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在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

2017-09-13胡容蒋焘阳

魅力中国 2017年31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胡容+蒋焘阳

摘要:精准扶贫战略作为一种经济政策,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过程中的政治、经济、社会管理、文化和生态价值,不仅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也能更好的实施扶贫工作。为更好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力争从宏观、中观、微观即政府、高校智力扶贫、村社基层这三方面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精准扶贫;价值;路径

精准扶贫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的关于我国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新举措。这一重要战略体现了深刻的民生内涵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动力。扶贫不仅给农民钱,又要给其思想、文化等。而思想、文化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农民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了内在和外在动力共同促进脱贫目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中的地位和价值

精准扶贫战略是在实践基础之上提出来的有效政策,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战略在实施过程中难免存在问题,比如确定扶贫对象的标准不科学、扶贫范围不全面、扶贫效果不明显等等。作为经济层面的政策,精准扶贫战略注重增加收入,忽略了扶贫的彻底性和发展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显得尤为关键。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指通过传播、传授政治意识和行为,培养出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受教育者,从而实现社会政治和谐稳定发展。在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就体现在扶贫工作者对农民的引导上,坚定农民对党的领导的“四信”: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三是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四是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并且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国家扶贫只是暂时的,关键是靠农民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真正的脱贫,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指明方向、净化思想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由此体现的是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将农民的政治思想和活动指引到既定轨道,达成共识,使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另一方面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反馈,直接表达出农民的真实诉求,为党和国家制定政策提供现实依据,更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

精准扶贫战略是我国扶贫开发政策,重在关注贫困农户,旨在提高扶贫效率,促进贫困人口脱贫。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正确引导,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并促进经济发展的价值。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养和塑造活跃的经济主体,提供经济发展动力,农民作为农村经济活动的主体,其精神状态和自身素质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的精神状态、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积极作用。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农民提供精神动力,变精神力量为物质力量,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经济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有的价值价值导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引导农民全面辩证地看待市场经济规律,增强农民在经济活动中的意识,提高对于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管理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从一定层面讲是一种社会管理,虽然它的管理方法与其他管理是不同的,但仍具有社会管理的价值。[2]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在精准扶贫过程中,通过对农民的精神世界进行价值引导,尊重其个体性和自主性,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人们之间的合作,提高管理效率。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发挥农民自觉促进社会有序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人文精神的播散,使农民能够围绕工作目标而不断奋斗,完善自身意志和品格,使人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社会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管理价值是一种人本管理的价值,传承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尊重人、理解和关心人的原则,是一种以实现效率和情感的动态平衡。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过程中是以實现提高扶贫效率、增加农民经济水平为目标的,是一项具有制度化的工作。另一方面,在强调高效率的工作目标外,也重视人性化的工作,采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形式,使人们确立管理理念,催生恰当的管理方法。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一定的文化方式,用文化来武装人,挖掘人的知识和潜能,提高人的总体文化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和谐与充分自由的发展。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特别是现在由于现代化的发展,年轻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余下的大多都是农村妇女、老年人和小孩。这些人群是急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在扶贫过程中,让思想政治教育走进农户、走进民心,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就体现在不仅能够直接促进农民群众能够自觉的选择文化、传播文化和创造文化,而且在文化选择方面,能够促使其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并适应时代发展,并将这些积极的文化纳入其行为中。需要注意的是在面对消极落后的文化,应当做到坚决抵制和摒弃,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扶贫过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向农民群众传播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思想文化,通过发挥文化的作用指导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扶贫工作的开展,这些都是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

(五)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得到进一步改善,人与生态的关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生态的意义关系。[3]农民群众在发展经济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忽略生态环境的现象,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能够正确引导农民群众,提高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和科学的生态世界观,增强生态责任感,实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不仅体现在农民群众的意识层面,还对农民群众的生态行为产生影响,生态行为即人们在生态道德规范的约束下,对生态环境作出的反应。因此,在生态意识得到提高的基础上,注意促进农民群众生态行为的生成。实现“知”、“情”、“信”转化为生态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独特的优势。[4]endprint

二、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尽最大的努力减少精准扶贫存在的不足之处,力争从宏观、中观、微观即政府、高校智力扶贫、村社基层这三方面去探讨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一)宏观层面:政府

政府在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要做好整体规划和安排工作,为促进扶贫工作顺利进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1.把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打造成为精准扶贫宣传的新平台。精准扶贫政策的效果如何最终还是要看农民是否真正实现了脱贫。调查发现,部分农民对于政策的具体程序和措施并不了解,单纯地认为精准扶贫就是国家给农户钱,其实质他们并不清楚。这就需要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政策深入民心,让农民心里有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走访农村、农户,组建宣讲队,切实深入到每一户农民家中。同时,也可以通过发放政策传单,统一组织放映政策宣传片,每周至少进行两次精准扶贫政策的宣讲,让精准扶贫政策之声响到老百姓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

2.加强思想和文化扶贫。精准扶贫不仅仅包括直接交给农民钱、教会农民技术,还要在农民的思想上进行扶贫。由于受到封建传统思想以及地域差异的影响,农民的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思想狭隘、眼光短浅、容易满足、不求上进等。若是改变这些落后的思想,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扶贫。在精准扶贫工作的全过程中都应当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充分发挥思想道德的作用,有计划、有条理地在农户之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其进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道德法律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教育的形式要以农民能够接受为基础,内容要与农民实际相贴切,让农民主动接受教育。

3.做好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准备,始终将扶贫攻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发展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要在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过程中实现,就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地位,全面落实“两个责任”,选择优秀强大的班子,夯实基层的基础。不仅在政策实施者之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在农民之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基层服务和工作作风,认真开展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在每村设立咨询和服务点,干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轮流值班,村与村之间相互交流和监督,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二)中观层面:高校

高校能够在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过程中提供智力支持,实现高校与农村的直接帮扶,同时实现高校教师和学生与农民群众的直接交流,从而更好的在思想上对扶贫工作产生内在动力。

1.高校充分发挥智力支持作用,组建“扶贫实践服务团”,赴校对口扶贫。高校积极响应政策,在全校范围内精心选拔学生组建服务团,利用寒暑假时间到村开展扶贫服务活动。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对其进行政策解读和智力支持,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可行帮扶措施,有效提出开展乡村旅游、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高校的智力支持最重要的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千方百计帮助农户脱贫,实现共同富裕,增强造血功能,通过高校对口扶贫和思想政治教育,全力推进扶贫工作。

2.通过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积极探索扶贫攻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高校可以下乡确立社会实践基地,拓宽学生实践范围,鼓励并支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下乡锻炼,学生驻村学习的同时,不仅可以增加课外见识,也能对所實践地产生积极影响。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能够为农民群众带去新的知识,让那些鲜少见识世面的群众多个角度了解社会,了解经济发展形势,采取有限的措施,尽快脱贫。

(三)微观层面:村社基层

农村委员会是直接与农民群众联系的组织,能够及时处理农民群众遇到的问题,也能明确表达农民群众的意愿,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确保精准扶贫工作的进行。

1.村委会积极组织扶贫政策宣讲活动,把扶贫政策宣讲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对于村领导干部和驻村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政策传达和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这些干部对党的扶贫路线、方针政策都做到准确的理解,才能确保这些干部向农民宣传的内容是科学正确的。村委会可组织这些领导干部下乡下户去宣讲政策,将农民群众统一组织起来,以院坝会、板凳会、座谈会、走村串户等形式进行宣讲,把中央在扶贫方面的相关政策宣传到每一户贫困户家中,确保贫困群众对扶贫惠民政策的全面了解,并用以解决实际困难。

2.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把农村基层干部纳入各级党政干部培训规划。在扶贫过程中,与农民群众直接沟通的干部的素质或者责任感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扶贫效果,因此对这些干部的培训和考核应当是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这些干部进行指导培训,具体内容包括扶贫资金的来源、扶贫项目的实施以及扶贫效果的评估等,让这些农村基层干部切实了解政策、掌握政策和运用政策。

3.破除“等靠要”思想,全面开展评选先进示范家庭活动。在农户之间可以通过评选先进家庭、进步家庭,不仅可以起到模范作用,还可以带动其他农户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在进行扶贫之前对农民群众进行思想上、经济上的鼓励,对扶贫效果进行评选的时候可以加上“进步家庭”、“文明家庭”、“道德标兵家庭”、“先进个人”等项目,从而形成紧跟党的政策走,劳动最光荣的思想共鸣。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09.

[2]杨绍安,王安平,刘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54.

[3]马光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7.

[4]钟瑞添,张百顺.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内容体系的建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6.

作者简介:胡容(1993—),女,汉族,四川宜宾人,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蒋焘阳(1992—),男,汉族,四川南充人,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endprint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