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剑今日显锋芒
2017-09-13郭小兰
郭小兰
一线“亲征” 行使国家检察权
从会议的主席台到法庭的公诉席距离有多远?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到“一线亲征、临阵杀敌”是不是只需要一个转身?若不是身置其中,恐怕谁也无法体会。
2015年,随着司法改革的逐步深入,上海市检察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检察机关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要求符合条件入额的检察长、副检察长必须在司法一线直接办案。检察长、副检察长每年都应作为承办人办理一定数量案件,既承办重大复杂疑难、新类型案件,也要通过承办普通案件发现共性问题。
《意见》犹如角弓鸣响,呼唤着将军亲征。各检察院快速贯彻落实《意见》,各自出台了实施细则,对检察长办案的形式、途径、要求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各检察院入额院领导重心下沉,全程全面全部参与办案,检察长们纷纷披挂上阵,亲赴一线办案。这些曾是名校法律专业高材生,或是在反贪、反渎岗位担任多年领导的检察长,今日长剑出鞘,再显锋芒。
“检察长办案就是要啃硬骨头。”浦东新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邹郁有着20年一线办案经验,他认为,检察长直接办案,对一些疑难案件、积案的攻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检察长们奔走在办案一线, 亲自参与审讯犯人、调查取证、出庭行使国家公诉权力……仅2016年,全市检察长直接办理案件1500余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案到底 践行“司法亲历性”原则
“检察长办案不是转型,更不是华丽转身,而是角色的回归。”检察长们如是说。
司法责任制是司法改革的重点,检察权既有司法属性,又有行政属性和监督属性,检察长直接办案是该院推进司法改革中实现检察官角色回归、落实司法责任、培养高素质检察官的重要途径,是对司法亲历性原则遵循。
在我国西周时期,确立了“五听”制度,要求判官亲自坐堂问案,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通过观察当事人的言辞和神色,综合判断其陈述的真假,进而对案情作出准确认定。现代的司法亲历,绝不仅仅局限于“听”。宝山区院检察长贺卫认为,检察长办案,并非仅限于法庭上或是审讯室内。在他看来,找准检察院办案的弱项,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带头办案,才能引领检察工作突破创新。因此,除了审讯、取证、出庭,检察长们更注重材料的审查,证据复核,撰写洋洋万字的案件审查报告、整理出庭意见、并撰写起诉书……直到出庭公诉。坚持每个流程的规范有序,将检察长办案的亲历性这一核心要求完整体现。
但是,案件审结并非意味着案件见“底”,检察长们把办案延伸到完善犯罪预防机制等社会治理创新领域。长宁区院副检察长在办完某职务犯罪案件后,深入该系统开展党风廉政专题授课,牵头梳理领域性、行业性的管理漏洞和廉政风险,通过在该系统项目招投标系统中引入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等机制,积极落实对策建议,促进堵漏建制,从源头上遏制该领域贿赂犯罪,使办案的社会效果最大化。
一目了然 提高司法公信力
检察长直接办案成了一种常态,其效应显著带动了上海检察机关积极的工作状态。检察長通过亲自办案,增加了对案件的线索判断、把控的准确性。并能发现办案流程中一些存在的问题并组织干警形成合力一起攻克。比如市检察机关推行远程视频讯问工作后,一线检察官觉得新技术比较麻烦,办案仍然习惯花时间前往看守所。宝山区院检察长贺卫发现后,专门挑选能适用远程视频提审的案件进行直接办案,一并解决了技术上的瓶颈、将所有技术保障到位;同时通过从头到尾的亲自办案,他抓住了宝山区检察院在远程视频提审办案中存在的缺陷、漏洞,并及时完善。
同时,检察长注重对首例、新类型案件和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总结和提炼,将办案实践中的感性认识上升为制度层面的理性思考,并通过举办论坛等形式与青年检察官分享办案心得,促进更新司法理念、提升青年检察官的职业能力,有力地指导了办案实践。
此外,各地检察院通过检察长出庭直播、出席检察开放日、参加新闻发布会和法制节目录制等形式,积极扩大检察长办案的社会效应,树立检察机关信息通明、阳光办案、公正公开的社会形象,有效地提升了司法公信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