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首都四所高校的调查
2017-09-12武勤蒋惠敏
武勤 蒋惠敏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首都四所高校的调查
武勤 蒋惠敏
志愿服务是体现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培养公民社会责任感、强化社会正能量的重要途径。倡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一直是高校人才基本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开放办学、联系社会、走向社会并服务于社会的主渠道。高校学生群体是志愿服务者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亦是志愿服务能力较强、参与意愿极为踊跃的一个群体。以首都四所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调查为切入点,探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改善对策。
大学生群体;志愿服务 ;激励表彰
随着志愿服务精神的深入人心,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正在逐步成为我国广大公民的自觉行动,而大学生群体是志愿服务能力较强和参与意愿极为活跃的一个群体,近年来,以高校大学生为中坚力量的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志愿服务事业的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了解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特征、类型、组织方式、参与程度和参与动机,厘清高校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课题组于2015年7月至9月对首都四所高校的部分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16份,有效回收率为93%。与此同时,对四所高校的团委、学生处、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的负责人等进行了个别访谈。
一、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
1.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基本态度
大学生群体对于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普遍持“积极”或“比较积极”的态度。从图1可见,每年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4次以上”者多达64.2%,参加2—3次者为31.3%,二者相加高达95.5%,仅有不足5%的大学生在每年度仅参加“1次”或“0次”。
图1 2015年首都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情况
调查显示这一数据在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和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之间几无差别,说明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当今大学生群体的一种“自觉”或“比较自觉”的行为。由此证明,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是比较强烈的,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近年来开展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有成效的。
2.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动机
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动机影响到参与活动的持续性以及行动的态度,因此动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调查发现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动机存在个体差异。对于问卷中提出的8项动机的选择情况排序如下(允许多选,限选3项):(1)完成学校和组织的任务(100%);(2)获得“社会实践”课程学分(89%);(3)服务社会帮助他人(69%);(4)提高自身综合素质(57%);(5)扩大社交范围、提高社交能力(54%);(6)参加所属社团的集体活动(24%);(7)尝试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17%);(8)其他(11%)(见图 2)。
图2 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
从以上数据可见,多数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仍然是一种“被动”行为,首先是为了“完成学校和组织下达的任务”并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社会实践”学分,其次才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扩大社交范围、提高社交能力”和“奉献社会、帮助他人”,仅有少数学生能够主动将参加志愿服务与“运用专业知识”相联系。
3.关于参与志愿服务性别比的调查结果
Kimberlee J.Trudeau和Ann Sloan Devlin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性别差异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有更强的志愿服务动机和兴趣。[1]本研究通过对“性别”和“参加志愿服务次数”的交互分析发现,男生中没有参加志愿服务的占66.6%,参加4次及以上的为3%;女生中没有参加志愿服务的占44.8%,比例低于男生,参加4次及以上的占12.4%,明显高于男生。说明该样本中女性比男性更积极地参与志愿服务(见表1)。
表1 “性别”与“参与志愿服务次数”的交互分析(%)
在志愿者群体中,男女大学生之间是存在一定性别差异的。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相比,在参与的热情方面高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更倾向于希望通过参加志愿服务锻炼自己,并渴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在参与的持久性方面也高于男大学生,显示出女大学生在参与公益事业的社会责任感方面更具有价值诉求。
4.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内容
对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内容从以下方面进行了调查:(1)文体赛事和演出服务;(2)城乡公益环保;(3)社区公共服务;(4)扶残助老服务;(5)科技与健康知识宣传;(6)短期义务支教;(7)自然灾害救助;(8)其他。调查发现参与较多的是“体育赛事和文艺演出服务”和“城乡公益环保活动”,分别占34.5%和26.1%;与之相比,“社区公共服务”、“扶残助老服务”和“科技与健康知识宣传”则仅有15.7%、11.3%和9.6%(见图3)。
图3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
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多样,但总体上缺乏一定专业深度。“文体赛事与演出服务”、“城乡公益环保活动”,都是一些辅助性活动或简单劳务。然而,当今社会更需要、也更能够发挥大学生知识优势的却是“科技与健康知识宣传”、“短期义务支教”和持续参与“社区公共服务”。
5.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途径
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途径是:学校组织安排、社会招募应聘、社团集体活动、专业社会实践和个人兴趣参与(见图4)。
图4 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主要途径
其中,半数以上为“学校组织安排”,而学生社团自行组织的“集体活动”不足一成;“社会招募应聘”的多为一些重大社会公益项目,例如“护卫蓝天华北行”、“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红十字献血屋志愿服务”等;“个人兴趣参与”的多是一些教育文化领域的慈善救助项目,例如“蒲公英打工子弟学校课业补习日”、“与老年人一起读书”、“京城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行动”等。
6.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年级差
不同年级大学生参加次数存有一定差异。
图5 不同年级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人均次数
由图5可见,参加志愿服务的“峰期”是二三年级,进入大四后则陡然下滑,表明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机会与其课程安排和在校学习时间具有密切关系。虽然大四学生面临毕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人均次数锐减,但并不表明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减退,相反,他们会积极参加一些有组织、有深度的大型志愿服务项目。据课题组调查,某校新闻学专业四年级近三分之一大学生,都曾在2014—2015年度到北京郊区参加过为期一周的义务支教和自然灾害救助活动。
二、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原因分析
我国政府一直鼓励年轻学子关心社会、服务社会,近年来又积极倡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并将其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聚和强化社会正能量的基本任务。中央16号文件指出:“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2]然而从上述调查数据来看,这项工作的开展在深度和广度上尚有不足,首要原因就是高校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对其管理和支持还有待提高。
首先,统筹规划不足。通过访谈得知,四所高校均未制定有关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专门计划,仅在其职能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中有所提及,且各不相同。尽管各高校的“十三五”规划中都列有“社会服务”一项,但仅有一家涉及“大学生志愿服务”,且排在“科研成果转化”、“产学研相结合”、“成人继续教育”和“技能型人才培养”之后;教务部门编制的年度教学计划,基本不考虑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间和课程需要。统筹规划不足的直接后果是学校不能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统一安排,无法向大学生提供准确而丰富的志愿服务信息,从而造成大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任务”,难以根据学业和兴趣有选择地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这是导致部分大学生“积极性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另一个后果,是高校职能部门因缺乏充分的时间和资源准备,难以组织开展一些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大型志愿服务项目,没有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优势的充分发挥,更未能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的进程中。
其次,经费支持不足。在四所高校的年度财务预算中,均未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所需经费单独列支,即使在学生工作职能部门的总经费支出中所占比例也不高。而且高校志愿服务人均实际支出均不高,2014年四所高校人均经费支出不足20元。院系一级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经费则更少,普遍不足10元/人。经费不足的直接后果,是学校难以组织大型尤其是跨区域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项目。例如,2014年某高校曾与内蒙古某市签订暑期大学生支教协议,拟选派50人参加,申报者多达300余人,但由于经费紧缺,最终仅派出12人。经费不足的另一个后果是无法给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提供积极支持。再如,2015年某校“爱心社”曾向学校提出申请,希望解决每周3位社员到郊区社会福利院照料孤寡老人的交通费用,但由于额度较大未能获准。
再次,培训指导不足。突出表现为学校承担的一些大型社会公益项目缺少对志愿者进行综合系统的培训。近年来,公共部门组织的一些有关城市安全、食品安全、绿色环保、公民健康、灾害救助等领域的公益项目,往往需要志愿者掌握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够熟练使用特定专业器材或掌握专业处理技能。这就需要在项目启动前,由承担单位对志愿者进行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然而,高校普遍对这些项目参与人员的培训重视不够,培训工作不到位,大多草草完成。培训指导的不足,直接影响了志愿服务质量和实效性,也未能实现志愿服务互助助人的效应。例如,在2013年组织的“教育扶贫西部行”活动中,某校曾选派15名大学生志愿者到甘肃某县短期任教。由于事先未进行教学方法培训,多数志愿者并不熟悉讲授内容和教材,从而让“讲课”变成了“讲演”。
第四,激励表彰不足。这是目前高校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尽管各高校各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均将志愿服务列为社会实践课程的内容,但并未提出具体的要求。相对而言,欧美国家的一些私立大学在激励方面的系统化支持也走在了我们前列。当前我国高教体系中,志愿服务早已成为评定大学生助学金的指标,但因其所占权重不高,并未显现其应有的分量。至于保送读研、留学选派、就业推荐等人才选拔机会更是以学业成绩为唯一标准。即使校方欲褒扬个别成效显著的志愿服务项目,也是尽可能表彰团队而不突出个人。激励表彰不足的直接后果是,造成“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人才评价标准的形式化,导致大学生群体对学业成绩的片面追求,既阻碍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又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激励表彰不足加剧了部分大学生对公共事务的冷漠,将参与志愿服务视之为“负担”,致使一些具有一定难度但却有较大社会意义的公益项目难以顺利组织和实施。
三、完善高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管理的对策
加强和改善高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要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服务”思想、建构现代大学制度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
1.与全面落实“四个服务”思想相结合,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教育培训机制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强化“四个服务”意识,明确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崇德向善、奉献社会的时代精神。因此,高校应把“四个服务”作为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教育培训机制,将“为人民服务”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之中,对接时代需求,提升青年志愿工作服务国家工作大局的能力,培养有利于“四个服务”思想的建设者。
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不仅需要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还应具备为人民服务的真实本领。高校应定期举办面向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培训活动”,系统地介绍这一领域的政策法规、计划安排、工作经验和最新信息,引导学生关心社会、走向社会。同时,还可采用专题讲座、志愿者沙龙、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增强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兴趣和热情。对于重大公益项目,则应制定培训计划,对项目实施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行为规范、运行程序、服务标准等进行高质量的具体指导。志愿者培训应尽可能采用高效实用、生动活泼、便于互动的教学手段,以保证培训质量与效果。对于专业技术较高的项目,应尽可能选派相关专业或高年级学生参加。
2.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相结合,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机制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战略重点,是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各高校章程的制定,明确高校与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能够引领大学健康发展、规范运行的内部治理结构及与之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
首先,高校应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实行统一管理,由团委、学生处、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等职能部门联合制定年度事业计划,将本年度志愿服务活动的目标任务、重点项目、时间安排、考核标准等详细记载其中;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职能部门之间、院系之间的合作协调机制。其次,高校均应通过设立统一开放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及时通过有关志愿服务需求、重大项目进展、工作创新成果等方面的信息,随时接受大学生个人或社团的项目咨询与申请,鼓励学生社团和院系与社会公益机构开展网上合作。再次,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尽可能在高校年度预算中将志愿服务所需经费单独列支,同时在建立多元渠道资金筹集机制中,也将社会捐助资金的一定份额用于支持志愿服务活动,以作为对社会的回报。第四,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监督,对所有重大项目实行动态监测,及时回应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凡由学校发布和推荐的志愿服务项目,完成后均应按照协议要求和服务标准进行验收,不达标者不记入社会实践学分。
3.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结合,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表彰机制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高校应努力营造求真务实、崇德向善、注重实践的大学文化,建立起有助于大学生竞相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激励机制,不断提升大学生“关心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主体意识。
首先,高校应根据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对现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切实加大社会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占比重,构建以培育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尤应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和慈善公益活动提出具体要求。其次,改革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加大志愿服务在各种荣誉称号和奖助学金评选中所占权重,对于服务社会贡献突出的志愿者集体和个人实行重奖。再次,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才评价标准,优先推荐参加社会实践,尤其是志愿服务成绩优秀者,支持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将参加志愿服务的表现作为人员录用的重要条件。
[1]Astin,A.,Vogelgesang,L.,Ikeda,E.&Yee,J..How Service Learning Affects Students[C].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2000.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s78/A12/szs_lef/moe_1407/moe_1408/tnull_20566.html.
责任编辑:贾 春
Problems in the Volunteer Servic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Countermeasures——Based on the SurveyofFour Universities in the Capital ofChina
WUQin,JIANGHuimin
Volunteer service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progress of civilization in modern society,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civil society’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strengthen society’s positive energy.Advocating college students toparticipate in volunteer services has not only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the cultivation of basic quality of college personnel,but also the main channel for colleges to open schools,associate with the society,enter and serve the society.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ost energetic part of volunteer service,and they are also a group with strong service skill and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tatus quoand problems,and proposes improvement measures ofthe students’participation in volunteer services.
college students group;volunteer service;incentive commendation
10.13277/j.cnki.jcwu.2017.04.016
2017-06-01
G647
A
1007-3698(2017)04-0113-05
武 勤,女,中华女子学院中国妇女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女性人才;蒋惠敏,女,中华女子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女性问题。100101
本文系民政部2015年社会工作研究课题“新时期我国志愿服务参与机制研究——基于首都部分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分析”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MZR0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