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

2017-09-13陈涛

农业与技术 2017年15期
关键词: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陈涛

摘 要:目前,随着我国农产品的快速发展,对其质量要求也非常高,在耕作时不仅仅注重环境、土壤类别,还要预防生长过程中害虫对农产品的伤害,现如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是我国的主要任务。本文主要以螟虫对玉米生长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 玉米螟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832041

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的主要虫害。我国发生的玉米螟有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2种,主要分布于北京、东北、河北、河南、四川、广西等地。各地的春、夏、秋播玉米都有不同程度受害,尤以夏播玉米最重。可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属于世界性害虫。

1 玉米螟危害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杀手,通过损害玉米花叶、阻止授粉、折秆、腐蚀玉米籽粒使玉米大量减产。尤其是在玉米新叶尚未展开时,玉米螟通过取食叶片表皮为进入心叶打开通道,经过不断地取食使得玉米花叶叶片变薄或呈圆孔状,等到花叶被取食后,玉米螟会继续向玉米穗的茎秆取食,阻止了玉米雌穗的正常发育,造成玉米的减产。等到雌穗发育到一定阶段,玉米螟会在玉米穗内破花玉米籽粒或其他重要部分,使得玉米穗的营养缺失造成雌穗发育不良。更为严重的是在玉米穗长成嫩粒时,如果不能做好防护,让玉米螟有可乘之机,将会导致玉米粒的霉烂,严重影响玉米的质量。玉米粒过早的被玉米螟破坏,就会引起玉米大幅度减产,影响丰收。

2 形态特征

成虫:体土黄色,长12~15mm,前后翅均横贯2条明显的浅褐色波状纹,其间有大小2块暗斑。卵:扁椭圆形,初产乳白色,渐变淡黄色,常30~40粒排成鱼鳞状卵块。 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20~30mm,体背淡褐色,中央有1条明显的背线,腹部l~8节背面各有两列横排的毛瘤,前4个较大。蛹:纺锤形,红褐色,长15~18mm,腹部末端有5~8根刺钩。

3 玉米螟生活习性

玉米螟年发生1~6代,以末代老熟幼虫在作物或野生植物茎秆或穗轴内越冬。翌春即在茎秆内化蛹。成虫羽化后,白天隐藏在作物及杂草间,傍晚飞行,飞翔力强,有趋光性,夜间交配,交配后1~2d产卵,雌蛾喜在将抽雄蕊的植株上产卵,产在叶背中脉两侧,少数产在茎秆上。平均每雌产卵400粒左右,每卵块20~50粒不等。幼虫孵化后先群集于玉米心叶喇叭口处或嫩叶上取食,被害叶长大时显示出成排小孔。玉米抽雄授粉时,幼虫为害雄花、雌穗并从叶片茎部蛀入,造成风折、早枯、缺粒、瘦砒等现象。在豆科植物上,常从嫩茎分枝处蛀入,使上部枯死,蛀口常堆有大量粪屑。老熟幼虫在蛀道内近孔口处化蛹。

4 玉米螟的综合防治

4.1 进行预测预报

4.2 农业防治

为了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保证农产品生产的同时对农业生态系统采用多方面的综合治理。而农作物、害虫以及环境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三者之间需要相互制约,缺一不可。为了生产优良的农产品,在预防阶段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在农产品进行播种阶段,选取具有抗虫效果的品种。在进入冬季的时候,为了防止虫子化蛹,需要将没用的秸秆等作物处理掉,一方面是为了把它当作肥料,另一方面是为了从源头上消灭虫子,减轻螟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根据地理环境制定合适的耕种种类,土壤类型以及周边环境,选择合适的农作物耕种。利用螟虫的产卵习性,集中诱集螟虫产卵,然后在进行集中消灭,会达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4.3 物理防治

可以采用害虫对周围环境以及各种物理因素的反应消灭害虫。螟虫害怕灯光,可以采取灯光辐射,造成无法产卵,此方法简单,效果也很是明显。例如:安装200w、400w的高压灯进行防治。或建设捕虫水池,其长、宽、高都有一定的要求,在水池下留一小孔放水。物理防治已经被人们广泛利用,在捕杀螟虫上是十分有效的方法。也可以采用频震试杀虫灯进行灭虫,保证每天有专人开灯关灯,阴雨天气不要开灯,以防人、畜等触电引发危险。

4.4 生物防治

主要从2个方面,利用害虫自然天敌,让二者相互制约,保持生态平衡。经过研究发现,白僵菌可以寄生一些玉米螟幼虫,所以在早春时节万物复苏时,要将秸秆等农作物处理掉,主要采取每平方剁面法,用每克100亿孢子的菌粉100g,选择一个地方喷射,摇动靶子,让菌粉喷出就可以了;人工培养天敌,让赤眼蜂卵寄生在玉米螟卵中,破坏玉米螟卵进而孵出其天敌赤眼蜂,以此来消灭玉米螟虫。要根据赤眼蜂和玉米螟虫的孵卵规律进行安排,确保将其效果发挥到最佳。

5 结论

本论文的撰写对我国玉米螟虫的防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地理环境、气候差异的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为了更好的对玉米螟虫进行预防,就需要相关学术研究者对气候温差、土壤环境等进行探讨,制定符合我国气候的螟虫预防措施。为玉米螟综合防治提供理论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韦修平.土农药防治玉米螟[J].中国农业科学,2013(10).

[2]罗汉才,郭恒聪,顾才东.利用性诱剂测报玉米螟的初步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4(1).

[3]郑长多,张永明,孙秀华.玉米制种中玉米螟防失败后的补救措施[J].种子世界,2014(03).endprint

猜你喜欢

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综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实践探析
园林水景饰面工程施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