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野仙踪》与中国

2017-09-13赖建诚

金融博览 2017年9期
关键词:绿野仙踪银价多萝西

赖建诚

在《绿野仙踪》第20章《脆弱的瓷器城》里,女主角多萝西(Dorothy)和她的朋友稻草人、狮子、铁樵夫,要穿过一座瓷器城。在这座城里,所有的东西都是瓷器:瓷地面、瓷房子、瓷牛、瓷马、瓷猪;连百姓也是瓷做的,有瓷公主、瓷牧羊女、瓷牧童,都不超过多萝西的膝盖。多萝西他们进入这个城市,从一头乳牛身边走过时,瓷牛吓了一跳,踢翻了放牛奶的瓷提桶,撞倒挤牛奶的瓷女孩。结果那头牛断了一条腿,瓷桶碎了,女孩的手臂也撞出个小洞。多萝西一再道歉,但那个女孩愤怒地捡起断牛腿,牵着那只可怜的三脚牛,一跛一跛地走了。

多萝西和她的朋友们,还遇到一个瓷小丑,穿着补丁衣服,显得又丑又滑稽。要离开这个城市时,狮子的尾巴不慎扫倒一座教堂,多萝西说:“还好我们只伤了一头牛和一座教堂,他们实在是太脆弱了。”

美国的货币史学者Hugh Rockoff,在1990年98卷4期的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政治经济学》)期刊上发表过一篇论文,说《绿野仙踪》这部童话书里,其实隐含相当重要的美国货币史背景。他说此书的作者包姆(L. Frank Baum,1856~1919),在政治立场上是人民党党员(populist);在经济问题方面,他反对美国在19世纪70年代放弃金银复本位,采取黄金单一本位。背景是:大约从1870年开始,英、法、德诸国舍金银复本位,改采黄金本位,国际银价因为失去货币功能而大跌。美国为了跟上世界潮流,1873年宣布放弃复本位,改采金本位。这对西部的产银诸州而言,因为世界银价大幅下跌而损失惨重,现在连美国政府也不要白银了,情况凄惨不言可喻。

许多经济学者和包姆一样,认为这是美国货币政策的一大错误,称之为“1873年的罪恶”(Crime of 1873)。但这是世界货币体制的潮流,美国在那个年代还不是国际经济的主导者,只好跟着英、法诸国的政策起舞。大约25年之后包姆开始写作《绿野仙踪》,他把这25年间因为废止银本位而产生的祸害,以及另一些社会和政治方面的问题,透过童话的形式,表达他的不满与意见。熟知此书的人,会注意到多萝西有一双魔力强大的银鞋(隐喻银本位的重要性),以及住在绿色翡翠城(美钞是绿色的)里名叫奥兹的巫师(Wizard of Oz),而Oz正是ounce(盎司,金银单位)的简写。单从这几项外在的特质,就可以显现《绿野仙踪》和美国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

Rockoff的文章把这层关系讲解得很清晰。其中与中国相关的篇幅不多,主要的论点是:《脆弱的瓷器城》(Danity China Country)是在指涉中国。大家都知道china这个词,c在小写时是指瓷器,在大写时指的是中国。包姆写这一章的用意是:中国在对外贸易上,是个银本位的国家,自从国际放弃白银本位后,中國货币的对外购买力大贬,而多萝西和她的朋友(美国的白银政策),给这个脆弱的瓷器城,带来了惊吓和破坏。Rockoff告诉我们:那位美丽的公主,可能是在影射慈禧太后,而被狮子扫倒的教堂,是庚子拳乱时被义和团破坏的洋教堂。

暂且不论是否如此,我觉得这是一项有趣的诠释。可是我认为,美国的白银政策在1870~1890年对中国的经济并未造成重大的影响:包姆误以为中国当时蒙受“银贱”的苦难,美国的白银政策要负一部分责任。中国当时确实受到国际银价跌落的影响,可是以美国当时的经济实力,和对国际金融的影响力,还没有到足以严重伤害中国的地步。包姆让多萝西和她的朋友们,无心地破坏可爱的瓷器(中国),那是因为他对中国货币体制的理解不足,才会让多萝西背了不必要的黑锅。我的目的是要帮多萝西平反,因为真正的破坏者是英、法列强改采金本位所造成的国际银价长期下跌。我希望以下的论点,可以告诉《绿野仙踪》的读者:多萝西和她的朋友们,其实不必有太大的愧疚感。

美国采取金银复本位时(1873年之前),1盎司的黄金可以换15.6盎司的白银(1∶15.6)。1873年放弃白银本位后,银价持续下跌,到了1889年,跌成1∶22。产银区的业者和矿工,以及原先持有大量白银的人,因为损失惨重而组织起来,要求政府无限制地铸造银币,给白银业者一条生路。这是违逆国际潮流的主张,当然不会成功,但是1890年时有了转机。因为1890年7月14日共和党主导的国会通过了购银法案,要求财政部每个月收购450万盎司的白银。

这条法案一过,一方面大家怀疑美国是否还要维持黄金单一本位,另一方面预期白银价格会因此回升,所以就投机抢购白银来卖给财政部。这等于是议会强迫国家收购国际价值持续贬跌的白银,数量是每年将近5000万两。以美国当时的国力,哪有可能长期撑下去。到了第三年(1893)的上半年就出现警讯:财政部的黄金快耗光了,美国不知是否还能维持金本位制。经过激烈的争辩和拖延,国会在1893年11月废止购银法案。

我认为这项法案的影响,主要是在美国境内,就算对外国有影响,也不至于妨害到中国。先从价格的角度来看,虽然此法案规定财政部每个月要购入450万盎司,可是并没有限制它的收购价格。原先以为白银价格会回升的投机者,没想到世界各地的白银涌入,所以在纽约和伦敦,白银价格都不升反跌。

从数量的角度来看,白银因为已不再是国际货币,所以各国急于清理库存,最重要的出处,当然是当时仍采用银本位的中国。在1871~1880年,中国进口的白银数量约是3300万两(每两等于37.5公克)。而在1881~1890年(美国购银法案1890通过之后),中国进口白银的数量约是9600万两(几乎是三倍)。也就是说,不论从价格或数量来看,中国的白银并未被美国吸走,反而还因为国际银价的持续下跌,而大量流入。

我认为,购银法案如果真的伤害到中国,并不是因为它的通过,而是因为它的废除:财政部不再购银,使得原本就低落的银价雪上加霜。1890年法案通过时的银价,是每盎司1.04美元,1893年底废除时是0.78美元,之后一路跌到1898年的0.59美元,十年间贬了44%。对中国这样的银本位国家而言,等于是外力强迫它的对外购买力贬值。鸦片战争后,中国有一连串的战败赔款,外货侵入、外债高筑,然后货币又大贬,真是欲哭无泪。更要命的是:当初的赔款以白银为单位,现在银价大贬,列强不甘损失,硬要中国再赔出这段汇差。包姆从媒体上知道中国的白银问题,所以就设计了《脆弱的瓷器城》这章,来凸显白银政策殃及可怜的小瓷器城(中国)。endprint

1929年世界经济大恐慌后,金本位制在1931年废除,白银恢复了它的货币功能。美国政府在罗斯福总统任内,通过一项购银法案(1934),规定财政部不论是在国内或向国外采购,必须要使银价维持在每盎司1.29美元以上,或是财政部白银存量的货币价值,达到黄金存量货币价值的三分之一为止。

这项新购银法案,对中国就有影响了。第一,这次规定要把银价抬到每盎司1.29美元以上;第二,可以向外国收购;第三,1934年的美国,在国际货币的领导地位,已和1890年不可同日而语;第四,金本位已垮,各国不再急于抛售白银。1934年的购银法案尚未通过时,中国政府预见这会把白银大量吸往美国,使得货币供给(白银)锐减,造成物价下跌,百业萧条。1934年的法案是否有此效果,还是争辩中的问题,在此我只是要说:虽然是同样性质的法案,但是1890年的美国和1934年的美國,在国际金融体系内的地位完全不同,不论从价格和数量的角度来看,对中国的影响也完全不同。

再回到1890年的情境。国际银价长期下跌,在美国废止购银法案后更是火上加油,使得原本是银荒的中国,竟然出现了“银贱”的情形:1885~1895年,白银的购买力跌了将近一半。何汉威在1993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分析了这种银贱铜贵的状况。他告诉我们,白银一贬,银铜比价也就大幅下跌:相对于白银的下跌,铜钱的价值高涨了(1880~1889年涨了两倍以上)。晚清的铸币权在各省政府手中,各省财政原本困难,一旦看出铜钱升值,就开始大量铸钱谋利(可赚一倍以上)。若某省因铸铜钱而获利,邻近省份就会铸造劣钱,来此省购买物品或换回良币,因而出现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各省竞铸铜元,愈铸愈差,铜元价值大贬,因而物价大涨。

在国际银价下跌和美国购银法案的影响下,如果中国是以银为单一本位的话,就算受了伤但还能挺得住,因为白银到底不是民间的日常货币。要命的是,铜元价格因银价下跌而相对地高涨,各省竞铸铜元所产生的劣币效果,破坏了民间日常交易的铜元体系。铜元败坏助长物价上涨、经济不稳、暴动、镇压、军费支出,这才是伤了命脉之因。

包姆不理解中国是银铜本位(不是西洋的金银本位),他没有理解到对中国真正有杀伤力的,不是银而是铜。他有心或无心地指责美国白银政策的副作用,让多萝西和她的朋友以为是他们伤害了瓷器城(中国)。

现在我们可以比较深刻地理解到:多萝西他们其实没破坏什么,元凶是英、法各国所采取的金本位。如果说美国在1890年通过的购银法案对中国产生过影响的话,最多也只是在骆驼背上放下最后一根稻草。如果那项购银法案是英国制定的,而且多萝西是英国人的话,那么她就应该对瓷器城的破坏而感到愧疚了。

后记:我构思这篇文章时,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国际的金银复本位,会伤害中国的银铜复本位。每次重看史料就写些笔记,但实在想不通,就把文档收起来。过了半年仍不死心,拿出来重看又百思不得其解,如是者三。最后是把三个概念(银贵铜贱、银贱铜贵、劣币驱逐良币)结合起来,才解开这个自我困扰许久的小谜题。这篇短文对我的学习过程意义重大,我终于明白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的差别,困而知之的答案终身难忘。(作者为台湾新竹清华大学荣休教授)endprint

猜你喜欢

绿野仙踪银价多萝西
发现作家多萝西·华兹华斯
华纳兄弟《绿野仙踪》版权纠纷胜诉
饲花弄草:一个人的“绿野仙踪”
奎妮·多萝西·利维斯文学批评国内外研究综述
慷慨爱心留下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