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尤精神世界的四个元素
2017-09-13柳红
柳红
子尤离去已经十年。世界和中国变化很大,我也脱胎换骨,而不变的只有子尤。对我来说,子尤已化作星空中的永恒,凝结为我生命中的坐标。我期待每年的十月,一次又一次仰望星空,寻找子尤的踪迹;而10月22日,就是我与凝结成坐标的子尤零距离的时刻。这个过程,是渴望和伤悲交织的过程,是感情和灵魂碰撞的过程,绝非“母子情深”这样的形容可以表达。
子尤留下大量文字,包括诗歌,小说,散文,隨笔,剧本,电影故事,日记,笔记,等等,无论什么形式,都显现清晰的逻辑、明确的价值、浓郁的趣味,还有岁月无法掩埋的青春的生命力。
此前,我曾两次整理子尤的遗作。我走进去,打开一扇扇门,穿过一间间屋,拾起散落的手稿,每一页,每一行,都令我赞叹和感慨,每一次进入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与此同时,我们朝夕相处的岁月也会像潮水一般迎面涌来,令我窒息,情不自禁。这样的经历,既有形而上的神圣和庄严,也有对心灵创伤的触摸和直面。
在谈子尤的精神世界之前,我先呈上他在2004年2月4日写的一篇随笔,题目是《选择什么电影看》。子尤出生于1990年4月10日,写这篇文字时不足14岁,读初中二年级。就是在那年2月,有一天,我们俩走过铁狮子坟过街天桥,他忽然说:“妈妈,我想有一个传奇的人生。”不曾想,一个月后,2004年3月24日,他就住进了医院,从此再也没有离开病床。如他所说:“我那苍天之下,天桥之上的话就应验了。”
选择什么电影看
子尤
我的题目写得不准确,确切地说,应该是随着你电影知识的增长和本身对电影的兴趣,你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电影看。
我觉得我看电影的路程虽然是自己摸索出来的,但很准确,所以在这里写出来,供大家参考。(我面向的观众是那种只当电影是消遣,没仔细钻研过电影的普通观众)
第一层(娱乐欣赏)
一开始看电影,应该看卓别林的电影。这是必须的,他的电影有趣,又通俗易懂,会让人对电影产生好的印象。
推荐电影:《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城市之光》《淘金记》《大马戏团》《小孩》。反正他20世纪20、30年代的电影都该看。
看完卓别林的电影,你就该看奥斯卡的电影,就是那些奥斯卡上世纪30~50年代的获奖影片。这些影片在大一些的音像超市里会有卖的,它们属于那种很呆板的电影,没有光彩,可是毕竟有名气,看了也好。真正好的电影是不会获得最佳影片奖的,比如《公民凯恩》。要获得此奖,非得把锋利的光彩磨圆滑了才行。
第二层(商业与温情)
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很值得看,他的电影很真诚。或许他成不了伟大的思想者或艺术家,但他是永远被我们怀念的播种童心的精灵。
推荐电影:《印第安纳琼斯系列》《外星人》(一定要看)《侏罗纪公园》《人工智能》《拯救大兵瑞恩》(这部电影很有意义,我因它而开始了写作之路)《辛德勒的名单》(它太神圣了,可以最后再看)。另外,《星球大战系列》看了也会不错。
第三层(玩耍电影)
这一层与第二层弄错了不可以。这一层的电影实验性很强,它的动感会让人轻浮,不想再去探寻沉静的艺术。但我所推荐的所有电影绝对都是不可多得的经典,让你知道电影能耍到什么程度。
推荐电影:《搏击俱乐部》《落水狗》《低俗小说》《杀死比尔》《罗拉快跑》《两杆大烟枪》等等。
第四层(早期的经典探索电影)
这些黑白片都非常棒,只要一说片名,那绝对如雷贯耳!
美国:《公民凯恩》《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欧洲:《一条叫安达鲁的狗》《卡里佳里博士的小屋》。
这些电影要是拼命找,还是能买到的。它们对镜头的探索,让人震撼!
第五层(对顶层电影的探索)
法国新浪潮电影应该用耳朵欣赏,日本黑泽明的电影要跪下欣赏,美国库步里克的电影要躺下欣赏。
《广岛之恋》《筋疲力尽》《四百击》,这三部新浪潮开山电影一定要好好看。《2001漫游太空》算是电影版本的《圣经》了。
第六层:(真正的大师电影)
总算到了大师电影,来,看看。
伯格曼的电影,只能用神圣形容。
费里尼的电影,用迷离来形容。
塔科夫斯基的电影,没法形容。
《第七封印》《野草莓》,看了这些电影,我感到自己在和上帝接触。《甜蜜的生活》《乡愁》《牺牲》我看不懂,但是我在用心和导演交流。最美的电影是真诚的。
第七层(巅峰电影)
你不要以为看到第六层就心满意足了,第七层才是最高峰。看谁的电影呢?看卓别林的电影。听到此话的人可能会摔着。但真的,我看电影从来都是用虔诚的态度看。我有自己的艺术世界,不允许自称艺术的肮脏东西进入。我对艺术的定义是:艺术是真善美的。
我们不是为了看电影多而看电影。我刚才列了那么多名单,只是因为我相信那些电影是好的,是能让人接受的。我们要欣赏的是美好的艺术,而不是具有功利色彩的什么东西。
卓别林的电影多么美好!他或许会被人轻视,可真正爱他的人会看他的电影看得很深。他阐述了电影最根本的价值。有很多电影值得一遍遍看,每次看都有新的体会,不受我分的级别的影响,卓别林的电影就是这样。关于卓别林,似乎是我永远说不完的一个话题,因为他是我崇拜的对象,是我的最爱。
人们对于他们所熟知的人会缺少敬畏感,这确实是一大悲哀,卓别林就是太被人所熟悉。在繁华的音响超市里的电影,年代最早的,应该就算卓别林的电影,好像整个无声时代,全是卓别林一人挑大梁。
普通人的电影知识很浅薄,一般只是去图个乐,无形中也对他们所看到的电影有了个分级,很直白的是普通电影,看不懂的是深刻电影。普通电影登不了大雅之堂,卓别林电影自然也就是这一行列的。endprint
要看电影,必须先从卓别林的电影看起,而当你想知道电影的思想真谛时,别忘记了卓别林的电影,最真正的电影还是属于他的。
电影始于卓别林,止于卓别林。
哎!卓别林!哭也为你,梦也为你呀!
推荐电影:卓别林《大独裁者》以后的电影,我之前推荐过的电影该再看。
从这篇即兴之作,我窥见到子尤精神世界中的四个元素。
第一個元素:善良和博爱
我相信,人来到世界的时候是善良的,关键是这个善良能否得到呵护、尊重和发育,逐渐地宽阔和厚实起来,成为一种博爱。子尤的生命很短,他与生俱来的善良心性格外突出,凡事为别人着想,为父母、为亲人、为朋友,不怕和不在意吃亏。对此,每一位认识他的人都有深刻印象。而因为子尤自己是这样,所以,他也将人是否善良、是否对别人怀有善意和同情之心作为衡量他人,包括电影、艺术家的一个标准。子尤为什么那么推崇卓别林?就是因为卓别林的电影和艺术成就基于深沉的人道主义关怀,他带给观众短暂的欢笑背后,是让人长时间地心酸和思考。不论卓别林电影中的还是其他作品中的小人物,在他们生活和劳作的表象背后,在生命深处都充满了太多的痛苦、悲哀和无奈,只是卓别林更多地让悲剧“喜剧化”,将悲剧的本质揭示得极其深刻。子尤把很多欢笑和眼泪,还有文字和感情都奉献给了卓别林和他的电影。他永远有与人分享卓别林的热情,不断在家里给人放映。子尤的理想之一是做电影导演,他无数次说过要在自己影片的片首写上“献给伟大的艺术家卓别林”。
子尤的内心和文字,洋溢着对人的爱,对美好的赞美,以及如影相随地对世间苦难和人生悲哀的同情心和正义感,还有不时冒出来的义愤填膺。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当然就不可能是善良的,即使他以爱的名义行事,也一定虚伪和苍白,经不起岁月的考验。
第二个元素:求知和博学
子尤从小就有不可思议的强烈求知和自己创作的冲动,这几乎是他生命中最强劲的动力。姥姥、姥爷至今常回忆子尤周末回到姥姥家,天刚亮,他就坐到窗台上,借着晨曦的光读书。早年,北大西门外有一个叫作“镇宇”的影碟店,是发烧友级别的。子尤这位少年常客之在行,令店老板赞赏。子尤在写罢《选择什么样的电影看》之后的两年八个月生命里,他的电影知识和思想程度又有了相当高的提升。曾经有一位美国伯克利的电影人来病房跟他谈电影,对方不大会中文,子尤不会英文,但是,他们居然能聊得通,且乐不可支。子尤对世间万物之热爱,爱得馋人又缠人。他的好奇、兴趣和钻研不光在电影领域,他对文学、戏剧、相声,现实和历史,中国和外国的人、事、物,多有涉猎。子尤的生命不仅是以求知欲作为动力的,而且,这种求知欲还展现为对知识的“跑马占地”式地狂奔,加上与生俱来的在自己喜欢的方面博闻强记的本事,什么到他的脑子里都“烩于一炉”,创造出一套思想来,并具有记录思想和表达思想的能力。
第三个元素:对美的追求和崇尚
子尤的知识和思想很大部分是在自学中完成的,这个过程也是美育的过程,是他的价值观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因其善和真,而有是非;因其“博学”而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他的价值观并没有停留在观念上,而是体现在对艺术的热爱、向往和追求上。前段时间,我的先生朱嘉明和他的老朋友江小迪一再讨论“美”的问题,他们不是学院派式地讨论所谓“美学”,而是将“美”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最根本的尺度:对人而言,追求美的和向往美的,都会是好人,对社会来说,也是如此。仇恨美的,破坏美的,一定不是好人和好社会。教育,就是美育,自然之美、身体之美、思想之美、科学之美、艺术之美、真善之美。子尤曾说“我是翩翩美少年”。他之“美少年”,绝不仅容颜外貌,而是有精神内涵。子尤明白:这个世界的价值和美的价值是相同的,而艺术的真谛就是美,艺术是美的表现形态。所以,子尤崇拜艺术。艺术就是子尤的“宗教”,不容任何亵渎和侵犯!子尤甚至将对美的认知和体验推到极致,在某种死亡与某些特定人物和情境之间建立起审美联系。
第四个元素:自由和独立
子尤的名字取自由的谐音。他无疑是幸运的,如同这名字,很大程度地生活在了一个自由成长的环境,这一点,从他的博览群书,深入电影世界,观看和表演话剧,从未间断地与相声、喜剧同乐,写数十万字甚至更多的故事和诗文,可以证明。在这个过程中,子尤形成了独立的人格。这个人格,包含着自尊,自爱,包含着是非感,正义观。这不仅表现在他对电影的评论上,还有他对似是而非的“专家”的不屑,对教育体制戕害孩童的痛恨,对大人世界自以为是的挑战,对一个个逝去生命的呐喊;他论人论事既有热情洋溢的赞美,也有鞭辟入里的批评,态度鲜明,绝不含糊。子尤极幽默,是个笑话爱好者,有随时随地记笑话、说笑话、写笑话的习惯。幽默是一种智慧,也是自由和独立感的一个标志。子尤一直处于思想、文字、行为三个方面的自由。所谓思想自由,是因为他基本没有受过禁锢;他没有框框,头脑开放,“营养”丰富,思无禁区。所谓文字自由,是他自由书写,从他口吐诗句、编故事、讲故事,由家人记录,到自己动笔;从学写凡尔纳,改编莎士比亚,模仿金庸武侠,到创作诗歌、散文、小说、剧本。所谓行为自由,爱学什么,爱读什么,爱看什么,爱写什么,能够自己做主。自由,对于天生向往自由、需要自由的孩子太重要了!因为没有充分的自由,就不可能成就独立的人格;而没有独立人格就不会有尊严,肯定是无趣的人。对这样的人子尤从来不喜欢。
如果将以上分析,形象地表现,用不同颜色的彩笔画出博爱、求知、艺术和自由在内的四个圈来,这四个圈的重叠之处就是子尤的多彩颜色。写到这儿,脑中飞来他说自己“多姿多彩”,是“万花筒”,还有“别人让天空主宰自己的颜色,我用自己的颜色画天”的句子。说到底,人的终极价值,只能从形而上的方向去解释。这样想,子尤给我的是骄傲和宽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