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色文化 增强文化软实力
2017-09-13李方祥
李方祥
一、福建红色文化具有独特历史地位
福建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无数革命先烈和老区人民用鲜血铸就了厚重的红色文化历史,同时也形成了福建红色文化区别于其他地区红色文化的基本特质,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1.首创性。敢为天下先,是近代以来福建人民在救亡图存的蹒跚之旅中形成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福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众多可歌可泣的历史贡献,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等党的重要思想理论是在福建这块红土地或者是在福建革命斗争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率先提出的,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国革命史上均具有不可湮没的历史地位。
2.多样性。福建的红色文化资源呈现出多元多样的特色。从空间看,闽西、闽中、闽东、闽南、闽北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留下了独特的红色文化,这为开展全省性福建红色文化教育普及提供了极为便捷的丰富资源。从内容看,既上演了革命人民建立和巩固自己的政权,同国民党反动派开展英勇的武装斗争的一幕幕革命史诗,同时又有“孤胆英雄”吴石等打入敌人心脏、与敌斗智斗勇的秘密战线。
3.融合性。福建不僅有着火热的红色文化,而且还孕育了客家文化、闽南文化、闽都文化等有着浓厚乡土气息的地域文化,成为福建红色文化的根基和土壤。在闽西,独特的客家文化与红色文化交融为一体,滋养了闽西人民大无畏的革命斗争精神,涌现出一位又一位客家籍革命者;在福州“三坊七巷”,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相互润泽,一系列人物和事件共同演绎了中国近代史。
4.厚重性。在中国革命史上,闽西革命根据地有“红旗不倒”的美誉。从1929年朱毛红军下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开辟闽西革命根据地,直到1949年福建解放、新中国成立,闽西人民坚持和保卫革命成果近20年,党组织长期存在、党的政治领导核心地位始终不动,武装斗争从未间断、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地位始终不摇,保卫土地革命的果实、党的群众基础始终不摇,英勇的闽西人民用鲜血书写了二十年红旗不倒的厚重历史。
二、福建红色文化蕴含深刻教育内涵
福建红色文化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长期斗争中孕育产生的,其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丰富,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成为高校铸魂育人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资源。
1.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增进青年学生坚定跟中国共产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英勇的福建儿女都能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支撑,经受住种种风险和考验。福建红色文化带着鲜明的红色基因,为当代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增进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2.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情怀,激发青年学生尊重英雄先烈、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二十年红旗不倒”的光荣赞誉,是用无数革命志士的鲜血和生命才换来的。弘扬和传承福建红色文化,可以为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洗礼,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提供鲜活的素材。
3.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高贵品格,激励青年学生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进取精神。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福建红色文化孕育了古田会议精神、苏区精神、永安抗战精神等一系列红色精神,让青年学生从厚重的福建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必将有助他们继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高贵品格和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进取精神。
4.彰显中国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塑造青年学生脚踏实地、默默奉献的精神。福建是党的优良作风的重要发源地,特别是在土地革命初期召开的古田会议,已初步开创了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让广大青年学生深入了解福建红色文化,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汲取共产党人那种求真务实、戒骄戒躁的精神养分,把党的优良传统内化为精神力量,外化为自觉行动,促进自身成长成才。
(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