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激发学生探究的教学模式
2017-09-12龚道康
龚道康
语文课堂教学属于教学实践范畴。新课程理念为我们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倡导的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强调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它不仅颠覆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效益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对“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作了深入探讨,并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适时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体现其效果。现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跳水》为例,谈一谈笔者对这种教学方式有效运用的理解。
初读课文:自主学习方式
语文是以文本为载体的,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积累的学习经验由少到多,不管在语文素养方面差别有多大,都应该给他们自主学习文本的空间。而初读课文正是恰好时机。学生自主读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提供适当的学习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问题,根据已有的阅读经验,围绕设计的问题,独立阅读。
比如《跳水》一课,教师在导入新课后,就应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不少学生自己确定了阅读的计划与目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读准课文;弄清谁跳水、为什么跳水、结果怎样等。学困生不能明确自己究竟要怎么读,教师就应在巡视之间及时予以提示,耐心地帮他们提出诸如以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鼓励他们能解决多少算多少。这样,每一个学生便能读,也知道怎么读。学生们边读边画,时而翻翻工具书,时而歪着脑袋想一想,时而做些批注……他们的独立自主意识真正表现出来了。之后,老师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见解或阅读体验,不管多少,不管水平高低,能谈即可,这就是自主阅读的收效。在这个过程里,学生自己知道是怎样读书的,就已经找到了自主学习的方法。长此以往,不仅使学生熟练运用了所有的语文学习方法,而且可以让学生明白了如何整合这些方法,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课文初探:合作学习方式
在一篇文章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总有学习的重点、难点,有共同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起来层次不同、认识不同,解决的难易程度也因学生语文素养的参差不齐而存在差距。这便可以用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组织得好,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要明白解决问题是合作学习的目标。解决问题需要合理的方法,找到方法后需要合理分工。分工,即根据学习情况存在的差异量体裁衣,在“能解决或能完成”的前提下分配任务。分工后,需要个体的努力和相互间的协作,个体与协作努力后又需要统一。
如在初读《跳水》一文后,笔者立即出示问题:“事件是怎样一步步发展成船长让孩子必须跳水的?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孩子、水手们都有些怎样的表现?船长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你对船长是怎样评价的?你是船长你会怎样做?从课文内容中你能明白哪些道理?你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方法?”这些问题一提出来,合作学习便有了共同的目标任务。小组长可以根据组内成员的异质情况进行分工:有的读文,有的查阅工具书,你解决这个问题,他解决那个问题,然后小组内相互评价、相互补充,最后综合统一完成任务。这样,不仅把本属于学生的权利还给了他们,而且避免了老师疲惫地讲、学生疲惫地听的传统教学方式。这种合作学习,有形式,更富有内涵,它将学生个性与差异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益、学习能力和品德修养的提高。
在课堂上,只有让学生感到民主、宽松、融洽、自由、坦然、愉悦,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学生才能主动介入学习过程,自由地思考和探究,无所顾虑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果断而自主地决策和实践。营造民主的、自由的学习情境,关键是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欣赏学生。
探究学习贯穿始终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在课堂中,教师要坚持“辅导+探究”,即教师少讲多辅导,学生多问多探究。
笔者认为:探究学习始终贯穿于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之中,它的有效性是建立在问题研究基础上的。探究学习涉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内容。它要求学生能发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思考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能按一定的过程最终能解决问题。从长期的教学实践来看,做到这点是有难度的。因此,多数情况下老师必须为学生探究学习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或大家共同设法解决。学生在问题的困扰下,要做的就是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这就好比要去一个地方,从哪走,怎样走,要走多少路,有没有捷径,这比结果重要得多。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问题”与“方法”都是探究学习最关键的内容——没有问题,探究就没有目标;没有方法,探究就既无形式,又无内容。探究有鲜明的自主性,有利于能力强的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在合作中进行探究就显得更有意义。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是还学生主体地位、重学生发展的真正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线教师只要善于抓住时机、合理运用,就一定能看到教学过程的无限精彩,也能体验到教育教学的深远意义。
(作者单位:湖北省建始縣第二实验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