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伦理构建
2017-09-13葛光辉王小琴
葛光辉+王小琴
【摘要】互联网金融正在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但是互联网金融行业伦理失范现象也随之越来越普遍。本文首先描述了互联网金融伦理失范现象及其成因分析,其次探讨了互联网金融伦理构建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伦理规范 道德风险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被定义为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效率更高、协作性更好的金融交易和资金融通的创新型金融。互联网金融伦理也是在此金融活动中形成的特殊伦理关系。
一、互联网金融伦理失范现象
(一)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利润逐渐回归理性,互联网金融企业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追求利润,实现所谓的企业市场价值,一些道德观念薄弱、法制意识淡薄的企业违规、违法现象也愈演愈烈。
(二)技术隐蔽性导致伦理问题不易防范
因现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大多以APP的形式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实行贷款、消费的商业活动,双方参与主体的的行为相对于其他参与主体来说,都是隐蔽的,是否守信用或者是否公平公正,这种行为过程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督或者预防,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行为过程的伦理风险就会加大,则更容易发生伦理道德失范问题。
(三)借贷者无力偿还被勒索恐吓
借款人疯狂从几家甚至几十家网络借款平台借钱的而后无力偿还被平台恐吓勒索被逼跳楼自杀的新闻屡见网络与电视荧屏。借贷者在借款在逾期后借款平台就会通过其个人身份信息、通讯信息勒索恐吓借贷者,发一些不堪入目的勒索短信。有的借贷者在疯狂挥霍借款后,害怕遭受“暴力催债”,就会铤而走险实施盗窃、抢劫、卖淫等不法犯罪行为,败坏社会伦理道德的同时,更是滋生了一系列社会安全问题。
二、互联网金融伦理失范成因
(一)新兴行业导致伦理道德建设经验不足
互联网金融行业会出现如此之多的伦理失范现象,首要的原因就是,这是一个刚刚兴起的年轻行业,缺乏一定的伦理道德经验,缺乏明确的行业准则和适合行业发展的正确的价值观。在这种限制情境下,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缺乏伦理经验引导,无论是从互联网金融开拓者,还是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机构,包括互联网金融的受服务的普通大众,都无法有效地对自身行为进行伦理道德的约束,因此也就难免出现多样化、复杂化的伦理失范现象。
(二)行业盲目扩张导致行业伦理理论严重滞后
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快速发展的这五六年中,在没有可以借鉴的伦理道德建设经验的历史前提下,互联网金融企业盲目追求利益和极速扩张,大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顾及伦理道德问题,使得互联网金融业伦理理论发展严重滞后。这些被巨大的市场利润蒙蔽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完全迷失在追求利润数据的迷途中,忽视了自身企业盲目追求利润所暗藏的巨大危机和隐患。
(三)金融制度落后造成监管缺失导致缺乏伦理引导
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五年来,政府的相关金融政策无法适应以及反应迟缓的状态下,任其在市场自由发展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常态,而政府相关金融政策在其快速发展繁荣的浪潮中愈发显得呆滞和过时。无法跟上已经影响群众生活方方面面的互联网金融的脚步,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化”、“科技化”让曾经的旧规矩完全无法奏效,这是金融制度监管的空白区,也是金融伦理道德问题甚至金融犯罪的“重灾区”,不仅是制度和政策的问题,更是缺乏伦理引导的问题。
三、互联网金融伦理构建
(一)政府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
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性还不够完善,利用法制手段推进传统金融业改革是解决互联网金融井喷发展出现各种各样问题的首要及必要手段。加快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立法进程,针对其行业特点制定相对应的法律法规,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今天是迫在眉睫的,只有有了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为后盾,才能有效解决互联网金融伦理失范的主要问题。
(二)引導社会正确的消费伦理观
在互联网金融如此蓬勃发展的当今时代,网络购物、O2O消费(需注释)使得消费越来越快速便捷,要解决互联网金融伦理失范问题,社会应当注重引导正确的金钱观。当代青年的理想追求不应当完全以金钱而衡量,不应当以实用主义和功利性为人生信仰。只有社会良好风气的净化,才能有效避免伦理失范现象频频出现。
(三)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质
应当加强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与道德修养,加强一线工作员工学习相关行业道德准则,加强一线员工对道德规范的内心认同感,端正自身职业态度,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日常工作中使其自觉主动遵守职业素质与道德修养规范的行为约束。只有加强一线员工的职业素质与道德修养,使得员工的伦理道德素质得到提升,才能使得互联网金融倡导的“绿色、普惠、和谐”理念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杨东.互联网金融法法律规制[J].中国社会科学,2015,(4).
[2]卿定文.金融伦理及其运行机制初探[J].伦理学研究,2009,(1).
[3]丁瑞莲著.现代金融的伦理维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4]王曙光著.金融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葛光辉(1990-),男,河南许昌人,太原科技大学2015(哲学)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伦理学;王小琴(1973-),女,山西交城人,哲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应用伦理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