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点军校体能训练的做法与启示

2017-09-12杜英张文斌

未来英才 2017年13期
关键词:西点军校做法体能训练

杜英+张文斌

摘要:西点军校坚持把体能训练作为其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培养出大批出类拔萃的军政要员,对世界各国军校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研究了西点军校体能训练经验做法,梳理了值得我军学习和借鉴的内容,以期对我军院校组织体能训练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西点军校;体能训练;做法;啟示

西点军校对体能训练的高度重视,源于该校第31任校长麦克阿瑟将军,他结合战争对体能和心理素质要求更高的现状,提出“每一个军校学员都是运动员”的口号,这个口号延续至今,成为西点军校培养人才的指针和航标。

一、强调体能训练是人才培养的奠基工程

着眼生长军官成长的体能素质和知识要求,实现培养多能军官目的,西点军校针对军事人才特殊性,严把体能训练关,增强体能训练质效。

1、强化认同、夯实入口关。西点军校认为,体能训练能发挥人的身体潜能、培养拥有健康体魄的自豪感、培养体育竞赛活动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培养好胜心和集体荣誉感等。坚持把体育教育与文化教育、军事教育同等对待,并把体能训练作为对学员领导品质培养和形成的重要推动力。尤其在入口关招收学员的时候,将身体素质作为重要衡量指标,被录取者首先应具有强健的体质,能参加有关项目的体育比赛,否则不予考虑,录取率在报考总人数的10-12%之间。

2、严格要求、强化意志关。西点军校要求,学员必须通过严格训练来提升体能素质。严格的训练和要求,既是为了增强体质,也是培养军人坚忍不拔的毅力,自控能力,果断、勇敢、思维敏捷的气质和竞争意识,使学员的进取心理、拼搏精神、组织指挥能力和协调能力得以充分体现。通过“兽营”训练模式、体育和各种竞技比赛锻炼,使学员经受各种考验和磨炼,用过硬的体能素质打造拼搏进取的意志品质,并勇敢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强化军人作风养成。

3、对接实战、把好出口关。西点军校强调,战争不会同情弱者。残酷的战场,面对近战、夜战、恶劣地形和环境等条件,必须从难从严要求,增强复杂环境应变能力,更快更好掌握各种技能,避免无谓牺牲、不断提高实战能力。通过战训结合、全程淘汰等方式,坚持使训练手段尽可能接近战场,并规定入学初期基础训练淘汰率15%,第一学年新生淘汰率23%,毕业考核淘汰率5%,毕业率70%,提升学员融心力、脑力、体力于一体且体能与技能相结合的综合作战能力。

二、突出实战教学对体能训练的科学统筹

西点军校按照打牢学员体能基础的目的开设体育课程、完善课程设置,并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员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过渡,增强学员体质,提升学员能力。

1、统筹课程计划、追求个性发展。区分基础课程、军事课程和实践课程等模块,全面统筹体能训练课程体系,力求课程最优化设置。体能训练课程,设置理论课程、竞技体育两部分。理论课程包括《体育训练基础》、《中级体育训练》、《高级体育训练》、《体育训练组织与领导》等课程;竞技体育包括《拳击》、《格斗术》、《近距离格斗》、《求生性游泳》、《终身性运动》等课程。通过推广校际体育比赛,形成西点学员乐于参加比赛、观看比赛、议论比赛、支持比赛的体育文化传承。为培养学员体育运动特长,要求学员四年必须学习8门体育课程,必须在三年级选修或四年级必修一门终身性运动。

2、完善内容体系、彰显专业特色。建立专业程度达到专业体育运动员标准的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的训练项目和内容,强化军事和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职业指向性。六周入学基础体能训练,包括徒步行进、手榴弹投掷、利用绳索进行75英尺下潜、徒手格斗、步枪刺刀格斗、陆地导航等内容,完成老百姓向军人转变。第一学年夏八周野外训练,包括轻重武器近战及联合作战训练,步兵炮兵武器训练、军用航空、军事工程及登陆训练等内容,锻炼三级学员把控陆军战场作战、支援及保障情况,掌握初高级单兵技能,锻炼一、二级学员指挥能力。第二学年夏见习指挥训练,包括空降、空中格斗、工程训练、潜水格斗、寒带作战等内容,培养二级学员实用军事技能、提高指挥能力。

3、依托师资团队、谋求最大质效。西点军校各类专兼职教练员63人,专兼职体育工作人员131人,师资团队阵容强大。学员旅长负责学员管理并监督学员训练科目实施,在学员旅统一运作下,体育系教官与战术军官、军事教育系军官,负责军事教育分计划各课程与训练科目的教学组织实施。利用米基运动场,依托师资团队,开展丰富、专业的体育运动,锤炼强健体魄,提高组织能力,培育集体精神、心理素质,培养勇气、决断能力、好胜心,以及在受到压力时的思维和行动能力,谋求训练效益最大化。

三、谋划体能训练对我军院校的经验借鉴

西点学员不仅接受高质量的军事教育,还接受高质量的普通高等教育,尤其是科学的体能训练经验做法,对提高我军院校学员体能训练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1、在新的高度重新认识体能训练基本功能。一是强健的体能是打赢未来战争的客观要求。西点自1802年创立以来,其“教育、训练并激励全体学员以使每名毕业生成为献身于责任、荣誉、国家价值的军官”的基本内涵从未改变。为此,我军院校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和基本军事技能训练,又要重视加强体能训练的力度和强度,强调从德、智、军、体四方面,培养符合战场需求、适应军事技术和军事战术发展需要的指技合一型高素质军事人才。二是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全面素质的重要依托和基础。为保证学员具有过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西点制定了专门的体育教育分计划,强调培养和锻炼学员的意志、自我控制能力、勇敢果断的气质、灵敏的反应和强烈的竞争意识与拼搏精神,锻炼学员具备适应未来战争和工作所需要的强健体魄。我军院校应借鉴西点做法,制定科学系统的体能训练计划,培养和提高学员身体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全方位灌输学员体能价值观念、职责观念和纪律观念。

2、在新的起点重新优化体能训练教学内容。我军院校与西点相比,主要存在体能训练细分偏少、氛围不浓、娱乐性不足等问题。一要高起点谋划体能训练总体设计,科学制修订我军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要立足于未来作战高强度、高压力的战场环境,增开《野外生存训练》等课程,增加《军事体育》《武装泅渡》等课程学时,积极组织校内、校际体育比赛。二要围绕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制定课程标准。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专业的步骤,注重循序渐进,加强对《人体生理学》《体育心理学》《野战救护》等基础性内容的学习和掌握;野外生存训练,要开设负重长跑、武装泅渡、手攀钢索等训练内容,提高野战训练针对性实效性;体育比赛,要合理安排训练周期,增加篮球、足球、排球、武术、散打、格斗等内容,增强对抗性娱乐性;三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建立健全体能训练激励、淘汰等机制。在课程教学及考核,校内、校际各项体育比赛活动中,积极组织相关对抗或竞赛活动,活动结果按比例计入考试成绩,表彰奖励优秀学员的同时,按比例淘汰体能落后的学员,推动我军院校体能训练良性循环。

3、在新的视角重新确定体能训练组训模式。有什么样的组训模式,必然带来什么样的训练成绩或训练效果。对我军院校而言,一要立足我军院校实际。学历教育院校,可借鉴西点军校四年制学员体能训练组训模式;任职教育院校,可制定详细的体能训练(考核)计划及比赛日程,形成日常性训练、对抗性训练、竞技性训练相结合的组训模式,增强训练的趣味性,努力提高训练质量。二要区分学员训练层次。要紧贴未来作战需求和部队训练实际,区分生长干部学员与现职干部学员训练内容重点及训练标准,确保训练课目、内容和时机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但主要目的是提高学员体能训练水平,做到重点突出、兼顾一般。三要确保体能训练(考核)效果。创新体能训练组训模式,最终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学员体能素质,练出战斗力。要针对不同类型学员岗位任职指向,赋予不同体能训练(考核)内容,并综合考虑训练(考核)课目设置、条件限制等因素,对训练(考核)成绩进行定性定量研究,为表彰、淘汰学员提供依据,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 吴翔,李永生.走近西点军校[M].合肥:陆军军官学院,2012.

[2] 田鹏.西点军校22条军规[M].北京:地震出版社,2010.

[3] 张英辰,王树林.西点军校学员培养的主要特点及启示[J].昆明陆军学院学报,2010,(4).

[4] 赵荣,查亚兵.西点军校的军事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2).endprint

猜你喜欢

西点军校做法体能训练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