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岁秋收皆获美

2017-09-13黄璐

食品与健康 2017年9期
关键词:秋收蟋蟀脾胃

黄璐

说到秋收,哪怕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城市的人,也会从心中油然而生一份喜悦,这大概是源自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在后辈精神DNA上的深深的烙印。

甲骨文中的“秋”字有好几个版本,最初是只长须长足的蟋蟀。在上下结构的版本里,变为:上面是蟋蟀,下面是火盆。

为什么是蟋蟀呢?因为蟋蟀只在春夏秋三季出现,《诗经·豳风·七月》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所谓“夏虫不言寒冰”——到了冬天,蟋蟀就不见踪迹了。于是,先民们便用这三季虫来代表秋天。为什么要有火盆呢?因为按照当时已经较为丰富的农耕经验,秋收后要“焚田烧虫”。这样做一是可以把秸秆变成草木灰肥料滋养土地,另一方面也能够用高温把土里暗藏的虫卵尽数消灭干净,以防其来年春天跑出来危害庄稼。

籀(zhòu)文时代,“秋”字则有点形声字的意味,左边是上禾下火,右边则是“龟”。“龟”,在那时读qiū,和“秋”的读音相近。

篆文对“秋”进行了简化,没了虫和龟,只剩下了“火”和“禾”这俩零部件,调换位置变成了左火右禾。

再到后来的隶楷行草,秋字才定型成了我们如今熟悉的样子。从秋虫到燎原,造字中渗透着先人的世界观。

有学者说“秋”字的“禾”,是籀文时的笔误——源自于蟋蟀长长的触须。笔者倒是觉得如今的写法更加有秋意,禾字最上的一撇,弯向一边,仿佛此时的禾谷正被满盈盈的麦穗压弯了腰,满是丰收的意象。

《说文解字》中说:“秋,禾谷熟也。”我国传统文化中,秋天的“熟禾”还是君子不忘本,做人要垂首审视自己,时刻保持谦逊美德的根基。“秋”字虽简,却蕴藏了为人处世的根本道理。

在农业社会中,夏日里几乎只需靠天吃饭,让作物自己生长就好; 冬季,受自然条件所限,人们要休息为来年做准备;而春耕和秋收则是特别耗费人力物力的,还要赶时间,否则一整年的劳作都可能会白费。因此习惯上,人们会用“春秋”两字代表一年四季。 儒家典籍编年体史书《春秋》,记载了二百余年间的鲁国史实,而并非字面上的春季和秋季大事。“春秋”甚至成了后世史书的统称。

农谚云,“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谷到处暑黄,家家场中打稻忙”,处暑是秋收的发令枪,也是人体养生的重要时间节点。处暑时节,暑气渐退的舒适感,总会让人疏忽大意,实际上此时的湿气还很重,人们应抓紧时间排毒祛湿,赶在天气彻底凉下来之前,将身体里的余毒清扫干净。年轻人不妨采用刮痧的形式,体虚以及年纪稍大的人,可以每日叩敲膀胱经,疏通经络,排湿排毒。

秋收时节天气凉爽,很多人不再苦夏,脾胃似是大开,再加上“贴秋膘”的正当理由,往往堂而皇之地大补特补,一不小心就闹个秋燥。您可以仔细回想一下,我们是怎么度过刚刚结束的这个夏天的?能不出门就不出门;长时间在空调房里、吃冰棍、喝冷饮……如此度夏必定脾胃不和,消化功能孱弱。因此,入秋后,虽应适量调整饮食补充夏季消耗的能量,但切记:积累湿寒已久的身体无法自动迅速地切换到“干爽模式”,日常膳食应给虚弱了一夏的脾胃些许缓冲时间。您可以选择一些有营养又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添加了肉类、海鲜的粤式砂锅粥、添加了新鲜蔬菜的牛肉火锅等等,尽量避免油炸、烧烤类食物。等到秋分、霜降时节,脾胃功能逐渐恢复了,再“贴”那些酱卤、红烧偏重口味的肉类也不迟。

秋天时,人体气血从外往里走,运行更加平顺,苦夏恹恹不适的感觉不再,让人重获能量,萌生想要出门走走的念头。此时气温适宜,很适合户外活动,可以去郊外或公园里呼吸呼吸新鮮空气——不仅可以让精神高度放松,身体也会轻快起来。人们总是想用吃和运动来解决养生问题,其实情志上的愉悦,主动地去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这样积极乐观的状态更能养人。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初秋季节,人们在外出时总担心穿得不够会着凉感冒。此前提到,秋天人的气血从外往里收,与此同时毛孔也在逐渐闭合,但如果穿得太厚,毛孔就总会张着,反而不利于阳气进入,更不要说把阳气贮存在人体内。这个养生版的人体“秋收”,要求我们把外界能量收敛到身体里,为严寒冬日的“冬藏”打下物质基础——也就是老话儿说的“春捂秋冻”。

秋天,天地和人体的气机趋于收敛,不再生发。换言之,人们在秋天收获的同时,也是在收割生机,这其中带有一股肃杀之气。古语有云:“女子伤春,男子悲秋。”男子属阳,更易与秋冬的阴气相感,看到万物结果,都有了归宿,若是自己在事业或生活上不得志,难免就会失落,心理不平衡。

那古人是怎么应对的呢?一来是参军,换个地方去释放杀气、建功立业;二来是纳聘,用订婚的事实,让自己担负起即将成为一家之主的担当。二者都是以顺势而为的方式来应对“悲秋”。如今,男士们在秋季盘点人生收获的时候,还多了一个避免愁情满怀、抑郁不得志的方式: 跳槽——重新规划职业生涯。

看着草木摇曳、果实坠地,时近年底,我们也会审视这一年人生的收获有多少——是得盈满筐?还是正披荆斩棘在低谷里前行?善于成长的人,会想着当下开始,即刻出发就好,而不是去问晚不晚,付出后是否一定会有收益。奋斗过程中的风景,便是人生中的收获。endprint

猜你喜欢

秋收蟋蟀脾胃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秋收忙
蟋蟀的决心
听秋天里蟋蟀的歌
捉蟋蟀
家乡美
田野告诉你,秋收有多美
中医专家谈养胃之道
黄精治乏力
关心下一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