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导向下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2017-09-13张瑾
【摘要】混合所有制的出现对于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国有企业发展缓慢的事实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早已体现了出来,混合所有制的出现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针对混合所有制导向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 企业国有 资产管理 体制改革
混合所有制经济导向下的国有资产在企业当中仍然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多有资产所占的比重问题,不同的企业当中会呈现出不同的问题。尤其是在国有资产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当中,企业的长远发展所受到的制约和影响非常明显。很多国有企业当中的固有问题会对混合制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产生极大的影响,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因此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当中究竟如何改革便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一、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人体系不完善
混合所有制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其主体投资并非单一的国有资产一方,而是由多种不同所有制主体联合组建的。在这种混合所有制企业当中,国有股占有最大的组成比例,也因此拥有最大的话语权和决定权。这种情况对于民营股东来说,其积极性要受到很大的打击。多年以来国有企业经过一系列努力,已经基本上达到了企业股份制改革的目标,建立了完善的内部管理机构,但实际情况与现代企业制度相比仍然有非常大的区别和差距。在企业为了赢得更多市场份额,获得更多利益的同时,相关领导部门对于企业仍然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对于企业的正常经营会起到很大的影响。在企业的董事会当中,存在着大股东通过各种形式对企业的经营方针造成影响,从而侵犯小股东的一部分利益,使得一部分股東收益的行为。甚至会由于这些大股东对企业经营方针的影响而对企业自身的经济造成极大的损失。
(二)缺少前瞻性
尽管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在全国范围来看,其数量众多并且分布区域也较广。但是国有企业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缺少足够的市场竞争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而呈现出流动缓慢的缺点,资本化水平也相对较低。国有企业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往往居于现状,对于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重视程度不够,对于企业生存缺少市场紧迫感。受到体制的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很难打破国有企业的保护膜,进入企业当中。而在多元化企业当中,国有资产所占的比例多大,导致非公有资产仅占有企业总资产当中非常小的一部分。在国有股份占绝对比例的前提下,非常容易出现行政干预现象,相关政府部门能够直接参与到企业的决策当中,使得企业管理层在很多情况下无法对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和方向进行及时的调整,错失市场经济竞争当中的好时机。同时也使得国有制经济与个体经济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迟缓。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在进行人员任命和提拔时,大多采用的是行政任命的形式,在进行人员任命时要进行行政考核,这就造成了企业的管理者为求升迁,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追求政绩,使得企业的经营方针偏离了长远发展的正确道路。
二、混合所有制下的国有资产管理措施
(一)完善企业法人治理制度
完善现有法人结构,在进行资产主体投资的前提下,根据性质的不同,对其进行债权纠纷解决,使国有企业能在吸引战略投资的前提下,通过中外合资的方式,对债务进行股权的相互持股和并购等多类形式,最终实现主体的多元化。第一,建立健全的企业鼓励制度,尤其是约束制度,这能使高层人员持有部分股份,通过股份制管理模式开设对应管理,通过利益的合理分配来提高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得个体经济主体在企业的经营活动当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决定权,增加其对于企业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第二,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机制,建立以董事会为主体的核心治理模式。根据研究能获悉董事会是以外部董事为主体,在规范现有董事会流程的前提下,通过进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让董事会的主体作用能更好的凸显出来,使主导企业的经营决策工作满足经营管理的选聘。第三,保护中小企业的股东权益,可以实行累积投票制度,满足非公有制资本的管理模式。从而使得非公有制资本能够保全自身在混合制企业当中的最根本利益,同时也使得混合制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能够更加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良好的资产管理打好基础。
(二)优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
核心企业的管理需要以“资产管理为主”,是要开展新型的资产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各个级别的国资委都要完善现有的资产监督管理方式,通过对法律法规的修订建立对应的修订工作,产权关系是管理的主要纽带之一,尊重市场经营管理模式的同时,建立合理、合法的公司内部章程,建立对应的公司管理模式,围绕公司资本做好管理。尽量不要干预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活动,特别是不能侵犯企业的法人财产。增强国资监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特别是要完善企业法人的财产权和自主经营权。监管的核心任务是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因此在进行资产管理工作时要始终围绕着国有资产的安全进行一些列的监督、监管活动,对于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活动,尤其是在企业的方针战略问题上不应过分参与,不应过分使用手中的权利。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企业的管理者进行深入的调研,需要各类经济主体之间进行深入的沟通和表决。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的过分参与,必将使得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利益受到影响,使得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话语权受到侵犯。这就将造成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对于企业的热情受到影响,同时也使得企业在制度上更加偏离现代企业所应拥有的合理化管理体制。国有资产也将随着企业自身的经营不利而受到损失。
(三)提高国有资产的流动性质
为能让国有资产的改革措施得以完善,就要建立恰当的企业产权管理制度,用以提升资本的流动性质。坚持原有的市场改革方式,让市场的主体作用充分的彰显出来,使用兼并、收购的方式对企业进行优胜劣汰。通过法律的形式对企业的产权进行明确,特别是对资本与国有资本两者的地位,要求两者在同等的前提,可以为国有资产的合法性提供保障,也能为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资产不受到伤害起到必要的保护措施。促进国有企业在改革中的优势地位,让企业能在灵活机制的管理中,做到推进企业的管理体制,使企业的资源优势得以互补。当前为能对我国的国有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就要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从而以形成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两者相互结合的良好发展态势。
三、结语
混合所有制导向下,企业当中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该随着时代特点以及市场环境变化而积极的改革,在企业的法人管理制度、监督体制以及资产流动性上都要做出合理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贺德才.混合所有制导向下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变迁和改革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2015(06):14-15.
[2]孙长坪[J].河北经贸大学.2016(11):12-13.
作者简介:张瑾(1973-),女,大学学历,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社会经济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