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博网红讲解员袁硕:有趣地“打扮”历史

2017-09-13温丽虹

博客天下 2017年5期
关键词:国博国家博物馆讲解员

温丽虹

一夜之间,28岁的袁硕成了“10万+”知识型网红。

作为知识分享讲座“一席”的第449位讲者,袁硕在一场题为《进击的智人》的演讲中,用一口略带北京腔的普通话,不疾不徐地讲起人类祖先征服自然的故事。

这场“全程无尿点”的讲座是在2016年12月22日录制的。当天,一场持续多日的雾霾刚刚散去,北京大望路附近一处小剧场里挤了200多名观众。这是2016年“一席”的最后一站公开演讲,袁硕被安排在12名演讲者之后压轴出场。

前一位演讲者把话筒递到袁硕手里时,已将近晚上9点,有现场观众趁着这个空当摸黑离开。

袁硕太知道怎么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了。他缓步上台,在红色圆形地毯中间站定,双手交叠垂放在身前,眼神從左到右在观众席里扫视一圈,之后开口:“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袁硕。”

1997号员工

袁硕告诉《博客天下》,这招叫“目光巡视”,动作要领是“脸像电风扇一样”,慢慢地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确保不留死角”。这是他工作5年摸索出来的演讲技巧。

2011年,袁硕从首都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毕业,进入国家博物馆工作。7月1日是报到的日子,他领到一枚写有数字1997的方形徽章—这是他的另一张身份证,国博第1997号员工。

袁硕身高1米83,肤色白净,身材匀称,单眼皮,戴一副细框眼镜,斯文、腼腆。平日里单位领导交代他做事,他从来不多说什么,总是尽可能简短地回答“好的,老师”“老师,我知道了”。

讲解员工作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背词,“坐下来就背”。介绍新中国历史的《复兴之路》展览,讲词约4万字,讲词本16开大小,宋体五号字印刷,整本约半个手指节厚。国家博物馆讲解培训工作室主任李莎告诉《博客天下》,国博要求讲解员语速控制在每分钟200字,按这个速度从头到尾念一次,耗费3个多小时。

《复兴之路》是国家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展厅位于西北角,一层和二层连通,集中展现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历史。由于近现代历史的特殊性,这部分讲解词要求讲解员一字不差地背出来,且不允许自由发挥。

唯一的修改是在2013年。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概念。随后,《复兴之路》的讲解词进行调整,新版讲词本的封面上写着“增加中国梦内容”。新增添的内容被标注下划线,文本中穿插着“(指图)”、“(指文)”、“(指雕塑)”等文字,提示讲解员在说到某处时需要配合手势。

刚拿到《复兴之路》讲词时,袁硕连标点符号都要背诵出来,“想着这是句号还是逗号,顿号还是叹号”。同批进入国博任讲解员的王松楠对《博客天下》提起这事,调侃他“为了显示背得多”。而袁硕却觉得,自己当时的紧张、拘谨,都是对新环境缺乏安全感的体现。

同时需要背诵的还有8万字的《古代中国》讲词。为了方便记忆,新讲解员们常带着讲词本到位于国博地下一层的《古代中国》展厅,对照着文物加强记忆。1.7万平方米的展馆里,陈列了包括人面鱼纹彩陶盆、四羊铜尊、击鼓说唱陶俑、孝端皇后凤冠在内的2520件展品,光是走一趟下来,一般人都要腰酸腿疼。

一个月后的现场考核被袁硕形容为“一塌糊涂”。他靠死记硬背来的知识点撑过了整场讲解,磕磕绊绊,讲到朱元璋货币改革的时候干脆忘了词。李莎观察到,袁硕是参加考核的新讲解员里最紧张的一个,因为他说话时重心不停地在双脚之间转换。“刚开始时好多观众跟着我,后来我听见有人说‘这个讲解员讲得不行啊。最后只有一对情侣,出于礼貌听完了我的讲解。”袁硕对《博客天下》回忆。

工作5年,袁硕念念不忘的一次经历,是殷墟考古队队长唐际根到国博给讲解员做文物讲解。唐际根提到古代中国展厅内的一件青铜甗,这本是一件用于蒸煮的青铜器,出土时盛着的人类头骨化石让考古人员十分震惊。他们猜测,可能是青铜器在填埋过程中,旁边的人头偶然滚落进去。直到连续挖掘出盛装人头骨的青铜甗,考古人员才推翻了之前的推测—这可能原本就是祭祀器皿。

唐际根一着急,说话就结巴,但他说的都是考古界的一手信息,有些甚至在论文库里都查不到。袁硕联想起自己的经历,去某城市参观当地博物馆,讲解员讲博物馆大门的摆设是“开门见福”,走在人字形地砖上的游客是“人上人”,一路上热情地说了不少吉祥话,但从博物馆出来,想不起来一点儿实质性内容。他意识到,“讲什么”比“怎么讲”更重要。“如果你愿意钻进去的话,可以挖掘出很多事实。”在他看来,是否能挖掘出展品背后更多的事实,是讲解员之间拉开层次的关键。

对于当年忘词的窘态,今天的袁硕把原因归结为“这件事本身就很平淡,没有什么能打入我脑子里,让我记住的东西”。

能打动他的,永远是细节和故事。

袁硕举了个例子,《复兴之路》里提到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大量发行法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讲词里说,国民党反动派通过发行法币的方式,造成通货膨胀,掠夺民间财富,造成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而“这话是不会深入人心的”。

同样的意思,换一种表达方式,效果会完全不一样。他引用《沈醉回忆录》里讲述的一个故事:你去餐厅吃饭,点了碗面条,必须吃得特别快,因为物价变化太快,你可能吃之前是一个价钱,吃完就是另一个价钱了。

袁硕想把这个故事加到讲解词里,但《复兴之路》不允许擅自更改文本,他只能留着和朋友聊历史的时候说说。

一线战斗人员

“为什么大家听你的不听我的?为什么你说的话大家信,我说话大家就不信?为什么大家喜欢你而讨厌我?”问题像连珠炮一样抛过来。

袁硕把讲解员比作一线战斗人员。在3月1日,也就是《进击的智人》演讲视频在朋友圈刷屏当天,这位拥有近29万名微博粉丝的“战士”写下这样一段话:如果你希望人们建造一艘大船,不要大呼小叫发号施令,你要做的是给大家讲述大海的神奇与浩瀚。如果你希望人们建设一个伟大的国家,不要颐指气使歇斯底里,你要做的是给大家讲述民族的过去与未来。

他把这概括为“话语权的问题”,而话语权本身就是一场战斗。

袁硕深谙作战技巧。

有报道形容他是宣教界的段子手。他在演讲中会使用这样的语句:“岛上的象是小矮象,我一手能推它一跟头”“尼安德特人强壮到什么程度呢,看文献我能给逗坏了”“我们智人疯起来连自己都打”。为了说明地中海一处岛屿的面积,袁硕没有直接说出某个具体数字,而是选取了更加直观的参照物—“相当于台湾岛的三分之一大”。

袁硕在一次知乎分享中提到如何处理细节,“除非这个细节非常重要,否则应该对它进行简化和概括”。

《进击的智人》是袁硕在国家博物馆面向公众开发的专题课程。首次外出讲解前,他在国博演播厅对宣教部同事试讲。根据反馈,课程做过若干次修改。

考虑到对儿童观众的影响,根据李莎的建议,袁硕删除了PPT中描述食人部落吃人习俗的血腥图片。在李莎的印象中,这节课最初缺乏清晰的落脚点,换句话说,通过宣讲所要达成的目的,袁硕表现得并不明确。

国家博物馆要求讲解员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讲解,袁硕说话却带着一股北京腔。“北京话说着省劲儿,每说一句就能省下一点元气,长期坚持就能延寿两年。”他在微博上调侃。

在北京人的观念里,“无趣”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批评。袁硕不断在讲词中加入自己从论文和纪录片中看到的细节和故事,试着让讲解变得丰富有趣。在他看来,“无趣就没人听,没有人听的话,这个工作的意义何在?”

对于袁硕的讲解风格,李莎的态度以鼓励居多:“观众都人山人海了,干吗还要批评他呀?反而应该鼓励他。”李莎评价早期的袁硕,觉得他对该用哪些材料、摒弃哪些材料缺乏判断力:“他会把他自己所有看的东西,一股脑儿地都拿来反驳。”

她向《博客天下》强调国博对讲解员的基本要求:讲解时应注重知识性、科学性,给予观众的内容要严谨客观,不能主观臆断。

李莎曾经提醒袁硕观点交流和讲解工作的区别。作为研究,只要证据、考据过程没问题,各家可以有不同的研究成果。但讲解员代表的是国博的观点和声音,以这个身份向公众传播信息,应该尽量按照讲解词来表达。

认知的差异在2013年一次业务考核中集中爆发。考核要求讲解员自由选择一件文物,完成写词并讲解。袁硕选择了明朝抗倭援朝战争结束后,朝鲜官员给明朝政府写的一份歌颂明朝的卷轴,通过这j件文物,他讲了壬辰倭乱的故事。

李莎用网上对袁硕“一席”演讲的评论形容袁硕4年前的这次表现:跟说相声一样。那是国家博物馆对讲解员的定期考核,请来的评委有史学专家,也有讲解员专家。考核时,评委对袁硕的讲解产生不同意见:有些人指出袁硕的讲解形式不适合于展厅讲解,认为讲解员是国家博物馆的形象窗口,希望还是按照规范来;有些喜欢袁硕的评委则给他打出高分。

最终,30多人中评出10个优秀讲解员,没有袁硕。总结会上,他被批评“没有搞清楚讲解和讲故事之间的差别”。

一边是自己的讲解风格不被认可,一边是不甘心循规蹈矩做“人肉背词机”,在无数次的纠结和反复中,5年时间过得飞快。唯一的高光时刻是2016年10月的一天,袁硕和两名路人合力制服一名劫匪并扭送派出所。事后,国博馆长办公室收到事主送来的表扬信和锦旗。袁硕在办公室接到电话,去馆长办公室领锦旗。回办公室的路上,袁硕遇到单位一名领导。领导表扬了他,随后又话锋一转,问他:是不是刚参加工作?

袁硕坐在国博咖啡厅角落的座位里,向《博客天下》讲述因这次经历引发的心理波动。他十分失落地意识到,自己工作5年了,在岗位上却毫无存在感。

袁硕甚至考虑过辞职。他没让同事知道,在办公室里花10分钟打了封200余字的辞职信。打印机“咔咔”吐着字,他的内心也随之挣扎。他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又觉得辞职信一递,“感觉我好像认输了”。纠结了一天,他最终打定主意,要证明自己是对的。

如今的袁硕回顾这次鲜有人知的辞职未遂经历,庆幸当时选择继续熬下去:“至少现在没人说‘你这么讲不行这种话了。”

李莎的担心在看过袁硕的知乎分享《我在国博这五年》后渐渐消解。“我觉得他在节目中说出来的、告诉别人的东西都是正确的。说明对他的提醒,他都完全明白了。”

河森堡

袁碩参加“一席”演讲时穿的黑色西服三件套是国博发的工作制服,特地请裁缝帮讲解员量身定做的。在国博工作5年,袁硕攒了5套厚薄不等的西装制服,除了工作,参加演讲、婚礼等重要场合也穿。

这是袁硕第二次在公共视野走红。2016年,他曾以国博讲解员“河森堡”的身份出现在答题类电视节目《一站到底》中。“河森堡”化用自袁硕崇拜的哲学家海森堡,和海森堡汪洋般的广阔学识相比,袁硕认为自己的学识仅如一条潺潺的小河。

他从小的愿望是成为“特厉害的人”。

“什么叫‘特厉害的人?”

“我觉得就是武艺高强,然后还什么都懂。”袁硕说。

在同事印象中,袁硕武艺高强。他拥有12年搏斗训练经验,在网上的自我介绍是“帝国武力最强博物馆讲解员”。

他还想成为什么都懂的人。节目中,“河森堡”和一名来自台湾的姑娘对阵,以抢答的方式比赛。袁硕显示了压倒优势—一个人答完所有题目,答对得1分,答错送给对手1分,再答对,再答错……得分和送分的循环中,他率先拿下7分,胜出比赛。

“你永远不知道我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打败你。”“河森堡”一脸傲娇地把偶像海森堡的名言修改为“河森堡测不准原理”,抛出去震慑对手。

袁硕并不喜欢自己在节目上张狂的样子,事后他把这列为自己经历过最尴尬的事,并忏悔“如果还有机会参加节目,一定吸取教训,不做一个招人恨的混蛋”。

借助“河森堡”的抢眼表现,袁硕在公共领域影响力初现。2016年7月,袁硕开始在网上以国博讲解员的名义开微博、写文章、答题,并在知乎上举办了3场live知识分享。这些都被他当作对抗庸碌的手段,“做了总比不做好”。曾有知乎网友整理2016年参加过最值得推荐的知乎Live,“河森堡”被列为艺术类知乎作者之首。

袁硕在网上开始拥有一些外号,比如“河老师”,或者更为亲切的“河大”,偶尔有人留言时宠溺地叫他“堡堡”。

他甚至有了属于自己的“名人名言”。“当多元化开始包容那些排斥多元化的东西时,多元化本身就会陷入无法自圆其说的境地。”2017年1月底,“河森堡”曾转发一则阐述美国排外情绪的微博并附上评论。有网友特地将这句话摘抄到微博上,奉为金句。

王松楠对袁硕的评价是,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十分自律。最典型的是身体管理。袁硕说要锻炼,说完马上身体力行。有时候不锻炼,胖了,他就不吃米饭、不喝可乐,直到把体脂减下来。

李莎惊喜于袁硕在节目上的表现。她在朋友圈里转发了视频,并附上评论“希望能够改变公众对博物馆教育的认识”。这让袁硕觉得有些意外,“本来不受待见的一个人,反而在公共媒体上为这个队伍争得了认可和荣誉”。

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每年有700多万人次从西侧大门进来,经过安检,进入展馆参观。《一站到底》播出后,有网友在微博和知乎上留言,准备来国博见见“河森堡”。李莎也听说,现在有网友会提前打听到袁硕的排班时间,专程到国博听他讲解。“我觉得这履行了我们讲解员的职责。”李莎说,“讲解员的职责是宣传,通过你的讲解,让大家爱上博物馆。”渐渐地,一些重要的讲解工作开始派给袁硕。

接待领导时,国博仍会选择传统风格的讲解员。但李莎觉得袁硕的讲解风格和传统讲解风格并不矛盾,各有各的受众。

袁硕再没想过什么时候、会因为什么原因会离开博物馆。他开始剖析几年来自己的境遇变化,觉得受人关注、为国家博物馆争得荣誉,是把讲解员“河森堡”放到大环境下接受评价的结果。“我没有变,只不过是放在社会上,让大家知道这么做是对的、有用的。”他感觉自己依旧在坚持,不愿轻易放弃这份工作。

他身体前倾坐在国博公共区域的沙发上。广播响起,提醒观众临近闭馆,注意参观时间。大厅里人来人往,没有人注意到他。此时是2017年2月最后一天,袁硕成为“10万+”知识网红的前夕。

猜你喜欢

国博国家博物馆讲解员
博物馆之夜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
博物馆当讲解员
怎样当好讲解员
国博开展“河东之光”,展出酒务头遗址出土文物
芬兰国家博物馆扩建项目
我当小小讲解员
中国国家博物馆智慧国博建设的思考
国博展出元代瓷器大家族 揭开元代瓷器历史地位
卡塔尔国家博物馆
宝贝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