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问式教学在初中地理课中的应用
2017-09-12张德宏党彩霞
张德宏+党彩霞
摘 要:在中学地理课堂的教学中,课堂交往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知识,这是教师们长期以来探讨和实践的问题。而课堂提问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课堂提问;地理教学;教师
1.激发学生兴趣的提问
学习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求知欲,求知欲是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务必针对教学的内容,教学大纲的目的及要求,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思维,进行提问。如在讲述“青藏高原”时,可以通过播放歌曲《青藏高原》,然后向學生提问歌词中的“雪山”所代表的地理名词,这样可帮助学生基本掌握青藏高原的基本概况。在讲地球的自转时,提出学生们熟悉但又解释不清的现象进行分析,如昼夜变化,白天长短变化等,并指出这是由于地球自转而造成的。拿出地球运行仪进行演示,地球面对太阳的一面为白天,背对太阳的一面为黑夜。在讲“板块构造”之前,可以向学生提问“什么是火山、地震”,并播放教学视频,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学习新授知识的兴趣。
2.由浅入深的提问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把握一定的难度,不可偏难,也不可偏易,必须遵循教育规律,由浅入深地设计课堂提问,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有利于独创见解的产生。例如,在讲澳大利亚的气候时,先请学生阅读气候图,随后提问“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气候分布有什么规律?”让学生在问题中由浅入深地从不同方向以“气候”为线索解决问题。
3.因果关系的提问
教学中可以摆出一些条件或设想,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得出结论,也可以先摆出地理现象,再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推究原因,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例如,在欧洲气候这一节中,先展示气候类型分布图,然后依次展示降水量和平均气温分布图,在学生对欧洲的位置、地形、降水和气温的分布特点有了感性认识之后,再提出:“欧洲为什么会具有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这样能使学生从“因”中得出“果”来。
4.启发式的提问
教师在教学中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启发性引导,切实达到“有效”的标准。真正具有启发性的有效提问应是能有效促进师生间互动,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问题,如教师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通过追问来启发学生发现认识过程中自相矛盾之处,从而掌握正确知识。例如,讲述中国的自然资源一节时,问学生:金昌市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的镍都?金昌市有色金属产业的优势条件?这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问题,学生首先必须全面分析影响有色金属工业的各个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启发学生根据自身了解的情况,归纳出哪些因素有利于发展有色金属工业、哪些不利,然后对有利、不利因素进行综合比较,同时还要考虑到金昌的发展方向;最后指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5.联系实际的提问
在地理课堂教学提问中,联系生活常识,尤其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事件,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去分析回答,可以增加地理教学的感染力,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内容上看,由日常生活的感性知识再到全球议题;从区域上看,由近及远,把地理知识与生活密切结合起来,使枯燥无味的题材变为生动有趣的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了与人们经济、生活休戚相关的内容后,会感到地理是一门有实用价值而且十分有趣的学科。
总之,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这是“教无定法”,然而,“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又有一般的规律可以遵循,按规律可以有较好的收效,当然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关键在于“问得妙”,这就要求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师资、学生素质基础、办学条件的差异。因此,每一位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点,不同年级的学生和教材选择设计好提问,不流于形式的提问,让学生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 星.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教学理论与实践[J].读与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9).
[2]杨春兰.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教学实践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