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原则和策略

2017-09-13陈桂英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16期
关键词:课堂作业小学数学

陈桂英

【摘要】作为课堂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课堂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是巩固学生知识掌握情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因此,为了真正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充分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需求,应积极更新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理念,探索出更新颖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原则与策略

课堂作业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的作业任务,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环节.通过优化课堂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落实新课标强调的“减负增效”的革新理念,也能够帮助学生更轻松、快速地消化与吸收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展其发散性、创新性思维,从整体上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一、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原则

一是,趣味性.兴趣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课堂作业的重要动力,增加作业趣味性,也是突破传统课堂作业单一、乏味的重要手段,与成人相比,小学生不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区别,新鲜活泼、灵活有趣的作业设计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能够真正实现作业训练与学习兴趣的有机整合[1].

二是,主体性.新课程教育理念强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尊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作业设计也是如此,应始终遵循主体性原则,多设计一些可以让学生亲身自主操作的作业,以此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有更透彻的理解,真正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另外,具体设计中还应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呈现出作业内容与形式上的个体化、多元化特点,全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满足其不同阶段的认知发展需求.

三是,开放性.传统的数学课堂作业设计通常都局限于教材与各种题库方面,其内容与形式不仅枯燥且非常单一,而开放性课堂作业的设计,强调教师应尽可能选择贴近实际生活以及新颖的作业内容,不论是对调动学生参与兴趣,还是拓展其学习视野来讲都具有重要意义,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创新性、多样性与探究性等特征,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与融入社会.

二、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策略

(一)注重网络平台的构建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其资源的丰富性、新颖性与交互性等特点也得到了师生的广泛青睐,甚至还经常会出现由于管理不到位而导致学生沉溺于网络难以自拔的现象,这也从某种层面体现出了网络资源对青少年强烈的吸引.对此,既然无法将学生与网络彻底分隔,那么就应从另一个角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开发出一套适合小学生的数学作业软件,以此来带领小学生更生动、高效地进行新课预习,及时地与师生互动交流,并通过动画的形式来进行数学公式、定理等内容的演示,或者是以小游戏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闯关练习,这样在大幅度提升课堂作业完成质量与效率的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学生真正爱上数学学习,为其他教学环节的高效开展创造良好条件,真正让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但是要注意的是,这种作业软件的研发仅凭借一两位教师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各学校应积极组建研发小组,充分整合师资力量来研发出更出色的作业软件[2].

(二)加强生活实践联系

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讲,都经常会存在数学作业过于枯燥、难度较大的思想,所以,在完成课堂作业时经常会产生抵触、畏难等情绪,其实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学生,也不在于数学教学,而在于其作业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需求,对此,为了不断拉近数学与学生间的距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与价值,教师应不断加强课堂作业设计与实际生活间的联系.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所以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积极融入一些生活元素,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同时,也引导其将所学数学知识准确、灵活地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当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在学习完“年、月、日”的相关知识点之后,就可以预留一小部分课堂时间,让学生制作一份2017年的年历卡,并在上面圈出与自己相关的重要的日子,如,自己、父母的生日等,并计算一下这些日子已经过去了多少天,或者是距离这些日子的到来还有多少天,以及这一年总共有多少天等等.通过这样的综合练习,不仅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也能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实用性、重要性,也能够进一步拓展数学作业的应用性[3].

(三)重视与学生个性结合

由于每名学生的个性、认知特点以及学习成长环境等方面都各不相同,在数学知识学习以及完成数学作业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作业设计时,也不能盲目地采用统一的目标来要求学生,为了有效避免两极分化等现象的出现,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间的差异性,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课堂作业,以此来全面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

三、结 语

综上所述,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应采用更科学完善的设计原则与策略,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提升授课效率,还能真正实现质与量的有机整合,推动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采用更科学完善的策略来进行课堂作业的设计,确保作业内容的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张怀容.高效“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4(1):56-57.

[2]王珍莹,贾金花.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版),2011(4):11.

[3]张爱军.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J].才智,2015(29):7.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作业小学数学
课堂作业本助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更好组织与开展
课堂作业本助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更好组织与开展
高中地理课堂作业的有效性研究
漫画课堂作业选登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