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以一般本科院校ACCA 方向班为例

2017-09-13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会计系湖南长沙410128

商业会计 2017年17期
关键词:国际化质量专业

(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会计系 湖南长沙410128)

一、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构想的提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成为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12)指出,为适应社会的需要,高等教育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教育经验,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着力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并通过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

会计教育国际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与国内高校首次合作在本科教育阶段开设会计学专业ACCA班,拉开了国内高校会计学专业教育与国际会计组织专业认证考试相结合的序幕。此后,又有美国管理注册会计师协会等国际机构纷纷与我国内地高校合作,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国际化需要的会计专门人才。然而,对于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的质量,尤其是一般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者们有诸多的担忧。陈冬、周琪和唐建新(2015)就指出,较之重点大学,一般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的学生生源质量较差、通识课程设置不够丰富,经济学、管理学和会计理论等方面的训练不足,这会放大ACCA等国际职业资格应试教育的弊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一般本科院校对于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需持谨慎和保留态度。这在客观上要求一般本科院校必须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体系。

二、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来源及选拔方式不科学。目前,会计国际项目班的学生有的高校是实行全校性选拔,有的只在会计专业内部选拔。从培养过程和培养结果来看,生源对学生的培养效果有较大的影响。整体而言,一本招生院校,实行全校性选拔的高校,更容易选拔出学生语言基础好、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学生的考试通过率明显好于二本招生和仅限于会计专业内部选拔学生的学校。选拔范围窄,学生基础差,不仅国际会计资格认证考试通过率低,而且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信心,申请转专业的学生也比较多。

(二)国内外两套课程体系融合不协调。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均是采取“国外职业资格考试课程+国内专业课程+国内专业基础课+通识课程+实践环节”的模式。表面来看专业课程设置基本适应了会计国际化的趋势,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与财务、金融等相关的学科进行知识整合,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完整性。但是,在实际运行中还是存在国内外两套课程体系不协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国内外课程的差异被忽视。国际资格认证课程是根据国外的会计准则、税法及审计准则等编写的,与我国现行的相关准则和法规存在一定差异。若不补充相应的国内课程,学生未来在国内就业将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2)通识课程课时受限。由于国际资格课程门数多、课时长,以ACCA为例,一共有14门课程,每门课程64学时,嵌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后,各校不得不减少通识课程的内容和课时,导致学生对人文素养等通识课程的学习不够,知识面狭窄。(3)实践环节与理论学习不配套。国际项目班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以国外资格认证考试课程为主,而各校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践基地的选择主要是国内案例和国内企业,学生的课堂知识在实践中难以“学以致用”,无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培养条件不能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目标是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设计课程体系、选择教学方法和执行教学任务的基础。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就是要突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因此,“强外语,宽基础,专思维,高能力”是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特征。然而就一般本科院校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会计专业学科基础薄弱、发展缓慢,缺乏高水平教学和科研成果的问题;教学条件,如师资队伍、实验条件、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等也难以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在实习基地的建设上尤为令人尴尬,现有实习基地多为内资企业和本土会计师事务所,需要用到的是国内的相关准则和法律法规,国际项目班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无用武之地。这些矛盾导致在人才培养中要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困难重重,形成培养目标和培养条件无法匹配的“两张皮”局面。

(四)校内外师资难以形成知识互补。一般院校会计专业国际项目班的师资主要由本校教师和合作机构的教师组成。其中,合作机构的教师主要负责国际资格认证考试课程的讲授,本校教师主要负责其他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教学。合作机构师资的优势在于英语口语好,熟悉国际资格认证考试的重点及考纲的变化,不足在于缺乏对会计理论和前沿会计知识的钻研,不熟悉国内会计准则和税法等内容。在教学中,为了应付考试往往采用“灌输式”和“重点片段式”的教学方式,不注重对知识的系统讲解和学理分析,很少采用“比较教学”“案例教学”和“研讨式教学”等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专业知识和养成专业性思维。校内师资虽然熟悉国内会计准则,具备较丰富的前沿会计专业理论知识,讲究教学方法和手段,但是大部分教师对国内外会计、税法和审计等内容的差异缺乏研究,英语水平有限,难以深入讲解国内外相关知识的差异及差异产生的原因,不能弥补国际项目班外聘教师应试教育的缺陷。

(五)对学生情绪疏导和合作机构教师管理存在缺失。针对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工作涉及面广的特点,目前,各校都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和组织了专门的人员为国际项目班提供管理和服务,工作重点一般都放在合作办学沟通、招生就业管理、国际考试教务等工作上,而对学生情绪疏导和合作机构教师管理存在明显缺失。具体表现为:(1)学生情绪疏导不及时。学生在国际化考试中面临语言和专业两大难关,一旦考试没有通过就容易产生受挫和逃避心理,对未来的学习缺乏信心。而各校针对此类情绪疏导的心里咨询、答疑、心理关怀等“一站式”服务体系尚没有完全建立;也没有通过拓展训练、励志教育、挫折教育和心理辅导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的具体措施,导致转专业的现象非常普遍。(2)合作机构教师教学质量管理难落实。各校都有一套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反馈及约束机制,这套机制的实施对本校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高校与合作机构的教师之间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也无需支付报酬,加之,合作机构普遍存在师资紧张的情况,因此,高校的教学评价机制对合作机构的老师缺乏约束力。

三、高质量国际化会计人才的特征及培养关键点

(一)高质量国际化会计人才的特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了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优良品德、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还要有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具有应对复杂局面,为管理层提供有价值意见,实现企业价值提升的能力。高校会计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是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和提升,因此,专业技能扎实、具备国际视野、富有创新能力是高质量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基本特征。

(二)高质量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的关键点。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及其有效实施,是保证高质量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根据人才培养的规律,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及关键控制点见图1。

图1 基于培养质量保障的国际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控制图

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点主要有5个:(1)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是指南,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内容。(2)招生。良好的生源是人才培养质量得以实现的基础。如何筛选出外语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是开设会计国际项目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3)课程设置与条件。国际项目班的课程体系要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国际化和中国实际结合的“两结合”特征。(4)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结合课程特点,灵活运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5)师资队伍与服务。富有钻研精神、专业根基深厚、外语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和高效运转的管理服务队伍是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保障。

四、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措施

(一)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高校应根据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特征,以及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把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控制,以解决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实现培养过程学生满意和培养结果社会满意。保障体系的构建见图2。

图2 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图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

1.以就业和能力为导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会计国际项目班的人才培养方案既要突出“国际视野”,也要结合国内就业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双结合”的课程体系。考虑到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国内就业,不能脱离我国的法律、准则与经济环境这个土壤,因此,在将国际会计资格认证考试嵌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还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开始一些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国内专业主干课程。通识和专业基础课主要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夯实专业学习的理论基础。国内专业主干课程主要由国内外差异大的课程构成,如税法等,可以实行教学团队制,由课程负责人负责组织课程教学实施,教师在授课时,注重对国内外差异的比较和分析。通过比较教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国内外相关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国内外专业课程形成互补,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2.实施“控制环节+评价标准”的全面教学质量控制。全面教学质量控制包括学生选拔、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管理和服务等五个方面的质量管控。(1)选拔优秀的、有兴趣的学生。首先,要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吸纳优秀的学生来申请会计国际项目班,从中挑选出既有学习兴趣,又有学习能力的优秀学生。其次,合理设定项目班规模,一般以50—60人一个教学班为合适。最后,注重对学生心里素质的考查。高强度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学生的选拔方式是否合理,选拔效果是否符合预期,可以通过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国际资格认证考试通过率和学生就业率来评价。(2)教学方法要符合课程教学的内在要求。国内课程可以采取专题学习、案例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资料查阅、案例分析等工作,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不至于增加课堂的压力。对国际资格认证课程的教学也要逐步引入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增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不是机械地记忆。教学方法的使用及其适用性应该在教学大纲中体现出来,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专业思维,提升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加强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结合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在校内实验部分开发国际企业或跨国公司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形成项目方案和报告;其次,建设一批具有国际业务的实习基地,特别是与跨国公司、出口企业、有涉外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国际财务、审计和评估等实务;再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专业竞赛,如ACCA的就业力大比拼等,让学生在情景模拟和对抗竞赛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升商业意识,训练专业思维,增强实践能力;最后,要优化实践管理,落实相关实验管理条例。一方面,激励教师更新和完善实践内容,保障实践质量;另一方面,敦促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实践环节,确保实践效果。(4)逐渐培养自有师资,形成内外互补的师资队伍。为了弥补合作机构教师的“灌输式”和“重点片段式”的教学方式的不足,必须加强自身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选拔外语好、专业素养高的教师外出进修和交流,以掌握国际会计准则及其相关法规的原理、方法和动态。在自有师资提升后,一是可以由本校教师结合国际资格认证考试课程开设一定的实验课,帮助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思考,对所学内容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解;二是可以在校内互补课堂解释和分析国内外相关准则和法规的差异,让学生能够感受不同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树立会计服务于经济需要的理念,感受会计作为一门学科的魅力。自有师资改善后,可以争取承担一定的国际资格认证考试课程,对合作机构教师形成一定压力,促使其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5)完善学生管理和服务。在现有管理和服务的基础上,要重点开展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舒缓学习压力的各项服务。将聘请雇员单位、优秀企业家和卓越会计人才进校园等专业教育活动常规化,让学生对职业前景有良好的预期,从而提升学习兴趣和动力;建立心理辅导和情绪宣泄活动室,聘请专业人员对学生的压力和不适应进行疏导,帮助学生走出情绪低谷,重新树立信心。

3.建立立体的质量评价、反馈与约束机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一个综合的评价体系,既包括课程学习、实践能力,也包含了职业胜任能力的评价。因此,评价的主体可以采用学生、同行、督导、实习和用人单位等多主体综合评价的模式。对于学生、同行和督导的课程评价应该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及所在学院,对于评价在后5%的教师将评价结果与其课酬及评奖评优挂钩,并责令其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定期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价。对于实习和用人单位的综合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到国际项目班所在学院,并与下年度招生指标分配挂钩。学院根据评价信息,分析影响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结合人才培养过程和国内外高校的相关经验提出改进和优化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和措施,最终实现培养过程学生满意,培养结果社会满意的目标。

猜你喜欢

国际化质量专业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部分专业介绍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中石化海外技术支持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