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教育素质提升和职业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7-09-12潘兴成

未来英才 2017年13期
关键词:素质提升职业能力高职教育

潘兴成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对于教育的素质提升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应该积极创新管理手段,着力构建以素质化管理和岗位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管理双轨模式,通过强化素质培育,完善岗位管理,深度挖掘人力资源潜能,力争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为助推高职教育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高职教育;素质提升;职业能力

为了确保高职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因此在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应该紧密围绕社会需求,积极探索素质提升新方法、新思路,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升了职业能力培养。

一、根据社会需求积极探索教学管理模式

培养一支素质高、责任感和执行力强的毕业学生是高职教育的目标和基础,创造一个告素质而且符合社会需求人才的良好环境又是高职教育管理的重点工作。 [1] 对此,高职学校要从挖掘自身出发,按照既满足社会发展的人力需求的原则,坚持系统思维,以学生管理系统中“人”与未来“岗位”两个子系统为着力点,积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又加强岗位化管理实践,为各类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创造机会。一是强化学生素质化管理,通过引导、激励、调节、植入等手段,对各个专业学生进行“充电”,促进整体素质提升。二是强化在校学生岗位化管理,搭建素质能力检验的平台,通过平等竞争,因岗择人,使各类学生有效“放电”,促进人力资源利用。三是注重素质化管理和岗位化管理的有机结合,双轮驱动,实现挖掘潜力,增强动力,激发活力,努力实现学生就业社会需求的最大化。

二、用四个支撑要件驱动教学素质化管理实施到位

在我们高职教育中,我们应该针对高职阶段学生的特点,紧密围绕教育素质提升和职业能力培养,积极探索教学方式方法,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情感管理、目标管理、培训管理、实践管理等基本支撑要件,以情感管理促进认同,以目标管理激发动力,以培训管理丰富学识,以实践管理增强能力,驱动素质化管理实施到位。

1、强化情感管理。通过情感的双向沟通和交流,增强学生自律性管理。一是坚持问题疏导法。以重点走访、个别交流为主要方式,澄清思想认识,消除心理症结,化解各类矛盾,纠正工作偏差。二是坚持压力释放法。加强对各类学生的跟踪培养,广泛征询意见,坚持寓教于乐,让各类人才充分表达感受和意愿。三是坚持亲情关怀法。采取重点帮扶,节期慰问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尽可能为人才创造和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四是坚持文化熏陶法。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企业文化内涵,深入宣传灌输人才理念、创新理念、管理理念,凝聚衷心认同,齐心共筑的精神力量。

2、强化目标管理。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以柔性管理激发人的内在动力,可以模拟未来就业岗位要求,通过实习基地建设,促进各级学生向上看站位,向下学经验,横向比贡献,不断增强看齐意识。同时,根据人才梯次培养的需要,推行人才职业成长规划,设计个人晋升路徑,使各类人才成长与企业需求目标的同步并轨,实现共同发展。

3、强化培训管理。把强化培训作为素质提升、能力开发的主要手段,加快人才培养步伐。一是开展实践性培训。积极组织名师讲堂、能手课堂、采用实物教学、案例讲解、故障剖析等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学生的实践经验。二是开展个性化培训。开展“订单式”培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三是开展网络化培训。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可视化培训,建立各专业技术学生微信群,传播专业知识,交流学习心得,为学生学习提供即时、方便、快捷的技术服务和咨询。四是开展专题性培训。针对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和技术难点确定培训课题,变大培训为小培训,分层次、分专业开展专题性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强化实践管理。开展专项活动,促进各类学生把内在的素质转化为外显的能力。一是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在借鉴契约式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学生学习锻炼提高。二是实施双向轮岗锻炼。制订计划安排,确定锻炼周期和目标要求,实现学生双向轮岗,努力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三是搭建创新平台。加强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基础建设,组织创新团队立项攻关,充分发挥成果“孵化基地”和人才“培养高地”作用,促进学生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实现素质提升。

三、用三项保障机制强化素质和能力提升

1、提供岗位保障。一是进一步优化岗位设置和岗位分类。按照性质特点、难易程度、责任大小、技术含量等因素进行岗位设置和系列职级的划分,并通过工作分析,确定学习内容,为学生素质提升提供前提和条件。二是进一步延长岗位系列链条。在纵向上进一步延长管理、技术、操作三个序列的上升通道,在保留现有职务级别、职称档次和技能等级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级别层次划分定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2、提供路径保障。以毕业就业为目标,积极开辟多种选拔方式,切实增强岗位选拔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一是放宽岗位准入门槛。根据不同岗位实际,设定基本条件,在学生中提高拓宽选人用人的范围,又增强岗位竞争的压力。二是拓宽公开选拔路径。在实施原有竞争选拔方式的基础上,灵活采取技术评估、能力展示、成果分析、专业排名等方法,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新路径。三是开辟民主推荐渠道。规范就业标准、条件、范围、程序等,广泛征求意见,实行实践性和素质能力综合评价。

3、加强教学师资管理。围绕学生素质提升,我们今后应该强化三个方面的教学提升。一是培养学习型教师,提高三种能力:即常学习、会思考、处理问题善于辩证思维的能力;熟练掌握业务和政策,及时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多领域、多元化学习,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的能力。二是培养服务指导型教师,树立以人为本,学生教学小事的思想。三是培养进取型教师,达到三个要求:即思想上与时俱进,政治敏感性强,思想理念更新,始终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执行能力,树立奉献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工作上改革创新,建立有效机制,突出激励约束,始终处于争创一流的饱满精神状态。

三、结语

总之,高职教育是我们社会就业和素质提升的重要阵地,要不断创新工作,探索方式方法,从而促进素质提升和职业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保峰.关于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010(6):83-84.endprint

猜你喜欢

素质提升职业能力高职教育
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提升研究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探索与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