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学习机到电子计算机
2017-09-13赵明
赵明
王震一老师,如今已87岁高龄。从2012年开始自主学习福昕阅读器为学生编制电子教材,并自创“中国历史时空表”(以下简称“历史时空表”)帮助学生学习历史。历时4年,他通过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把整个“历史时空表”全部完成。
2017年6月的一天,一位耄耋老人来到了福昕软件北京办公室,向福昕的销售总监和技术人员展示了用福昕阅读器编制的电子教材。
王震一为我们讲述了他和他的电脑的故事。王老先生上世纪90年代退休,那时候中国人对电脑还很陌生,电脑不像现在这么普及。据王老先生回忆,他用的第一台机器是中华学习机,这些年,从中华学习机、小霸王、AT机、再到286……,电脑更新太快,王老先生指了指他身后的那台电脑说:“这已经是我使用的第十三台了。”
自从中华学习机以后,王震一就与电脑结下了不解之缘。1999年王震一创办了秦皇岛第一个计算机教室,由于上世纪90年代中国信息时代的序幕刚刚拉开,电脑也没有完全普及,大多数人对于计算机教室并不认可。
办学初期,王震一的计算机教室开设的课程是教大家在电脑上使用简单的几何画板和认知码。那个年代大家对电脑很陌生,对他开设的课程更是半信半疑,那时候也没有人帮忙,最后以失败告终。
虽然失败,但王震一并没有放弃用计算机教学的想法。计算机教室关门后,王震一去了龙腾学校。也是在龙腾学校那段时间,王震一开始转化自己的思想,把计算机辅助教学轉化成多学科整合,就是现在的分科教学。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美国已经有17所学校不用教科书了,而是做项目驱动。芬兰也是,学生对某一个问题有兴趣,他们就围绕这个问题开展学习,中国的北京、深圳、上海、宁波等很多地方也都在使用电子教科书。
2012年王震一开始接触到福昕阅读器。王震一就把纸质教科书数字扫描后再通过福昕阅读器转化,加载音频、视频、超链接等素材,把死的教科书转换为更为灵活的电子教科书。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并且王震一还建议,如果福昕能在教科书上使用智能云,结合大数据分析,就可以迅速了解学生需求,并向该学生推荐学习资料。把过去的“拉”变成现在的“推”,这样更加智能化,并且更加系统化、全面化,方便学生进行学习。
“我已经80多岁了,精力有些跟不上了。我现在学技术越学越慢了。但我已经用福昕阅读器把整个‘中国的历史时空表都做出来了。”王震一说道,“通过与你们的交流,我了解了更多的PDF编辑和交互的技术,让我在电子教材的编写上更有方向和想法,我将进一步完善‘历史时空表中的地图和人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