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治理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7-09-13洪婧文
洪婧文
摘要:在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格局中,保守式和激进式的保护方式、政府控制力不足、传承人和社会组织参与度低、公众缺少文化认同、传播形式和效果受限等原因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式微的危机。通过公共危机治理的视角,在对危机做出全面认知的基础上,将保护工作由管理向治理转变,明确政府担当与角色,形成社会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治理网络,从而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果,维护公共利益。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危机治理;政府责任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3.052
1引言
在历史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都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它是人类运用智慧适应自然和环境,形成生活习惯和习俗的一种表现形式。正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下来往往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打磨,所以随着社会变迁它的功能被不断消解,重要作用被淡化,渐渐无法保持原有的生命力。这种背景下,我国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消失。如桑香丝织技艺是我国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之一,但因工业污染、农业现代化等影响了桑树和香的种植环境,机械化代替了传统的手工作业,人们的服饰习惯发生变化,经济效益减弱等原因,桑香丝织技艺以及其所承载的桑织文化渐趋凋零。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在陕西进行皮影戏田野调查时发现,受现代文化冲击,皮影戏演出艺人和观众中几乎没有年轻人。另外令人担忧的是,其他国家对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虎视眈眈,拿皮影戏来说,日本考察团曾提供经费给当地居民进行演出,预留资金让当地人提供更多关于皮影戏的资料。
面临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规模急速递减带来的危机,学术界从多种角度出发,结合不同学科背景做出诸多研究。向云驹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解析其内在结构和非物质与物质关系,将其融入非物质社会;高丙中从文化生态角度出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常生长需要和时空框架相匹配;麻国庆指出在概念的界定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包括文化的表达和文化的文法;雷秋玉在麻国庆观点之上,阐述了法律保护以及“文化表达”形式的保护应着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背后的“文法”;刘魁立强调了本真性这一概念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动态性,是过程中的文化,表明了进行动态保护的必要性。
公共危机治理旨在转变政府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引入“治理”理念,对公共危机事件更加有效的处理。以现实为考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公共产品,它所面临的危机也需向治理转变加以效应。本文用公共危机治理的逻辑脉络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困境,或许能为現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打开一条新思路。
2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有危机的认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多角度的,形成原因也是多层次的。在此,我们以影响公共危机治理社会认知的五大因素:情境、政府控制力、媒体、公众和利益相关人参与度为视角来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的危机。
2.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处于方式极端的情境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都掀起了“非遗热”,提出的动态保护、生态保护等原则和方式也都获得了大范围的共识,但在具体的落实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常处于两个极端情境。
第一种是保守式保护,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坚持“原生态”。很多地方将“原生态”作为地区招牌,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加上“原生态”的字样,套用形式讨好观众而忽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精神内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作为一种谋取经济利益的工具。但“原生态”更多是人为建构的一种外化性特征,这种对表面形式的偏执将保护工作禁锢起来,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的重要性和其过程文化的本质。另外一种是激进式保护,一味追求大范围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群体和地理环境的共同产物,但很多人却认为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程度,就是将它从原来不为人知的小地方领入大众视野。这种割裂固有联系、人为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包装的行为,大多成为“非遗热”主导下的政绩工程。
2.2过程中缺位导致政府控制力不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公共产品这一属性决定了政府需要在全过程中履行主导、监督、评估等责任,否则保护工作只能是一盘散沙。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地方政府并没有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而是将更多精力投入在经济建设上。这种忽视体现在: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很多地方政府拨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的资金极其有限,经济落后的地区更是困难重重,抢救性保护无法开展导致濒临流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错过了最后的抢救机会,无法再生;在相关部门的建设上,疏于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本应由专业人士组成的工作队伍人员稀少,实地调研和长期跟进工作无力维持;缺少相应的制度安排,如针对生活贫困的传承人的社会保障机制以及合理的激励机制始终没有建立起来。
2.3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传播困境
口传心授、口耳相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的传播方式,这种方式过于依赖人的力量,随着传承人减少,媒体介入是改变自发式传承单一格局的必然选择。媒体从过去的平面形式向立体化转变,但受表达方式制约,非物质文化遗产同立体化媒介之间的联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虽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动漫、电影、音乐等传播方式结合起来的尝试也有所开展,但实际效果参差不齐,尚未形成一种成熟的途径。另一方面,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存在主观性,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也难免会受到利益驱使,如鬃人传人白大成曾在2004年通过网站推出的活动和电视采访来广募传承人,尽管后续很多人联系他,但几乎所有人都是想借由这种技艺来发家致富,而对于鬃人表演所要涉及的戏曲知识却一无所知。这种现象表明,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媒体的助力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也受条件制约,它没有办法从根本上左右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解读。endprint
2.4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认同
形成这种现状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对文化的诉求发生变化。在现代社会,文化不仅要有精神慰藉作用和欣赏价值,还应该带有身份认同、划分群体、自我价值展现等功能,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些需求上难以获得发挥空间。在大部分公众认知里,处于文化中心的是精英文化,包括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等,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代表,是民俗文化,处于文化边缘。这种位置分布带有一定的阶级色彩,许多人通过贬低自己的文化来凸显对外来文化的认可,以此来确定在群体中的身份。同时,外来文化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改变了很多年轻人的价值观,于他们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既有的事实,无法满足对世界的想象,而年轻人追求的是未来、是挑战、是自我意识的表达,因此他们更青睐于自己能参与创造的文化形式。
2.5传承人与社会组织参与度不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话语权难以得到制度化的保障,即使得到了传播机会,传承人对于怎样传播、向谁传播都无法充分发表意见。另一方面,在我国大多数社会组织发展受政治力量约束,挂靠色彩浓重,形式单一,长期以来并未形成独立的发展格局,达成规模、运转良好的正规社会组织更是凤毛麟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由官方部门负责绝大多数工作,社会组织的参与度过小,即使有参与,所涉及的也以学术研究和咨询机构为主,而很少涉及后续传播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等相关工作。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治理网络中的政府角色
戴維·伊斯顿将政治制度理解为一个政治系统,当局、典则、政治共同体是构成一个政治系统的三个基本方面,具有合法权利、组织能力、强制力和制度安排的优势决定了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扮演如下三重角色:
其一,资源配置和政策制定者——公共危机情境下要求政府发挥其整合能力,在短时间内整合社会资源应对潜在损失,并随危机变化选择有效的政策工具形成制度安排。政府和各级部门必须积极部署工作,整合散落在全国各地以及流失海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资金投入,并保证运转透明,专款专用全程监督;整合人力资源,加大培养和开发力度,组建具有独立性、专业性的人员队伍和咨询机构;制定配套政策,利用社会保障机制为传承人提供生活保障;形成激励机制,对创新保护形式的地区和个人进行奖励,及时纠正错误的保护观念,引导地方形成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以及功能再丰富为中心的保护机制。
其二,公众引导者——为实现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可以学习韩国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比赛的方式,将优秀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层层选拔至国家级,并采取一定的激励方式奖励不同级别的获胜者,这种方式不但能提高传承人的参与积极性,也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还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雕刻、刺绣等技艺同创新文化产业相结合,为公众创造机会体验传统技艺制作流程,亲手制作产品,重新建立情感联系。另外,通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体验营、文化旅游等方式拉近与公众距离,也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课堂教育、社区生活,引导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性认知,公众也可以通过直观的方式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扭转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文化边缘的境况。
其三,信息接收与发布者——在危急情况下政府更应高效地处理信息,而非简单地控制信息。政府在信息处置上要坚持实事求是、透明高效,通过建立双向渠道和动态化的信息更新机制,来避免获取方式不同以及信息滞后带来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对传播媒体的管理上应以分类管理为原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进行区分,按其自有特征和现今遗留情况选择合适的媒介组合,鼓励尝试互联网和数字化等不同种类的传播方式,同时对媒体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政府虽应对媒体进行监管,但控制太严,不利于信息充分交流和媒体的自主报道,但是把控松散也难以保证信息质量和媒体传播的公共利益导向,政府的控制力应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达到既不越位又能平衡局势的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陈少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2]陈颖,王晓英.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调查[EB/OL]. [20150511]. http://www.ihchina.cn/12/14491.html.
[3]向云驹.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哲学问题之一[J].文化遗产,2009,(3).
[4]高丙中.关于文化生态失衡与文化生态建设的思考[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1).
[5]麻国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表达与文化的文法[J]. 学术研究,2011,(5).
[6]雷秋玉.文化认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法保护[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7]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本真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J]. 山东社会科学,2010,(3).
[8] 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