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分类研究
2017-09-13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在《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蓝皮书中,江苏省位居首位,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不断完善的资本市场使得江苏省上市公司对金融资产的投资数量大幅度上升,金融资产占公司总资产的比重不断提高,金融资产便成为上市公司及其利益相关者重点关注的对象。然而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于金融资产分类的依据没有明确的定义,不同金融资产分类的会计处理方式对上市公司的利润核算产生巨大的影响,故对金融资产分类的研究有助于规范江苏省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分类。2017年3月31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对金融工具进行了优化分类,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本文仍以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为标准进行分析。
一、江苏省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分类的现状
中国证监会江苏省监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底,江苏省共有317家上市公司。由于全面收集数据工作量巨大,故本文为研究方便而将财务报表不连续的公司排除在外后,选取了江苏省55家沪市A股工业上市公司2013—2015年的财务报表以及上交所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主要从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以及上市公司具体金融资产持有情况来大概分析江苏省上市公司金融资产的分类情况。
(一)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
贷款本身存在一定的特性,故不在本文金融资产讨论的范围内。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可以反映出上市公司对金融资产的重视程度以及公司投资方向,因此首先对江苏省55家沪市工业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进行分析。具体情况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1.2013—2015年,江苏省上市公司三项金融资产总和占比大幅度上升,增长幅度达到123%,这与最近几年国内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利率下调、企业转向资本市场进行投资有一定的关系。但具体各类别占比情况有增有减。可供出售类占比上升,增长幅度高达226%;交易类占比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为45.7%;持有至到期类占比上升145%,原因是:2014年我国基于将金融资产相关准则与国际趋同的目标,财政部出台了《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及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对金融资产列报更加细化。故上市公司纷纷对金融资产进行了重新确认。
2.江苏省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偏低,表1中各项金融资产占总资产比重最高的为2.664%,原因如下:(1)金融资产在我国发展历史不长,与金融资产相关理论研究不广泛。(2)金融市场不完善。(3)与工业企业行业特征有关。首先,与以金融工具为主要产品的金融企业相比,通过金融资产赚取利益并不是其主要目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处置闲置资金;其次,不具有较强的金融资产管理的能力,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较弱,故投资方向较为保守;再次,工业企业目前发展趋势有所下滑,闲置资金偏少。
(二)金融资产具体分类情况
金融资产分类会对上市公司的利润产生影响,首先,金融资产初始计量中交易费用的不同会计处理产生的影响。其次,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还是计入所有者权益产生的影响。最后,金融资产在最终处置时对以往期间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回产生的影响。故需要对持有各类金融资产的上市公司数量进行分析。具体情况见表2。
表1 2013—2015各项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
表2 2013—2015年持有各类金融资产的上市公司数量情况
由表2可以看出:
1.未持有金融资产的上市公司数量变化较大。2013年有41家、2014年有9家、2015年有7家,表明江苏省上市公司对金融资产充满信心,这与最近几年国内经济形势良好、证券市场发展火热分不开。
2.持有交易类金融资产的上市公司数量变化不大。2013年有7家、2014年有8家、2015年有9家。原因有两点:首先,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影响较大,风险不易掌控。其次,工业上市公司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弱。
3.持有可供出售类的上市公司数量变化较大。2013年有8家、2014年有 44家、2015年有 46家,占比从2013年的14.55%上升至80%以上。原因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影响较小,风险容易掌控。
4.持有至到期类的上市公司数量变化不大。2013年有2家、2014年有4家、2015年有3家。原因是持有至到期投资一般具有固定的到期时间,变现慢,上市公司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控制弹性较小。
5.三项金融资产均持有的上市公司数目并不多,只有一家,占比为1.82%。究其原因应该结合前四个方面进行,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上市公司大幅度上升,未持有任何金融资产的上市公司大幅度减少,故应该是江苏省上市公司在对金融资产进行分类时具有倾向性。根据数据统计,2014年这55家公司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总额是1 682 831 825.72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额是2 706 678 739.71元,持有至到期投资总额为3 834 318.78元,可以看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量约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2倍,而2015年却高达22倍,也说明江苏省上市公司对于金融资产的分类具有倾向性。
二、江苏省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分类存在的问题
(一)旧准则中金融资产分类的标准不明确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CAS 22)规定,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目的是短期出售或回购,持有至到期投资一般是企业打算长期持有的金融资产,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未被划分为其他三类的金融资产,可以看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缺乏清晰的规定。同时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基本上都是短期持有、出售,以获利为目的,并都具有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通过活跃市场获取和以公允价值计量等特点,故很难将两者区分开。这也是表1中可供售金融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较高的原因。
(二)公司在金融资产分类方面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CAS 22规定,企业可以以管理层持有目的和意图划分金融资产,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关于金融资产分类的定义不清晰及分类标准较为模糊,均造成企业在金融资产分类时存在较大的选择空间。会计准则的制定具有概括性、相对稳定性,而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复杂多变,故应该给企业选择的余地,但是也不能过于放权于企业。其次,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也赋予企业较大的自主权,准则允许企业在没有能力将持有至到期投资继续持有下去时可以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企业重分类的真实原因无从考证。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只要求企业在报表附注中披露金融资产明细情况,而对于企业金融资产持有意图没有明文规定,这无疑扩大了企业在金融资产分类时的自主权。
(三)公司在金融资产分类时具有倾向性
通过对表2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在金融资产分类时倾向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内在的原因主要为以下两点:首先,进行盈余管理,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在持有期公允价值变动可以帮助公司进行利润调节,充分发挥资本公积作为企业利润的“蓄水池”作用,在企业亏损的年份可以通过出售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获取投资收益进而隐藏公司当年经营亏损的局面,从而起到稳定公司外部环境,使投资者不至于失去信心。其次,出于规避风险,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直接与公司的利润挂钩,而资本市场情况复杂,风险不易掌控。造成公司在金融资产分类时具有倾向性的原因就在于准则中分类标准不明确。
三、改进意见及措施
(一)加强相关的理论研究
我国金融体制在朝着市场金融过渡的过程中,新的金融工具不断出现,然而与金融资产分类相关的理论研究发展速度十分缓慢。金融资产在我国起步较晚、类别较少,有关金融资产分类问题的研究是从1998年才开始的,研究的方向大体分为金融资产分类动因及影响因素、公允价值在金融资产分类中的作用范围、金融资产分类的基础问题等,缺少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只有理论研究不断发展,才能更好地指导政府完善企业会计准则,更好地引导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分类。
(二)完善企业会计准则
旧准则中有关金融资产分类标准不清晰,主要是可供出售类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分类界限不明确。因此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各项科目的定义与界限,对不明确及模糊的科目做出详尽的解释规定,减少企业盈余管理调节利润留下的空间。
2017年3月财政部颁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分类进行了修改,提出将金融资产分类改为三类,以企业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合同的现金流量特征为依据进行分类。新准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上市公司在金融资产分类时的主观性,但实施效果还无从得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金融资产分类问题,可以将三分类改为两分类,即以公允价值计量类和以摊余成本计量,既能使金融资产分类的界限更加清晰,又能充分利用市场公允价值,在对金融资产的价值评估时与摊余成本相比公允价值更具优势,资本市场瞬息万变,只有公平交易双方自愿付出的价格才能作为衡量金融资产价值的标准。
(三)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金融资产是一把“双刃剑”,上市公司通过持有金融资产获得高额收益的例子比比皆是,但由于金融资产损失而使公司陷入危机的案例也时有发生,因此无论公司将金融资产进行怎样的分类,都应该加强公司的内部控制。具体应该从如下几点着手:首先,公司应该建立风险监控体系,设立专门的部门对公司目前持有的各项金融资产风险现状进行实时监控,对于金融资产市场走向有宏观上的把握;其次,应该对金融资产会计处理过程中的不同岗位进行分离控制、权责分明。最后应该对金融资产投资业务的风险管理设定明确的规定,通过分析前期金融资产持有量、获利情况选择最适合公司的金融资产投资决策。
除此之外,公司还应该重视对金融资产投资高技能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司对金融资产投资风险、收益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对金融资产的盈利性与风险性进行权衡,最大程度地规避金融资产投资可能为公司带来的风险。
(四)增强对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分类行为的监管
上市公司为实现盈余管理,倾向于将金融资产归类为可供出售类并没有违背准则的规定,但毫无疑问这一行为削弱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掩盖了公司经营的真实情况,使外部信息使用者无法准确掌握公司的财务情况,因此应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报表附注中金融资产明细披露情况,可以利用会计准则进行规范;二是金融资产持有量、占总资产比重、分类变化情况、出售量等,这需要利用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对公司持有金融资产的意图进行判断,从而为投资者提供参考意见。
四、结论
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分类是多种力量博弈的结果,其影响因素大体有:相关法规与政策的限定、公司持有意图、公司经营业务以及资本结构、管理层风险偏好以及心智模式。因此对金融资产分类进行研究时,需要多角度、多层次进行重点分析,从而更好地披露公司进行金融资产分类的背后的起因,实现信息的透明,最大限度保障投资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