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样配合教师教育好孩子
2017-09-13张华建
张华建
内容摘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也无法估量的影响。因此家长要与学校教师配合教育好孩子。本文就自身的实际,提出了如下策略:(1)家长们要争做优秀的“家庭教师”;(2)培养孩子积极的学习态度;(3)帮助孩子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4)积极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工作。
关键词:家长 教师 教育 配合
每个父母都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终生教师。人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家长是孩子小时崇拜和模仿的偶像。孩子的言谈举止和习惯很大程度上市父母言行的克隆,因此人们又常说: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家长要与教师配合教育好孩子,那么,怎样配合呢?根据我任教的十几年经验,我觉得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1.家长们要争做优秀的“家庭教师”,这是教育好孩子的基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一任老师,远比孩子今后的老师们更特殊,对孩子的影响也更深远。家长是要伴着孩子走过整个求学时代,甚至踏入社会,一直为他们答疑解惑。因此,家长能否是一名好的“家庭教师”,对您孩子的未来将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2.培养孩子积极的学习态度,这是孩子学习好功课的前提
端正学习态度,即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进行主动的学习。这是学好功课的前提条件。我们家长看到孩子的班主任在给孩子写评语时,尤其是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家长,经常会看到上课不认真听讲、爱做小动作、作业拖拉等语言,凡此种种都说明孩子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除了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更重要地是培养孩子主动学习。
2.1孩子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时,学习劲头高。如孩子喜欢的,不用家长强迫,他会主动寻找这方面的相关书籍,百看不厌,有时甚至为此占用了休息时间。而且,孩子对所学内容发生兴趣时,他总是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通过兴趣所引起的学习积极性要比依靠意志调动起来的学习积极性强得多。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培养孩子对课堂学科的学习兴趣。
2.2受到老师或父母的鼓励时学习劲头明显提高。每次得到老师表扬和肯定时,哪怕只是一点言语上的小鼓励,孩子都很兴奋、重视并以此要求自己要保持成绩。因此,我建议家长该表扬孩子的时候不要吝啬,因为表扬有利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培养他的自信心,是激发孩子向前奋进的一个有效方法,特别在孩子小的时候。
2.3取得好的成績,学习劲头高,成绩不理想时,容易失去信心。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生活上一般很少有挫折和不顺心的事,受挫折教育的机会不多,所以在学习上,能接受成功,成绩好时处于再接再厉的心态,踌躇满志,容易受到鼓舞。但是,一旦某次成绩不好,情绪就会直线下降,信心大失,甚至可能会自暴自弃。因此,我们家长应该开始重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培养他的自我调节能力,戒骄戒躁,多让他接触和了解一些逆境中成长的真实典型榜样,学习他们的顽强精神。
3.帮助孩子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这是孩子学习的钥匙。
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励他们更加热爱学习。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因而方法也应因人而异。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的观察、与孩子交流、总结周围同事孩子的成功经验等,和孩子一起寻找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
4.积极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工作,这是教育好孩子的桥梁
老师和家长的愿望是一致的,家长望子成龙,老师希望桃李满天下。因此,家长要和老师密切联系,互相配合,形成合力,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4.1要配合学校,就要注意维护老师的威信。老师是低年级学生最尊敬、最崇拜的人。老师的形象在他们心中是最完美的,他们听老师的话,模仿老师的言行,这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关键时期。这时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如果破坏了老师的形象,降低了老师的威信,学生不听老师的话,还能再听谁的话,还能崇拜谁呢?正确的做法是:不随便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特别是老师的不足,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评价老师,要让孩子看到老师的优点,把老师的优点放大再放大,缺点缩小再缩小。
4.2要配合学校,就要架好沟通的桥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最了解他们,当孩子有了错误受到老师的批评时,家长首先要站在老师这一边,千万不要袒护孩子,更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就指责老师,挑老师的毛病。如果老师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家长要单独与老师谈,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否则学生就会对老师有一种逆反心理,而且容易滋长孩子的傲气,从而造成教师无法管理学生。
实践证明:溺爱和放任自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孩子,只会扼杀、消减孩子的才智。要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家长就必须利用家庭教育的优势,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配合,就有可能为孩子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引导孩子沿着正确的方向将人生的航船驶向理想的彼岸。
参考文献
[1]李良纯.教育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要密切配合[J].泸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S1):42-44.
[2]曾桂英.班主任工作的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