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孩子的错
2017-09-13蒙陆萍
蒙陆萍
【摘要】本文论述了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一些小错误,孩子犯错是教育的契机,教师应把握好教育的契机,延缓孩子认错的时间,以宽容和耐心去面对孩子的错误和过失。
【关键词】原谅 犯错 宽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7A-0050-02
常常听到我们教师这样说:“这孩子天生就会犯错!”“这个学生品行恶劣,坏透顶!”
孩子天生就这么顽劣不堪吗?专家指出:“孩子犯错与道德品行无关。”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一些孩子屡次犯错呢?究其原因,孩子由于年龄小、知识经验等方面不足,遇到的人和事只能主观、片面地判断,行为上犯错的机会比成人多得多,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上帝也会原谅我们孩子的错。”那么我们老师有什么理由不原谅学生犯错呢?新课程提出“以学生为本”,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体现在我们的教学上,还应体现在我们平时与学生相处和管理学生等方面。
很多时候,我们在学生犯错时,应尽量調整好自己的心态,为学生找理由说服自己,原谅学生,把“惩罚”降低到最低点。
一、宽容学生犯错
宽容的前提是容忍学生的喜怒、爱好、过失,不把我们的好恶强加在他们身上。学生是幼稚的,但也是可塑的。宽容学生犯错,爱心为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留给我们一个非常典范的教育案例:他任育才学校的校长时,掏出四块糖奖励一名想拿砖头砸同学的学生。第一块糖奖励该生按时在他的办公室等候;第二块糖奖励该生听到制止当即住手,没有打人;第三块糖奖励该生有正义感,打同学是因为那同学欺负女生;奖励到第三块时,该生哭了,他十分羞愧地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用砖砸他。”于是,陶行知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奖励该生有错就改。这样以奖励的办法来宽容学生犯错,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如果当时陶行知先生对这名男生施以疾风暴雨般的严厉训斥和批评,恐怕所获得的教育效果会很糟糕。因此,善待与理解学生,成了我们宽容学生犯错的首要条件。
有一次我问学生:“谁能用‘到处造个句子?”话音未落,就听到一名学生大喊道:“我小时候经常到处拉屎拉尿。”学生听了哄堂大笑,我一看,造句的学生原来是班里的“捣蛋大王”。此刻,他正为自己的“杰作”逗得同学们开心而得意洋洋。我站在讲台上,默默地注视着学生,教室里霎时变得异常安静。“同学们,刚才这名同学造的句子从语法上讲是对的,但是,我觉得这样改一下会更好:‘我小时候因为不懂事经常到处拉屎拉尿,长大后我改掉了这个坏习惯,成了讲究卫生的好学生。我相信……”我还没有说完,教室里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发现那名造句的学生也惭愧地低下了头。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不成熟是他们的主要特征,他们身上出现问题、过失和错误是成长中的必然,所以,我们只有宽容学生犯错,才能敏锐地把握教育的良机,巧妙地“长善救失”,使我们的教育充满智慧。
二、留给学生反思的空间和时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其实儿童的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但儿童又存在着强烈的怕被负面评价的焦虑心理,由此造成胆怯、退缩。”学生在犯错误的时候,由于性格、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怕被负面评价(即被批评)的心理,一般情况下不肯当场承认自己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得对他们的错误进行延迟反应,留给他们思想斗争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通过深刻的思想斗争来达到教育效果。学校一名管理仪器的教师的孩子一次看到《十万个为什么》里介绍水里的微生物,便趁他妈妈不注意私自拿了钥匙开了仪器室,偷出显微镜,拿到卫生间去观察微生物。结果他妈妈正好找钥匙,他只好把钥匙还给妈妈,显微镜没法物归原处,只好搁在卫生间,第二天被人发现,经调查,他是可疑对象。考虑到他是个性格比较倔强又是个优秀学生干部,如果马上进行批评处理,会伤害他的自尊心,损坏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恐怕事倍功半。于是,我以“私自拿东西算不算偷”为主题在班上召开班会,让学生讨论。我暗地里观察他,开始他有点不自在,听到同学们发表见解越来越激烈时,他紧闭双唇不说话,脸越来越红,最后低下了头。我一直不动声色,只是以期待的眼光看着他……
一周后,他主动到办公室向我认错,我表扬了他知错就改的精神,并向他许诺为他保守这个秘密。走出办公室时,我发现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看来,他背了一周的包袱可不轻松呀!有时候我们在学生犯错时,不一定要马上对他(她)进行指责,只要为他们创造一个环境,为他们留有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个儿反思,承认错误的方式不一定非要用语言表达,应该看他们的行动。
三、看到错误后面的合理因素
“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就爱犯错,每个孩子犯错的背后都有一个合理的因素,只要教师认真地了解他们,便会发现学生犯错的理由。一名学生用石头砸玻璃,原因是别人看不起他导致了他的行为。老师看到了一个合理的因素: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人没有自我意识不行,老师原谅了他。一男生剪一女生的新衣服,原因是男生功课太差,身材高大,又留级两年,对异性产生一种朦胧的感觉,对女生有好感,约几次女生都被拒绝,恼火之下剪了女生的衣服。老师了解之后,耐心教育了男生,男生很内疚,决心改正。老师又带男生回家,说服了男生的爸爸一起去女生家赔礼道歉,解决了问题后,老师告知校长,没有在班上张扬。男生由于功课差,没读完中学就去参军,后来因为掩护战友立了功,成了战斗英雄,回来跪在老师面前,感谢老师的教诲和宽容。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存在的缺点、出现的错误各种各样,有一些老师动不动就大声呵斥学生,还美其名曰是为了学生好;有的老师则先了解原因,循循善诱,帮助学生认识、改正错误,让学生得到进步。因为态度与方法不同,得到的效果也不一样,前者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可能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后者能使学生克服困难,改正错误。
四、大错误,小惩戒
我们提倡激励和赏识教育,但学生犯了严重的错误,该怎样教育他呢?我认为“大错误,小惩戒”是一个办法,从学生的成长角度来看,学生长大后从事形形色色的工作,如果他们犯了严重的错误,就应该用惩戒的手段来让他们铭记,让他们对自己的错误负责,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惩戒和体罚不同,它是施罚使犯过者身心感觉痛苦,但以不损害受罚者身心健康为原则的一种惩戒方式。美国兰妮·麦克穆林写的《难忘的体罚》给了我们启示,文中写了两名女生在考试中作弊,一直忐忑不安,因为她们的老师是全镇出了名的严师,最后她们下决心去向老师承认错误。老师对她们说:“姑娘们,你们能主动来认错,我很高兴。这需要勇气,也表明你们的向善之心,不过,大错既然铸成,你们必须承受后果——否则,你们不会真正记住!”这位老师让她们分别伏在办公室两头的椅子上并闭上眼睛,然后用木板狠狠地抽打装着垫子的座椅,发出“啪—啪”的声音,两名学生都以为老师在打着对方,都为对方大声地哭了起来,都鼓起勇气请求老师打自己,是自己的错。当她们发现木板打在座椅上而不是打在她们身上时,非常感动,文章最后写到:“这便是我们受到的体罚,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有时候惩戒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让学生知道哪些界限是不能逾越的,逾越了就会酿成大错。
我们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去面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错误和过失,让我们用智慧和精力去探寻学生犯错的合理因素,以一颗温柔的心对自己说:“原谅孩子们的错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