少数民族在这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他们在语言、饮食、风俗、宗教信仰等方面,与说俄语的中亚国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通过三语的学习,结合相近的文化习俗,则能更好了解俄语文化。文化间总存在差异,学生一方面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母语文化,另一方面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又要接受中国的主流文化—汉文化,在学习三语后又要接受带有一些西方因素的俄语文化,难免会受困扰,教师不应忽视这一点,而应积极发现带给学生困扰的因素,尊重少数民族本身的文化,在教学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从而使学生不会因文化间的差异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4 结语

在新疆,三语教学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然而因地理位置及经济水平差异,新疆的三语教学发展相对滞后,三语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力量、教学手段、学生自身努力等因素,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能及时有效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更好服务于三语教学。

参考文献

[1] 刘懋琼.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三语文化习得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

[2] 罗德·埃利斯著,牛毓梅译.第二语言习得概论[M].商务印书馆,2015.

[3] 雷彩.三語习得的语言迁移现象及其教学启示[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05).

[4] 李珂.三语习得及其对新疆多元文化背景下英语教学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9).

(作者单位:新疆职业大学 外国语言学院)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学生对策研究
双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少数民族大学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径的思考
互联网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影响的调查
浅谈提高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绩的路径
伊犁师范学院“民考民”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焦虑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