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7-09-12刘华杨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初中

刘华杨

摘 要:语文学习在初中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语言学习和思维能力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使初中语文教学获得良好的挖掘能力,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开展传教工作。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总结和发现学生的学习特点,不断将思维能力的培养贯彻下去。本文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 语文教学 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策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而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不断鼓励学生创新,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创新水平和实践能力。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比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丰富、深入。学习结构的复杂性和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语文教学的训练模式教学目标必然发生变化。因此,初中语文教学阶段,教师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武装自己。同时将知识融会贯通,反过来用自身思维来分析并提出独到见解,进一步加深对语文教学内容的领悟。[1]

中学生的个性和发展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本身,而且可以在课文中表达。人文氛围更有利于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更是初中生个人成长中的有利因素,不仅有利于学习过程中学科整合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有效提高。[2]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初中语文的难度不断增大,因此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营造了一个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于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并从不同侧面进行分析、引导,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最后,对问题进行延伸,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提高他们在语文方面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与培养。

2.从课文出发,进行思维训练

初中语文课文本身就是学生思维训练的有效载体,为了培养和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初中语文课文编纂过程中包含各种体裁的文章,综合看来大致有文艺性和常识性文章两大类。常识性文章主要包括科学小品和科普说明文;文艺性文章则主要指诗歌、小说和散文等。由于文章的类型不同,就需要学生思维模式依文章而转变。例如,对于诗歌、小说及散文,它们的特点一般为通过典型的事物来反映本质,作者通过对形象事物的描摹来启发和感染读者,因此这类文章含蓄性较强,这就需要将学生的情感带入文中,使其思维随笔者的真实意图转换,从而更好地透过表象理解事物的深层本质内涵。

3.结合教材文本,为学生传授思维方法

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应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语文思维方法有多种,如比较法、综合法、分类法、抽象与概括法、联想与想象等。

比较法是指对比事物进行研究的方法,也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之一。联想与想象法也是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联想即由此及彼,想象则是人脑对表象事物的再加工与再创造。

4.加强有效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具有独创性、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和批判性,是衡量学生思维能力的标准。初中生较小学生而言,其思维能力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还需教师加强训练,通过设计系列性的训练内容,实现思维品质的飞速发展。

一方面,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通过课堂提问、鼓励发言,促使学生深入研究文本,培养问题意识,避免死记硬背地学习知识;或组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學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另一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全方面、多维度思考问题,在对比分析中领会文章的深刻涵义。同时,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思考生活问题,举一反三,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灵活性。此外,教师还可在提问和作业练习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5.注重课堂互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在互动中生成。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通过创设有效的课堂互动来促进学生积极交流,提升学生语言能力与沟通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而言,教师不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和合作探究来加强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来帮助学生完成对已学知识的总结和反思,并在课堂交流探讨中理清思维脉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课堂互动还需要教师善于利用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如在作文教学中,可选取学生优秀作文进行课堂展示,并从语言、结构、创作手法、选材立意等方面分析探讨,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并激励学生继续努力,以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6.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思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就应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对新鲜事物形成一种新的感知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创新,形成一种新的理性认识,并借助这种认识来创造新事物。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就要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路。

7.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知识积累

为了提高思维能力,仅仅依靠课堂阅读是不够的。这就要求初中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些有用的思考。加强书刊阅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育与学习。几千年的文学作品,有天文学,有地理学,有这些。作品中一定有大量的文献,值得探索和发现。在阅读当你读一本文学期刊时,写下你的观点和想法,不要扼杀它们。在摇篮里,思考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增加初中生的新生事物对事物的认识和研究,思维能力的变化,对祖国的更好的培养展示综合人才。

总之,教师要把握好初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要点,并灵活运用培养策略,坚持长期训练,定能取得成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冯玉怀.培养初中生语文思维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J]. 新课程(中). 2016(05)

[2]姜泽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J]. 亚太教育. 2015(04)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初中
谈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与初中英语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