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校园戏剧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2017-09-13朱壹
【摘要】“观众”是戏剧最重要的基本元素之一,年轻观众更是影响着戏剧未来的发展,高校中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大学生还可以转变身份,成为戏剧活动的创作者。高校学生的艺术热情有利于苏州滑稽戏等剧种的传承与发扬,而在专业戏剧演出熏陶下高校戏剧活动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也有良性的反作用。本文以苏州经贸学院非晚话剧社为例,全面分析校园戏剧活动对当代高校学生团队意识、审美能力及思想道德素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校园戏剧 团队意识 审美能力 思想道德素质 苏州滑稽戏
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是当代素质教育的追求。“校园戏剧是指以在校师生(主要是学生)为主体创作、表演的,体现校园人的价值判断、审美情趣和思想观念的非专业戏剧活动。它包括两个层面,即作为校园文化的类型和作为戏剧的类型。”[1]
校园戏剧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之专业的舞台剧种,门槛较低且大多具有非功利性。大力发展相关活动,可以为专业戏剧艺术注入鲜活的生命力,提供创作人才与更多的年轻观众;同时,适宜的校园戏剧活动对当代大学生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增进团队意识,培养审美能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等。本文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与国贸学院的学生社团“非晚剧社”为例,浅析校园戏剧对高校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增进团队意识,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非晚剧社的前身是会计与国贸学院学生自发形成的社团,一群对舞台艺术颇感兴趣的学生聚在一起,初步尝试模仿和表演。直至2016年,指导老师正式将剧社命名为“非晚”,取自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寓意为:哪怕之前的岁月已经流失,只要能好好珍惜将来的时光,都不算晚。尽管剧社的学生都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但只要心中是真正热爱戏剧艺术,从大学开始接触相关活动,也不算晚。
当剧社有了自己独特的名称,每个成员获得印有社团logo的徽章后,归属感变得更强。当代大学生多为“95后”至“00后”的年龄层,较为自我,培养集体荣誉感的机会较少。“当代大学生都渴望实现自我价值,但却忽視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一致性,存在个人主义倾向。”[2]刚加入剧社时,有些学生较为内向,有些则显得比较自傲,希望其他成员都能听从自己的安排,进而产生了一些摩擦。但自古希腊罗马时期,戏剧初创以来,它都是一门集体的艺术,在新媒体环境下更需要编剧、导演、演员、剧务等工作人员的通力配合。非晚剧社中也有个性较强的学生,想要独自包揽各种戏剧身份,却发现“独角戏”难以为继。
大多数高校中存在多个剧社并存的局面,相应校园朗诵剧、心理剧的比赛可以激发大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与其他社团不同的是,剧社类的表演需要多名成员的默契配合,个性再强的学生也难以“单打独斗”,因而更能引导学生们领会团队意识的重要性。原本各执己见的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也逐步在排练、磨合中学会了沟通,在共同合作中建立起了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一批批剧社的大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也都在各自的班级中践行着团队合作、和谐沟通的理念,校园戏剧活动也因此带动了和谐校园的建设。
二、培养审美能力,陶冶人文艺术情操
“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不把它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引起占有欲加以利用。”[3]赏析美感与享受娱乐快感是不同的体验,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群体,往往会被更新奇、更具刺激性或功利性更强的活动所吸引,从而导致自身对“美”的感受力被削弱。非晚剧社的成员之前也更倾向于修仙题材的小说、商业大片或是新款手游,很难静下心来看一部戏剧作品;而在参加了一系列校园活动之后,学生们开始学会用良性审美观去感知生活。
在“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中,非晚剧社的一些成员有机会到现场观看了苏州市滑稽剧团带来的作品,深深被这种独特的地方戏剧艺术吸引。“审美的愉悦感分为不同的层次,有理性的愉悦感、与痛感并存的愉悦感以及感官愉悦。”[4]前两种审美感受是经过思考后产生的,影响较为深远;后一种则属于本能的欲求,在引发了短时间的愉悦感后很难在受众心中留下印记。苏州滑稽戏等戏剧艺术能让观众在笑声或泪水中进行内省,获得启迪。剧社成员在这种类型的戏剧活动中得到了更为积极的审美愉悦,并在后来的表演实践中借鉴了苏州滑稽戏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色进行创作、编排,在成员共同努力下完成的《时光遥控器》、《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作品获得了多项荣誉。而在由欣赏转化为创作的过程中,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校园戏剧活动充分激发了他们的艺术鉴赏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三、启迪深度思考,提升思想道德素养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未来,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单调的理论授课,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效果不佳。若能将德育的内容自然融进校园戏剧活动中,寓教于乐,能够很好地让学生们在愉悦的过程中进行深度思考,从而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戏剧作品中本身就含有道德价值判断,一般都会设置“惩恶扬善”类型的主题,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感化人心,从而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校园戏剧在创作和表演过程中高校校园文化氛围产生积极的营造作用,对观看的大学生来在欣赏中对校园戏剧中的人和事有自己的是非判断,在感动中纠正思想上出现的偏差。”[5]苏州滑稽戏除了个别借古讽今的故事外,大多作品贴近地方百姓生活,例如《小小得月楼》、《顾家姆妈》都曾风靡一时,获得各类荣誉。正是由于其中的现实意义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应的戏剧作品才颇受欢迎。通过学习地方戏剧形式,非晚话剧社的作品也开始走“笑中带泪、寓理于戏”的风格,例如《时光遥控器》是教育当代大学生珍惜现在的时光,踏踏实实用努力赢得更好的未来;《谁在我上铺的兄弟》则讲述宽以待人、互相理解的道理。校园戏剧若排演得当,会成为一本很生动的思想道德“教材”,主创团队在创作过程中会受到感染;而通过公演,作为观众的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同学在台上讲述颇具道德寓意的故事,内心会得到更直观的净化。
四、结语
校园戏剧活动较之个人项目,更能增进当代大学生的团队意识;而它的现场感及艺术底蕴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戏剧故事大多贴近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推崇极具正能量的思想道德观念。并且,初步的艺术体验无需摄影机等专业设备,也不需要学生有相关专业背景,方便易行。校园戏剧活动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无论是主创团队还是观众,都将是一生难忘的重要体验,它为年轻人提供了美好的精神家园,也有助于高校为社会培养一代代综合发展、具备健全人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参考文献
[1]黄岳杰.校园戏剧的特性及其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作用[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
[2]符霞,吴迪.第二课堂教学对高职学生团队意识培养的探索[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20.
[3][德]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47.
[4]章文颖.后现代语境下当代大学生戏剧审美价值观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4):77.
[5]周晏.发挥高校校园戏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J].戏剧文学,2015(12):123.
基金项目:苏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课题(2017LX109)。
作者简介:朱壹(1990-),女,汉族,江苏苏州人,毕业于苏州大学,现任职于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