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手工艺在中学美术课堂的可行性探究

2017-09-13黄珊珊

魅力中国 2017年31期

摘要:竹簧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之一,富有浓厚的历史底蕴的同时又极具审美价值。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竹簧作为地方课程引入邵阳地区美术课堂当中,探究其实施的可行性,从而转变竹簧以往拜师学艺的传承方式。

关键词:邵阳竹簧;民间手工艺;教学的可行性

一、邵阳竹簧的历史背景

邵阳,古称宝庆,现下设武岗、新宁等县。地处亚热带气候区,降水丰富,盛产竹子。竹簧又叫“翻簧”、“贴簧”,以楠竹内壁加工而成,质地细腻,色呈牙黄,裂性低,素有“竹象牙”美称。其中簧主要指竹子去除竹肌后中间呈现象牙色的部位。竹簧艺术是从竹刻艺术中衍生出来的一种集观赏、实用于一体的汉族传统雕刻艺术。较竹刻而言,竹簧主要在“簧”上进行绘制雕刻,是邵阳艺术中最具特色的竹刻门类。

邵阳竹刻起源于明代时期的武冈县,它是当时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吸引了数多对竹刻十分喜欢的文人墨客,这就使得邵阳竹刻艺术应运而生。清代时期,宝庆府竹刻艺人王尚志发明了竹簧技,他主要在“簧”上进行绘制雕刻,使原来单一的圆竹雕刻变得多样化,故竹簧艺术成为了区别邵阳竹刻与其他地区竹刻艺术的主要标志。明清时期被皇帝出巡发现,深受喜爱,便广为流传。

二、邵阳竹簧的艺术表现

(一)邵阳竹簧的表现技法。

邵阳竹簧刀法精湛,制作技法别致,追求细致精准、生动传神的效果。并善于将自然中复杂的景物给予高度的概括凝练,赋予其人性化的特点,以小见大,言简意赅。它运刀疏密有致,用线极具金石韵味,将画技与刀法巧妙结合,融为一体,以刀代笔,变化多端。制作者通过使用不同型号大小的刀具的中锋、侧锋进行雕刻,使得线条有粗细变化,从而体现物体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二)邵阳竹簧的表现风格。

邵阳竹簧历史悠久,是集观赏和实用于一体的工艺品,它吸收了我国多种传统艺术形式的精华,如:国画、版画、书法、金石等,主要以外型独特优美,色泽素雅宜人,题材丰富多样,构图讲究布局,意境悠远而富有趣味独具特色。

其多以南方地区山水风光、亭台楼阁、花鸟虫草、仕女人物、书法等为题材,通过诗书、画、刻并行的方法将其细腻精准、生动传神的效果表现得淋漓尽致。将竹刻簧艺人愤世嫉俗,勇于追求理想生活、追求闲情逸致的世外桃源的心境寄托于竹簧艺术创作之中。

构图上,竹簧深受国画的影响,讲究章法、布势、疏密、主宾关系,注重画面的前后关系,强调对美的认识和表达。从而使其独具庄重典雅、秀丽优美、明净轻快、潇洒飘逸的艺术风格,给人以逸静舒远,热情洋溢的艺术享受。

三、竹簧艺术的教育价值

(一)竹簧艺术是一种潜在的课程资源。

邵阳竹簧在200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立意、取材、构思、造型等方面融入了民间工艺手工者对自由田园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美的价值取向。是极具开发潜力的地方课程资源,在文化传承上都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有助于學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竹簧的制作工艺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参与活动时,可广泛接触社会和自然界,会接受大量的信息和经验。日常生活中的人物、景物、动物都可以成为其创作灵感的来源。竹簧的制作工艺繁杂,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学生的能力会受到多方面的培养和锻炼,尤其是自学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三)有助于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

邵阳竹簧制作工序涉及到造型、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其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活,如:亭台楼阁、青山绿水等。学生在进行制作期间,会受到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另一方面,学生会更加关注周围的事物,更加热爱生活,有助于培养其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尊重和保护自然的态度。而且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努力收获成功的喜悦,有助于保持身心愉悦,陶冶情操。

四、民间竹簧艺术引进中学美术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新课程标准对地方课程对课程资源开发的要求。

在课程资源原开发与利用建议这一版块,要求到教师要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我国地大物博,地方型课程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风俗习与生活方式,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专家、研究人员和美术教师认真努力的开展科研工作,有计划、有组织的对这些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利用、开发,积极地编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教材,对丰富我国的的文化资源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为地方学校提供了更合适教材,因地制宜,加强学生对生活的研究与思考,开展极具特色的教学活动。

邵阳竹簧作为极具特色的地方资源,符合我国课程开发的要求。目前,该地区有17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项目,这就为组织人员编写教材提供资金支持。同时,邵阳竹簧制作的材料来源方便,且有竹簧技艺传承人有教学的经验。对学生而言,本土文化更易于接受和上手。以上条件为邵阳竹簧进入当地课堂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邓湘阜.宝庆府志[M].艺文卷.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1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3]梅玉洁.小学民间美术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作者简介:黄珊珊,女,1994年7月,民族:汉,湖南邵阳人,硕士学位,湖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