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煤炭采空区沉陷区治理思考
2017-09-13陈德勇雷明安
陈德勇+雷明安
摘 要:彬县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开采业成为彬县的支柱产业,为彬县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煤矿开采区域越来越大。地表采空沉陷威胁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对采空区沉陷区的居民进行科学安置,成为政府的一道难題。
关键词:采空区;治理;思考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0.100
1 概述
彬县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属渭北旱塬塬梁沟壑区,县域东连旬邑、淳化,南依永寿、麟游,西临长武、灵台,北接甘肃正宁,为接秦陇的咽喉要道,在咸阳市发展总体框架中处于“尾翼”位置,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区位优势相对明显。彬县煤炭资源丰富,地处彬长煤田腹地,是陕西省第二个采煤大县,境内已探明煤炭储量32.4亿t,矿区面积243.36km2。全县现有煤矿8户10对矿井,其中国有重点煤矿1户、矿井1对;地方国有煤矿2户,矿井3对;乡镇煤矿3户、矿井4对;个体煤矿2户,矿井2对。
整个矿区将涉及彬县8个乡镇(包括已位于沉陷区的范围和将来受到采动影响的范围)。总计涉及87个村、约25000户、100000口人。
近年来由于煤矿开采造成采空区沉陷区而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加强采空区沉陷区治理已成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的彬县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焦点问题。
2 采空沉陷区危害及影响
矿区地面沉陷造成大量农田损毁,地表建筑物、公路、铁路、电力通信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地形地貌、河流及地下含水层造成不同程度破坏。不仅使地方工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进一步恶化区域地质生态环境,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彬县煤炭工业的飞速发展,煤矿采空区面积不断扩大,原有地层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地面采空沉陷将威胁着煤矿采空区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由煤矿开采形成的采空区而引发的地面沉陷、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越来越严重,群众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家园毁于一旦,房屋、窑洞裂缝、倒塌,耕地无法耕作,林地塌毁,果园损坏,水窖干枯,供水管网断裂,道路、供电线路等基础设施损坏等。
3 采空沉陷区治理原则及主要解决问题
采空区沉陷区治理彻底破除“先破坏、后恢复,先污染、后治理”的旧观念,实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程控制,综合治理”环保新战略,建立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补偿长效机制。矿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矿区景观优美、空气清新、青山碧水的生态型新矿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受影响村庄搬迁完毕,人民安居乐业,土地塌陷区域全部恢复治理,矿区绿化面积显著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趋势和物种遗传资源的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质量大大提高;矿区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削减,空气质量和地表水质明显改善;矿区生态环境的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得到提高。
3.1 地点安全
采空沉陷区村庄一次搬迁到位,避免拟搬迁地点再次沉陷,出现重复建设。
3.2 政策导向
拟搬迁安置地点适于人们生存及发展,散户向村落靠拢,村落向城镇靠拢,符合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四化”的要求。
3.3 便于生活
交通方便,便于供电,水源安全可靠,宜于居住。
3.4 地点合理
既要便于农耕,又要避免村庄跨行政区域搬迁,拟搬迁安置地点与原居住地点尽量不超过2.5km。
3.5 经济发展
尽量不压煤或少压煤,最大程度解放煤炭资源,有利于彬县经济发展。
这些问题关系到采空沉陷区农民切身利益,充分尊重和切实保护农民权益。把保障农民权益放在沉陷区搬迁的首要位置,把采空沉陷区搬迁及发展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推进城镇化的切入点,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考虑地方产业特点,让采空沉陷区搬迁的农民真正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因此,对采空沉陷区搬迁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4 安置点设置规划
由于彬县各煤矿大部分井田边界相连,矿区范围内无煤的安全区域很少,有些煤矿井田边界以外虽有安全区,但除去山坡、沟壑占地外,宜于居住区不多。彬县农户居住特点是“塬有多大、村有多大”,非常分散。所以尽可能利用较少的宜居地点,集中较多的村庄,形成中心村落,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因此,搬迁安置点的选择标准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搬迁点选址应尽量靠近交通、靠近城镇、靠近农业产业化基地,集约布局。同时,应避免受铁路、重要公路和重要基础设施影响,避开基础设施廊道控制区。
(2)有一定的集聚规模,人口一般在1000 人以上,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对周边农村有一定吸引力的村庄。
(3)适当考虑在乡镇范围内均衡布置,安置点尽可能集中在无煤区或在不受采动影响的煤层较薄的区域集中留设保护煤柱。保证沉陷区治理新建房屋不再沉陷的同时,尽可能多的释放煤炭资源。
(4)坚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搬迁安置点应充分利用迁入村庄的原有村落编制规划,逐步改建完善。
(5)坚持村庄田园化的原则。搬迁村组征地中应注重原生态保护,不推山、不填塘、不伐林;对占用农田的村庄,严格控制村庄规模,保持田园风光。
采空区沉陷区规划治理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近期):对煤矿采空区已经造成的破坏问题进行综合治理。主要工程包括:第一阶段必须完成受采空沉陷区影响区域的已成危房的移民搬迁工程。根据各矿的开采计划,完成即将形成采空沉陷区的移民搬迁工程。必须完成受采空沉陷区影响造成损坏的主要公路、桥梁、铁道、水库、工业园区等的加固修善和保护性限制开采工作;对近5年开采过程中出现的地表村庄及耕地、林地、果园、人工草地等进行综合治理。建立较为完善的矿山环境监测系统,对矿山问题与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和预警。使受影响村庄全部搬迁,人民安居乐业,土地塌陷区域全部恢复治理,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初显成效。endprint
第二阶段(中期):对未来8年内矿区需要开采区域内,根据各矿开采计划,在接替工作面形成之前,对应的地面村莊,要提前进行有计划、按顺序地搬迁安置。对分散的村庄进行集中或搬迁,进行安置点及配套设施规划及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矿山环境监测系统,对矿山开采造成的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和预警、建立健全的地面沉陷区及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并及时进行综合治理。第二阶段末期,采空沉陷区基本实现以中心镇、新农村分布的格局,完善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建设。矿区灾害治理步入具有前瞻性的、有计划的、有序的综合治理时期,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证,人民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提高,社会稳定和谐得到保障,生态环境质量大大提高。
第三阶段(远期):根据各矿开采计划,在接替采区(盘区)开采系统形成之前,地面对应村庄要有计划、按顺序全部安全搬迁,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系统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机制,完成对采空沉陷区地面裂缝和地面塌陷灾害防治,完成煤矸石场覆土绿化工程以及矿区土地复垦工程等。对于矿山开采造成的地质灾害,采取谁得利,谁治理原则,治理要及时到位。使矿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矿区景观优美、空气清新、青山碧水的生态型新矿区。
5 采空区沉陷区安置思考
采空区沉陷区安置并不是简单的搬迁工作,搬迁工作的方方面面均涉及“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问题,因此,对采空区沉陷区居民搬迁安置村庄除了满足以上要求外,还应考虑以下问题。
5.1 布局优化
科学处理村庄建设规划与生产、生活、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合理布局,建设有个性特色、美观大方、相互协调的农村居民点;建筑布局亦能够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农户住宅实用、美观。
5.2 道路硬化
通村及村内道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村内主干道硬化。
5.3 环境绿化
中心村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应达到25%以上,村庄中有休闲健身绿地,主要道路两边实现绿化,住宅之间有绿化带,农户庭院绿化。
5.4 路灯亮化
村内主要道路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100%。
5.5 卫生洁化
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规范合理,自来水普遍入户;村庄内有专用公共厕所,农户卫生厕所改造率达到100%;农户普遍使用清洁能源;保洁制度健全,垃圾等废弃物集中处理,生产和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达标排放,基本消除垃圾及废水污染。
参考文献
[1]吉兆宁.漂塘钨矿漂塘矿区采空区治理方案研究[J].有色矿冶,2005,(21).
[2]邹海江.关于煤矿采空区综合治理方法研究[J].地球,201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