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二战后历次减税的政策影响及其启示

2017-09-13向园园

时代金融 2017年23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经济增长

【摘要】目前,中国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国际经济格局调整等一系列内因和外因的影响下,需求侧的“三驾马车”已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供给侧改革成为了经济政策的重点。本文研究美国二战后历次减税的政策影响,通过历史经验得出对推进中国供给侧改革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借鉴意义,从而可以作为我国制定国家政策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减税 经济增长 供给侧改革

一、美国历次减税背景及政策影响

美国是世界大战之后最先实行减税政策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同时也是诸多国家实施减税政策的借鉴之国。在美国二战之后,有四次比较大规模的减税,给美国带来了不同效果的经济增长。

(一)哈丁—柯立芝总统时代

1.减税背景及措施。伍德罗·威尔逊总统时期,政府为了能在战争中打败德国人,发行国债的同时提高税率以便得到更多的收入应对战事的支出,税率从7%提高到了70%以上,几乎增加了近10倍,也造成了财政赤字。再加之战争使当时的物资也变得非常匮乏,物价迅速上涨引起了通货膨胀。除此之外因为战争的结束造成了大量的军事订单锐减还有很多军员的复原,导致失业率急剧上升到7.6%,美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萧条。

哈丁—柯立芝政府为了解决世界大战而造成的财政赤字以及大幅增加的失业率,采取大幅降税的政策。他们认为如此高的税率是摧毁美国经济的主要原因,通过三次降税法案将73%的高税率下降到了25%,同时将纳税人也降低到了2%。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降税。

2.哈丁—柯立芝政府减税成效。经历了哈丁—柯立芝执政之后,美国的经济重回增长轨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美国各大企业由于受企业所得税的降低以及其他政策的影响,各行各业在这一时期纷纷迅速发展,其中发展最为繁荣的代表之一便是工业。从1921年至1929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增加了53%,大大超过前一时期的水平,实际GDP从以前的2%增加到3.4%。由于减税政策的影响,税收收入非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美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从1921年的7亿增加到1928年的11亿多,失业率也下降到3.1%。哈丁—柯立芝政府减税带动了经济增长,被别人评为是一个繁荣的年代。

(二)肯尼迪总统时代

1.减税背景及措施。1929年,股票市场崩盘崩盘,经济慢慢缩水。当时联邦储备局为了让美国经济恢复发展,过度地限制货币政策。其次美国在1930年6月通过《斯穆特-霍利关税法》,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来扩大内需,提高关税率,其他国家也相继效仿,导致了全球贸易停滞,进一步使经济螺旋式下降。在胡佛最后执政的几年里,当时联邦政府已经负债20亿美元,胡佛政府认为只有增税才能降低负债,造成美国的失业率达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24.9%,造成经济逐步恶化。在肯尼迪上台之后,最高所得税达到了90%以上,高税率造成了美国经济重大损失。肯尼迪政府为了加快经济的增长,进行大规模减税,将公司所得税下降到50%以下同时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也从91%降到了70%。并于1964年国会通过了肯尼迪生前的《减税法案》。

2.减税成效。肯尼迪减税政策实施的非常成功,经济体在1964年至1966年三年中,出现了迅速的增長,实际GDP从减税前的4.6%增加到5.1%,失业率从减税前的5.8%降到了3.9%,跌到了最低水平,1964年的减税在1965年中对GNP提供了2500亿美元的贡献,到1965年末为3000亿美元,最终的增量为3600亿美元。

最重要的是纳税的分配效应也十分明显。对富人的低税率导致该收入阶层承担了更大的赋税比例。肯尼迪减税大约为之后里根总统的减税树立了榜样。

3.里根总统时代。第一,减税背景及措施。60年代末美国因肯迪尼政府实施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促进投资和刺激经济增长遭受到经济过剩危机。当时,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5.9%,经济增长仅有0.1%,这是滞涨的开始。随后越南战争以及“伟大社会”的失败折磨了美国近30年,同时为了弥补越南战争不断增加的成本,使最高所得税又回到了77%。为了消除通货膨胀危机,尼克松上台后采取财政、金融双紧政策抑制货币供应量。美国在1970年出现了经济负增长,最终失业率上升到9.7%,美国陷入了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相融合的经济危机。里根上台之后采取供给学派的主张,实施减税政策。1981年和1986分别通过《经济复苏和税收法案》、《税制改革法案》法案。其中大致内容包括扩大税基,降低个人所得税,资本利得税降低到20%~50%,增加企业所得税的抵扣等等。

第二,减税成效。里根政府实施“经济复兴”方案之后,减税的效应慢慢得以体现,美国的经济也逐渐走向好转。1981~1986年美国GDP迅速增长,平均增长率为3.2%;失业率从1982年的9.7%下降到1989年的5.3%。里根政府的减税政策解决了高通货膨胀、高失业的困扰,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赤字,给后面要实施减税的国家带来警示作用。

4.小布什总统时代。第一,减税背景及政策。1999年以后,股市狂跌,金融资产大幅缩水,因为经济不景气很多公司纷纷裁员或降低薪金,失业率明显上升,消费者收入水平明显下降。除此之外美国进口石油的比例很大,达到了54%,而油价上涨快,有关企业不得不增加了相应的成本,严重抑制了经济的增长。同时“9·11”恐怖袭击事件给美国不仅带来直接损失,而且还给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导致美国经济增长终结、衰退开始。小布什政府想用新一轮减税政策复苏股市以及经济增长。于是在2001、2003年小布什政府颁布了《经济增长与减税协调法案》、《就业与增长税收减免协调法案》的减税法案,其中内容大致包括简化个人所得税制,将五档降为四挡,并且最低税率降为10%,恢复双收入家庭10%的税收抵免,资本利得税从20%下降到了15%等等。

第二,减税成效。小布什的减税规模高达1万亿美元,超过了里根总统1981年的减税规模,居美国历史之首。减税政策虽说带来了缓慢的就业增长,但效果非常有限,同时在他上任是联邦预算盈余为2360亿美元,而2006年年财政赤字超过了4200亿美元,带来了巨额的财政赤字。由于减税带来的经济刺激远远小于政策执行的财政成本,因此,小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效果并不理想。endprint

二、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经历了不同的所得税并且有四次大规模的减税。这四次减税的规模、改革措施、减税政策的效果不近相同。减税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但是效果有限,而且通过分析也发现并不是每一次减税都能达到经济快速增长的目的,要结合不同的阶段以及当时经济所处的背景对症下药。当今的中国正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分析美国历次的减税政策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应该循序渐进

经济发展的模式不是在短时间就能改变的,有些以前可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由于时滞的原因,被耽搁下来,使问题和矛盾越来越复杂。相对而言解决的难度也会随着增加,需要循序渐进。虽然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与美国的供给管理有相同之处,但是也不能直接快速照搬他国的供给侧改革理论来达到目的,而是要依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国情考虑,不能丢弃以往固有的经济发展方法,中国长时间以来,把经济增长动力着眼于“需求侧”,我们在推行供给侧改革时不仅要重点着眼于供给侧一端,还要统筹兼顾到需求侧一端,循序渐进的改进。

(二)减税已经成为长期调整经济的一种政策

财税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光是国家的政策要领,同时也是国家治理基础与全面改革的支撑。在中国的历史上,每一代的王朝更替都会减税,从国外经验看,美国政府从二战以来多次实施税制的改革,将深陷泥潭的美国经济拉出来,恢复往日的繁荣,财税体制起到了引领全面革新的作用。从当前来看,中国经济增长乏力,企业生产成本高居不下,减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无论从历史还是国外经验和现实问题等方面看,财税体制改革都发挥着及其的关键作用,使之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的一节。美国的历次减税也说明了减税政策不是一时的,可以作为一种长期稳定的公共政策手段来使用。

(三)减税的政策应保持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

美国之所以实施减税政策,是因为美国的经济出现了通货膨胀,停滞不前,并且税率一直处于高居不下的状态。而目前中国的经济虽说与以往有所回落,但是从全国来看,依然是处于领先水平属于中高速增长阶段。从通货膨胀率方面看,中国2016年的平均市场通胀率为3.02%,是我国自2010年以来最低的全国通胀率,所以目前的中国并没有出现美国那样高的通货膨胀率。而且中国的国情与美国的国情也大相径庭,美国当时是經济大国,独霸一方的大国,同时还具备世界储备货币的优势,减税造成的巨额赤字完全可以转嫁给其他国;而中国虽说现在在国际上占有一席的地位,但是其程度还是比不上当时的美国,再者说如果中国当前大幅度减税,势必会造成赤字,会影响其他方面的改革。所以中国的减税政策应保留在一个适当的范围,不具备大幅度减税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美]阿瑟·拉弗,史蒂芬·摩尔,彼得·塔诺斯,王志毅译.《繁荣的终结》,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

[2][美]阿瑟·拉弗,史蒂芬·摩尔,马林梅译.《重返繁荣》,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年.

[3]冯守东.美国实施减税政策的启示.《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4月.

基金项目:2017年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立项,课题名称:美国供给侧政策的演变及对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启示,学校名称:西南政法大学,项目编号:CYS17129。

作者简介:向园园(1992-),女,汉族,湖北宜昌人,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经济增长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