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工作中编校的作用及工作模式探析

2017-09-13李广鑫

魅力中国 2017年31期
关键词:工作模式作用分析

摘要:编校是出版图书编辑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关系到出版物内容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出版界有句俗语“无错不成书”,也从侧面反映了出版物中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错误。而编辑工作的任务,就是要找出出版物中的错误,从而尽可能地减少甚至是杜绝差错,提高编辑工作质量。文章首先概述了出版工作中编校的重要作用,随后从实际工作出发,提出了编校工作模式的优化策略,为提高出版物整体质量提供了一些有益帮助。

关键词:编校工作;作用分析;工作模式

引言:

近年来,出版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保证出版物的质量作为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手段,逐渐受到了各个出版单位的重视。在出版的刊物中,一个字甚至是一个符号的差错,都有可能使原文意思发生改变,严重影响了出版物的质量。因此,必须要强化编辑工作在提升出版物质量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作为编辑人员,除了要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外,还应当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从细节处着手,全面提升编校工作质量。

一、出版工作中编校的重要作用

对于非编辑工作人员来说,编校工作只是对出版刊物中错字的纠正,这种认识显然具有片面性。事实上,编校作为出版工作中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到了出版物的整体质量,因此需要引起编辑人员的足够重视。近年来,市场上的图书出版物多种多样,内容和质量也是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对于出版单位来说,只有做好出版物的编校工作,提升内容质量,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进而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和树立良好的单位形象。

此外,出版物的編较工作还具有连续性的特点,要求编校工作必须贯穿于出版的各个环节之中,从源头上消除质量问题。编校作为稿件发排和刊物印刷之间的连接环节,如果编校工作不合格,不能及时发现刊物中的错误,一旦进入印刷环节,将会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尤其是对于广大的中小型出版社来说,本身市场竞争处于劣势地位,因此更需要从出版物的“质”上提高竞争力。所以说,编校工作在整个出版流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引起编辑人员的充分重视。

二、优化编校工作模式的可行性策略

1.实现编校工作模式的优化。

以往的编校工作大多依靠编辑人员人工完成,即拿到稿件后,逐字逐句地进行阅读和更正。这种工作模式对编辑人员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极高要求,编校结果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同时,整个编校周期较长、费时费力。近年来,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许多传统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将信息化系统引入到编校工作中,编校工作效率的提升,也间接地节省了人力成本,因此受到了许多出版社的青睐。但是在实际运用中,这些信息化设备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漏检率、误报率较高等,如果完全依靠信息设备完成编校工作,虽然工作效率上得到了保证,但是无法全面提升校对资料。因此,出版社需要综合利用两种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为编校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2.重视人员培训,提升专业素质。

出版行业的蓬勃发展,对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具备专业能力外,还要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熟练掌握各类办公软件的操作。因此,为了确保编校工作能够高质量地开展,也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编辑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首先,要求编辑人员掌握扎实的校对基本功,在拿到原稿之后,能够快速地对稿件的内容、版式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调整稿件的格式、字体等。其次,还要求编辑人员具备信息技术能力,通过参加培训,对目前行业内主流的办公软件或信息设备的操作技术能够熟练的掌握。除了参加培训外,也要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重视个人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3.完善编校工作制度。

除了需要通过培训,在技术上为编校工作提供支持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形成外部约束力,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优化管理制度是编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编校过程中应严格落实“三审三校”与交叉责任制等基本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监管力度,以保障制度的有效性。在编校工作中,错误的种类繁多,而且具有普遍性,所以,增加有效的编校次数是避免出现差错的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另外,经验表明,建立在编辑与作者共同参与上的编校方法能够在保障原稿主旨内涵的同时,有效提高文稿编校效率。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到编辑与作者可能会在文稿的解读上存在主观性差异,因此在编校过程中编辑与作者要时常进行有效沟通,达成共识,提升编校工作效率。

4、树立工作责任感,保持敬业精神。

提升编校工作水平,还需要从思想角度入手,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干一行,爱一行,只有拥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才能提升执行力和执行效果,才会对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将差错率降到最低。在以往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个别同事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对于稿件中的常见错误具有一定的敏感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导致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编校工作中,许多细节性的问题也就很难发现,最终的编校工作质量不高。所以,在实际工作的每一环节,都需要编校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严格遵守编校制度,努力实现编校质量合格,并在持续的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实现自身编校水平的不断提升。

结语:

编校在出版流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提高编校工作质量,成为广大编辑人员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除了要从思想上增加重视和建立完善的制度外,还要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主动参加培训和进行专业学习,实现个人工作能力的全面提升,为编校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切实保障出版物的质量,进而提升出版社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任延刚,张建军,高森.科技期刊管理需要“顶层设计”——以《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编辑部的管理模式为例[J].编辑学报,2013,25(3):267-268.

[2]刘丽英,魏秀菊.科技学术期刊编辑的编研结合是编辑成长的有效途径——博士后研究兼编辑及指导工作的体会[J].编辑学报,2014,26(3):291-293.

[3]顾凯,邹栩.数字出版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职能、工作方式转变及自我调整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3):499-501.

作者简介:

李广鑫,女(1982—),黑龙江五常人,学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编辑,主要从事金融管理类、理科类学术专著、大学教材的编辑出版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作模式作用分析
高职院校服务型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究
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模式的理性构建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机构的专业化建设研究
基于新形势思想政治工作对医院人事管理的作用分析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工商管理培训对保障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分析
乡镇文化对促进群文建设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