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2017-09-12徐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自主合作语文教学

徐霞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优秀品德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一、教给方法,培养学习习惯。二、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三、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 自主 合作 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优秀品德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秉承“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着眼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一、教给方法,培养学习习惯

教学中,要始终坚持正面引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积极思维、大胆发言的习惯。让学生明晰语文各类知识的建构规律,掌握解读规律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使课堂教学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动、自学、自悟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从而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1.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

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调动,教师走进课堂要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我们要有“容错”之心,并鼓励、引导其“改错”。从而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参与课堂学习。

2.放权力学

语文教科书中每一单元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作为重点来学。学生已经懂的教师不讲,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思考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能解决的教师不讲,重要的问题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去搞清楚。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教学方法,灵活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要与学生始终平等,要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丰富人文素养,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

3.给时间学

一节课要给学生一半以上的时间去读、去思、去说、去写,让所有的学生充分活动起来。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善于理解内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4.激发想象,拓展自主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课文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在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1)依据插图,启迪想象。

插图是把运动着的具体事物静止地反映在画面上,是对文本内容的补充与丰富,教学中我们要利用插图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指导,从而启迪语文学习思维想象,进一步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2)朗读文本,激活想象。

语文教材中精选了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学时,我们可借助于声情并茂的朗读,唤起学生内心的想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的把握课文,实现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

(3)巧用空白,激发想像。

许多语文课文的结尾常常令我们有“言虽尽而意无穷”之感。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沿着原文的思路或是根据课文创设新的情境让学生进行续写,使文本的空白得以填充,给课文画上一个更为圆满的句号。

二、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

“新课标”指出:“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怎样做才能做到学生积极主动的合作呢?

1.激发兴趣,引导积极参与。

语文课堂上,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富有实效,教师的组织、引导工作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先要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建立合作小组,精选合作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形成独立见解,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其中来,增强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2.相信学生合作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应相信学生有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敢于把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体验过程,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3.给予学生合作的空间

教学中,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对象、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和补充、更正的机会,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不会流于形式,才会使课堂变得更加灵活、开放,学生的个性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1.培養疑问意识,树立创新精神

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学生求疑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从而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因此,教师不能把知识强加于学生,不能用作者、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的问,正体现了其创造力的发展,是创新的萌芽。有了疑难就是成功的一半,不知疑则不进。善教者,不但要善于答疑,更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质疑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2.消除畏惧心理,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

探究性学习要多层次、多角度、独创性地探讨研究,开发学生个体潜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给予学生激励的话语,特别是学困生,既要为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又要肯定他们发言中的点滴优点。只有消除了学生畏惧的心理,学生才会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提问。

3.组织讨论,激发合作探究的精神

小组讨论为每个学生提供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宽松氛围,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不仅增强了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还激发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总之,只有生动的教学才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愿望,激发学生们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合作语文教学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