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人物专题创作的“四原则”
2017-09-12张维强
张维强
摘 要 主题是电视人物专题的灵魂;表现手法是塑造灵魂的手段和方法;人物是环境的产物,又是塑造灵魂的主体;细节则是形成人物的神来之笔。我们只有认清本质,理清关系,才能在创作中把握要点,突出重点,彰显技巧,才能创作出文道统一的更有价值的作品。
关键词 电视人物专题;主题;表现手法;人物;环境;细节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6-0108-03
电视人物专题是电视专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其具备电视专题的一般特性而外,它所表现的主体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主要做法是对人的社会属性的揭示、提炼与总结。一部相对成功的人物专题,他所表现的人物应具有一定示范、带动或警示教育作用,这种作用不仅在现在,抑或未来都有推崇价值,它追求光明,鞭挞黑暗,推动社会进步,是现代电视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对电视人物专题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仍需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下面,笔者就近年来创作人物专题的一些心得做一总结,以期共勉。
1 “定位准确,主题集中”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定位”是我们在采写人物专题前,必须要做好的第一步。围绕什么样的主题?报道那些人?作为创作者本人,一定要做到事前策划。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做法是“围绕宣传主题或栏目定位筛选人物”。如,围绕“脱贫攻坚”这个主题选择人物时,大家会很自然的想到脱贫的“主体”与“客体”两个层面。主体是指贫困户本人,客体包括致富带头人、驻村干部或帮扶部门的工作人员等等。总之,凡围绕“脱贫”工作而努力付出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选择对象。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记者在采访中,偶然获得了人物线索,经过深入了解,才确定了报道主题。如焦裕禄这个人物典型,就是穆青当年在河南兰考采访时挖掘出来的。总之,不管是哪种做法,主题和人物应是相通的,是“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在具体采访中我们发现,一个先进人物身上往往聚集着很多亮点。2016年,我台《德行大原》栏目组采访“爱岗敬业先进个人”张小玲老师,有的学生在讲述时还流下了眼泪。在有限的播出时间内,我们只选择有关“爱岗敬业”的素材,而把表现“孝道”的内容作为另一个选题。试想,如果我们两者兼顾,必定会冲淡事前设定的主题。因此,创作人物专题一定要围绕主题对素材做大胆取舍,勿让人物承担太多,否则就会主次不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2 “特定环境中特定人物”的原则
人物是特定环境的产物。他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情感世界等无不与其成长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塑造什么样的人物,正如老黑格尔所说,是一个“这个”,意指“特殊环境中的特殊人物”,因此,我们必须把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中来表现。
环境既可以是社会环境,也可以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指我们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法制等环境。环境无时无地不在影响人物的生活方式、职业选择、情趣爱好和思想变化。
纪录片《焦裕禄》开篇就给观众展现了这样一幅画面。
镜头——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匆匆行走的人等。
解说词——60年代中期的中国,尚未摆脱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经过那个时代的人们,对1966年记忆格外深刻。
环境展现为人物出场做了很好的铺垫,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焦裕禄与风沙、干旱抗争的精神才更具价值,更加生动感人。
央视人物专题《先生 南怀瑾》通过“五四”运动打到孔家店等事件的述说,反衬南先生的执着于传统文化的可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语),时至今日,这种执着更弥足珍贵。
不管是央视十套《人物》栏目,还是四套《财智人物》栏目,大凡相对成功的人物专题,不管是历史人物,还是现实人物,不管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他们身上无不被打上时代烙印,也与环境变化有密切关联。
一部人物专题对环境的呈现,有时是显性的,有时是隐性的。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或主持人述说,或画面展现,或解说,或字幕,或旁白,或自述………。环境是人物性格生成的土壤,人是环境的产物。
恩格斯“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题科学揭示了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就不能形成。这是因为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的现实基础,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言谈、行动甚至心理都失去了依据和针对性,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形象的生动性和饱满性也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典型人物反过来也影响典型环境。
花鸟虫鱼、风雷雨电、日月星辰等这些自然因素也有助于人物的形象的刻画。所谓“触景生情” “情随景移”“情景交融”等,讲的就是這个道理,电视人物专题中常常会看到。
3 “人物特点决定表现手法”的原则
何为人物特点?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所拥有的、或体现出来的与众不同处。它包括人物的身份、脾性、爱好、语言、行动、精神风貌等。随着视频创作技术的发展和创作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手段被运用到电视人物专题的创作中来,表现手法日益丰富多变,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那么面对纷繁复杂的表现手法,究竟如何选择性的运用?笔者以为,排除追求“新、奇、怪”的特殊创意外,最基本的原则是,根据人物特点选择表现手法。
对于有故事的人宜用“以事立人”的表现手法,就是通过一两个具体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如果你的报道对象是现实生活中一个有故事的人,应尽量做到“跟腚”拍摄,力求与主人公同吃同住同行,以保持音像的原生态。在连续记录的若干时间内,你总能拍到与主题一致的生动鲜活的事件,与观众心灵产生碰撞。2013年,我们深入六盘山林区摄制《六盘护林人蒙旺平》,巡山的路上碰到他的父亲——老护林员蒙生良,期间又有他的妻子、女儿来林区送干粮等。蒙旺平的形象就是在这一连串的故事中得到了升华。这部专题在“2015年度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中获得一等奖。endprint
悬念和冲突是人物专题引人入胜的重要手法。清代学者袁枚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悬念可让观众带着疑问和期待,进一步关注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结局。比如在《六盘护林人》中,蒙旺平每次巡山路过几处坟茔时都要深情的回望几眼,此处设置了悬念。到了片子的结尾,悬念得以揭示,原来这里埋葬的是几位老护林员。他们守护大山一生,死后又与大山为伴!伴随音乐,观众的情绪被推向高潮。
对于已经过世的人或发生在人物身上真实的往事,宜用讲述、写意或再现的手法表现。2013年我们前往彭阳县拍摄一位已经过世多年的老支书。他死后仅留有几张照片,还有住过的院落、窑洞以及带领村民修的梯田和打的水坝。拍摄时,我们重点做了大量采访,以第三者的口吻讲述、评价老支书一心为公,乐于奋斗的感人事迹。这就像文学作品中侧面描写,对人物形象有很好的烘托作用。
视角,就是观察的角度。同样的人物,同样的事件,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体现。如何选择?笔者以为,仍然要根据人物的特点来选择。如果我们所表现的人物善言谈,且对事件有深入独到的看法,宜采用“主观视角”,相当于文学创作中的“第一人称”来表述。如果人物不善言谈,或知识层次较低,对事件无法公正的评价时,宜采用“客观视角”,相当于文学作品中的“第三人称”来表现。纪录片《沙与海》则是创作者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客观记录了一家牧民和一家渔民在艰苦环境中表现出的抗争精神和对现代文明的追求。当然,在具体摄制中,还要根据人物的形象特点、语言特点和表演能力等,在镜头和解说词处理上或特写、或白描、或象征、或比喻、或旁白等,有时还要依据受众的欣赏需求,节目的感情基调和视听效果等做更优选择。
4 “細节铸就精彩”的原则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这样的概念用在电视人物专题的创作中,不管是解说词的撰写,还是镜头的捕捉,同样适用。纪录片《焦裕禄》中有一处画面让人记忆深刻,感动很深。焦裕禄生前坐的那把圈椅,靠背右侧有一个洞,特写镜头表现得很是真切。透过细节我们了解到,焦裕禄长期患肝病,为了不影响工作,每当肝病发作疼痛难忍时,他就随手拿件东西垫在肝部和靠背之间以缓解病痛,时间久了,圈椅的靠背竟被磨穿。看到此处,不禁让人潸然泪下!紧缩的眉头、长满老茧的手、一深一浅的脚印、盛满烟蒂的烟灰缸等。这些细节都能很好的传情达意,蕴含丰富的想象空间,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
有时人物的动作细节或语言细节是转瞬即逝的,这就需要我们时时处处留意,勤于捕捉,善于捕捉。采制《六盘护林人》期间,节目组和蒙旺平一块吃饭,无意间发现,他把一粒掉在桌上的米饭随手捡起来喂进了嘴。这个细节正好被我们的摄像人员拍到,成为全片最有深意的画面。纪录片《潘老师结婚了》(获得2014年宁夏新闻奖)中有这样一个画面让人悲喜至极。一位年近50,在乡村小学默默守候30年的残疾老师。新婚现场情不自禁的举起那只残疾的手在空中不停的画着圈。这只挥舞的残手被放大,被拉长,让人久久不能平复。
细微之处见真情。作家李准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细节让人物变得丰满、活脱,使物质环境更加真切、灵动,可折射出广阔的生活场景。可以说,人物专题片中可以没有情节,但不能没有细节。
主题是电视人物专题的灵魂;表现手法是塑造灵魂的手段和方法;人物是环境的产物,又是塑造灵魂的主体;细节则是形成人物的神来之笔。我们只有认清本质,理清关系,才能在创作中把握要点,突出重点,彰显技巧,才能创作出文道统一的作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