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5年全国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2017-09-13陈小敏杨华桂国弘戴宝玲王佩佩肖英平
陈小敏++杨华+桂国弘+戴宝玲+王佩佩+肖英平
摘 要:本文目的是分析2008~2015年全国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制定有效防控食物中毒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开发布的《2008~2015年我国食物中毒情况的通报》,对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一般情况、季度分布及致病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2008~2015年年均发生食物中毒事件199.63起、中毒7279.38人、死亡127.88人,平均每起事件发病36.47人,年均中毒病死率1.76%。食物中毒多发生在第三季度,导致食物中毒的主要因子为微生物性、化学性和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这些分析结果可为我国食物中毒事件的管控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食物中毒 食品安全 微生物性 化学性 有毒动植物
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是指健康人经口摄入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有毒食物”(指被致病菌及其毒素、化学毒物污染或含有毒素的动植物食物)后所引起的以急性感染或中毒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食物中毒十分普遍,全世界每年因食物和水源污染而中毒死亡的人大约有2000万,根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发布的数据估计,2011年美国约有1/6的人口感染食源性疾病,造成128000起医院事件和3000人死亡[1]。从农场到餐桌的过程中,食物可能会受到多种有害因素污染,包括有毒动物和有毒植物、致病微生物和化学污染等,因食物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而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卫生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中国等人口众多的国家[2]。
本研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开发布的食物中毒情况通报,对2008~2015年我国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近年来我国食物中毒事件的特征,为制定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8~2015年我国食物中毒事件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方网站公开发布的全国食物中毒情况通报(http://www.nhfpc.gov.cn/zwgkzt/jibao/list.shtml)。
1.2 数据分析
按食物中毒发生的季度、中毒原因对2008~2015年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及病死率逐一进行分析。根据上述数据总结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发季度、中毒原因,分析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分析
2008~2015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共1597起,涉及中毒人数58235人,共死亡1023人,见表1。年均发生食物中毒事件199.63起、中毒7279.38人、死亡127.88人,平均每起事件发病36.47人,年均病死率1.76%。全国食品中毒事件数和中毒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近几年得到明显改善,但死亡率仍处于较高水平,维持在1.9%左右。
2.2 季度分布情况
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特点,不同季度之间具有明显差异,总体为第三季度>第二季度>第四季度>第一季度,见图1。食物中毒事件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第三季度最高,分别为732起(18.85%)、25163人(43.21%)、494人(48.29%)。第一季度最低,食物中毒事件数为1000(6.26%)、中毒人数为3683(6.32%)、死亡人数为79(7.72%)。病死率第一季度最高(2.14%),第二季度最低(1.49%),见表2。
2.3 致病因素分析
中国卫生部将食物中毒类别分为微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其它共五类。从表3可以看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最多,共621起,造成36117人中毒,占总中毒人数的62.02%,但其造成的死亡人数与其它致病因素相比较低,仅占7.43%。其次是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中毒事件数为549(34.38%)、中毒人数为9089(15.61%),在各致病因素中死亡率最高,为63.34%。
由表4可知,2008~2015年间,化学性、微生物性、有毒动植物和毒蘑菇中毒事件中,致病因素的品类逐年增加,呈多样化趋势。剧毒鼠药、亚硝酸盐为化学性食物中毒常见致病因素;有毒動植物及毒蘑菇中,毒蘑菇、未煮熟四季豆、野生蜂蜜为高发致病因素。根据图2可知,微生物性中毒中,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和蜡样芽孢杆菌为主要的致病因素。
3 讨论
食品安全不仅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还是一个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社会问题。本资料显示,2008~2015年,年均发生食物中毒事件199.63起、中毒7279.38人、死亡127.88人,平均每起事件发病36.47人,年均病死1.76%。2008~2015年间,化学性、微生物性、有毒动植物和毒蘑菇中毒事件中,致病因素的品类逐年增加,呈多样化趋势。
微生物是食物中毒的主要源头,影响范围大,其中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蜡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是主要的致病菌,这与此前的研究报道一致[3]。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食物是微生物生存的极佳环境,食物产生微生物污染可能是食物在生产、运输、保存的环节中操作不当所致[4,5]。例如,未经灭菌的乳制品、没有烧熟的肉制品都可能是食物中毒的根源。现代禽类加工行业引起的健康隐患早在1996年就受到关注,人们对未加工的和未制熟的肉制品的担忧和食物中毒密切联系在一起[6]。如主要存在于鸡肉中的沙门氏菌,可污染各种食物从而造成人群特别是免疫力低下的儿童中毒[7,8]。
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中毒事件致死率最高,其中毒蘑菇、未煮熟四季豆、野生蜂蜜均为高发致病因素,此类中毒通常与食物的加工工艺不当及采食者猎奇尝鲜的心理有关。一些野生蘑菇中含有多种毒素,其中毒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蘑菇的类型和早期的诊断治疗[9]。剧毒鼠药、亚硝酸盐为化学性食物中毒常见致病因素,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化学性非法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使用也成为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10,11]。因鼠药、农药及部分有毒动植物的化学成分毒性强,故一旦发生食物中毒,若不能及时诊断并采取抢救措施,往往导致死亡。endprint
食物中毒多發生在第三季度,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微生物的生长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刺激,包括水分活度、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环境的pH值、残余压力、氧气的可用性、盐(阳离子和阴离子)等因素。第三季度气温高,雨水比较充沛,高温潮湿的环境中食品或食品原料容易发生变质,另外部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严格按要求加工、贮存、运输和销售食品,导致微生物大量生长和繁殖,也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②第三季度还是各种有毒动植物如河豚鱼、高组胺鱼类、毒蘑菇、四季豆、扁豆、大豆、木薯及黄花菜等的收获期,如加工方法不当或采食者缺乏辨别能力,也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对食品安全的态度和了解程度与人们的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和其它人口统计学因素有关[12]。据资料显示,全国食品中毒事件数和中毒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近几年得到明显改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人口统计学相关因素的积极改变和城市化进程,生活水平、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公共健康更加关注,在注意个人卫生的同时,对食品的安全和卫生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对食品安全逐渐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加强立法、执法监督、增强基础食品服务设施建设、维持食品行业正常健康秩序、加强第三方监管、借助新媒体曝光等措施密切相关[13-15]。因此,应加强在不同季节、不同人群有针对性的防控及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对食品安全的了解并增强防范意识,这对预防和降低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Scallan E, Hoekstra RM, Angulo FJ, et al. Foodborne illness acquired in the United States--major pathogens [J]. Emerg Infect Dis, 2011, 17(1): 7-15.
[2] Yasuda JK. Meeting Chinas Food Safety Challenge [J]. 2017.
[3] Adamus-Bialek W, Wawszczak M. Microbiological contamination of food [J]. Ecological Chemistry and Engineering A, 2015, 22(4).
[4] Cogan T, Slader J, Bloomfield S, et al. Achieving hygiene in the domestic kitchen: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monly used cleaning procedures [J]. 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 2002, 92(5): 885-892.
[5] U?ar A, Yilmaz MV, ?ak?ro?lu FP. Food Safety–Problems and Solutions [J]. 2016.
[6] Hardy A. Food Poisoning: An On-going Saga [J]. 2016.
[7] Tapia MD, Tennant SM, Bornstein K, et al. Invasive nontyphoidal Salmonella infections among children in Mali, 2002–2014: microbiological and epidemiologic features guide vaccine development [J].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5, 61(suppl 4): S332-S338.
[8] Ikumapayi UN, Antonio M, Sonne-Hansen J, et al.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community-acquired invasive non-typhoidal Salmonella among children aged 2–29 months in rural Gambia and discovery of a new serovar, Salmonella enterica Dingiri [J].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2007, 56(11): 1479-1484.
[9] Jan MA, Siddiqui TS, Ahmed N, et al. Mushroom poisoning in children: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outcome [J]. J Ayub Med Coll Abbottabad, 2008, 20(2): 99-101.
[10] Wang S, Zhong T, Chen D, et al.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ercury (Hg) Concentration in Agricultural Soil and Its Risk Assessment on Food Safety in China [J]. Sustainability, 2016, 8(8): 795.
[11] Handford CE, Campbell K, Elliott CT. Impacts of milk fraud on food safety and nutrition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developing countries [J]. 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 2016, 15(1): 130-142.
[12] Alcorn T, Ouyang Y. China's invisible burden of foodborne illness [J]. The Lancet, 2012, 379(9818): 789-790.
[13] Broughton EI, Walker DG. Policies and practices for aquaculture food safety in China [J]. Food Policy, 2010, 35(5): 471-478.
[14] Pei X, Tandon A, Alldrick A, et al. The China melamine milk scandal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ood safety regulation [J]. Food Policy, 2011, 36(3): 412-420.
[15] Jia C, Jukes D. The national food safety control system of China–a systematic review [J]. Food Control, 2013, 32(1): 236-2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