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外活动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
——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之女大学生群体调查数据

2017-09-12王颖李洁石彤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学业大学生活动

王颖 李洁 石彤

课程外活动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
——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之女大学生群体调查数据

王颖 李洁 石彤

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日趋凸显,就业力的培养和储备成为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术界的核心议题之一。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之女大学生群体调查数据,以结构方程的方法对参与课程外活动与大学生就业力培养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显示参与课程外活动对提高就业力具有显著影响。此外,大学生参与课程外活动还借由社会支持为中间变项,间接影响就业力水平。而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观点不同,本研究发现学业成就对就业力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这对于传统的单纯强调课程内学习和专业成绩的价值观念形成了挑战。

就业力;课程外活动;社会支持;学业成就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我国大学生人数激增。2015年,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达到2625.2968万人,毕业生人数达到680.8866万人,在产业和人力资源结构双调整的背景下,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和就业压力日趋加大。[1]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背景下,一方面,大学生就业环境呈现出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职业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日趋多元化。

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日趋凸显,就业力的培养和储备成为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术界的核心议题之一。传统上,人们认为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是影响其就业力的核心因素,而忽视参与课程外活动对其人格成长、社交能力和价值观培养的影响。本文试图以结构方程的方法揭示课程外活动对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及其具体影响方式。

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大学生就业力的研究

Hillage和Pollard将就业力广义地定义为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能力。[2]Knight与Yorker提出了USEM模型,模型包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力、具有工作所需的通用的专业技能、具有自信心的自我效能、体现战略反应和思考的元认知。[3]8-10Poll和Sewell提出了Career EDGE模型,包括职业发展学习、工作和生活经验、学位学科知识、理解和技能、通用的能力、情商等。[4]

随着我国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一些学者进行了就业力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5][6],并发展出不同的就业力模型和测量指标。例如,丁怡认为,大学生就业力主要包括专业能力、求职能力、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7]王旭明构建了就业力评价模型体系,包括专业能力、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网络运用能力。[8]谢伟提出的大学生就业力模型包括外显性就业力、内隐性就业力、社会性就业力。[9]朱生玉则分析了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对就业力的要求,其中值得引起关注的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工作态度、社会实践与人际交往能力等维度,毕业生却认为用人单位最不看重,这一分歧应该引起重视。[10]类似于“就业力”概念,陈成文、汪希提出了“就业储备”的概念,并将这种大学生在校期间为未来获取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所做的准备,具体操作化为政治面貌储备、健康状况储备、学习成绩储备、获奖情况储备、工作经验储备、知识结构储备、能力结构储备及技能结构储备等。他们的研究发现,对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机会有显著正向影响的是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调适技能和职业技能,而兼职情况和学习情况则是负面影响。[11]

虽然有关大学生就业力的研究成果众多,但是,业界对就业力概念并没有统一的界定。此外,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阐述就业力概念,而对其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较为缺乏。

(二)大学生参与课程外活动与就业力的关系

Stuart等人将课程外活动(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广义地界定为兼职,参与大学生俱乐部、社团和其他与大学相关的活动(如志愿服务、班级任职、私人性的社会网络活动的参与),以及大学生活之外的其他活动(如家庭义务活动、宗教参与和社区活动)。换句话说,课程外活动指在教学和学习时间之外的活动。[12]

不同于精英教育阶段,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背景下,各类型高等教育机构均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吉本圭一等人的研究指出,学生就读期间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经历(包括勤工俭学和实习)非常重要。[13]Brennan和Shah的研究证明,学生尤其是女生参与课程外活动与成功的就业结果相关。[14]Wood等人的研究发现,许多学生都能够意识到参与课程外活动的价值,并将其发展为可转换的技能,而这对其学业课程和未来就业有积极影响。他们特别指出,学生已经认识到作为培训生和实习生的价值。[15]Tomlinson的研究也发现,许多学生都认识到了课内和课程外活动的参与对其就业力的提升。[16]但是,Tchibozo的研究证明,课程外活动的影响主要依赖于其参与程度和参与类型,课程外活动的时间和内容显著影响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转变。[17]而Stevenson和Clegg的研究则认为,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意识到参与课程外活动的价值。他们特别提出了课程外活动价值的性别化和阶层化的差异,指出女性常常低估她们的参与,并且更倾向于对课程外活动不屑一顾,她们很少意识到这是一种可以利用或者投资于未来就业的资本。[18]

国内学者主要关注的议题是参加社团活动、担任学生干部和实习对就业力的影响。例如,徐莉、郭砚君的研究指出,担任学生干部与社会资本和就业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19]岳昌君、杨中超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果的研究显示,担任学生干部对学生找到工作有影响。[20]陈成文、汪希的研究指出,在校期间担任学生干部的层次对毕业生能否获得就业机会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其工作前景有正向的显著影响。[11]关于课程外活动重要构成的实习活动,丁小浩和于洪霞的研究指出,高校在校生以就业为导向的实习开展得越来越早,花费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同时指出,实习的盲目性和提前性使高校有退化为职业培训机构的趋势,这将无法保证高校应有的品质和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长久的竞争力。[21]朱红等人的研究指出,约38%的学生有过实习经历,然而实习多安排在寒暑假,且模式单一。[22]以上学者的研究指出了大学生参加课程外活动的作用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而参与社团等课程外活动对于就业力的影响机制,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来揭示。

(三)社会支持和学业成就对就业力的影响

社会支持指大学生建立社会纽带,在经济、情感、就业和学业等方面获得社会支持的状况。程虹娟等人指出,不同的学者从社会互动、社会行为性质、社会资源作用等视角来界定社会支持,并将社会支持划分为情感支持、物质支持、信息支持及陪伴支持。社会支持的来源主要是核心家庭成员、朋友、老师等。大学生的工具性支持主要来自于家人,而情感性支持则主要来自于朋友和恋人。[23]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就业存在影响。丁锦红和王净的研究证明,社会支持水平对学生的职业期望有影响,学生对职业的期望与家庭、亲友的支持有关,而较多的支持有助于个体认识到自身能力,使个体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和更多的选择途径。[24]根据学者的研究和本研究的调查数据,我们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分为经济、学习、就业、情感四个维度。

陶龙泽将学业成就定义为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包括学习成绩、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等诸多方面)所进行的一种综合性评价。[25]学者的研究表明,参加课程外活动有助于巩固专业知识和提高学业成就。[26]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与样本

1.研究工具

本研究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之女大学生群体调查的数据。该调查涉及大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建立社会纽带、学业表现及各项能力自评分等内容。本研究将“就业力”界定为大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各项工作的实际能力,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1)基本技能,如计算机水平、英语水平等;(2)社会能力,包括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3)发展能力,如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反思批判的能力等;(4)公民能力,包括勤勉负责和自我管理约束的能力等。

2.研究样本

本研究所调查的总体是2011年4—7月在校本科生样本。调查首先按照地区经济水平和高等教育水平的不同选取了北京、西安、银川、南京、武汉等五个城市;其次,按照普通或重点院校、专业性或综合性大学等不同类型,在样本城市中分别抽取了3所大学,共计15所大学;最后,在每所大学中按照性别、年级、专业分布等抽取最终样本。调查共收集数据2822份,其中男性1383人(占样本量的49%),女性1439人(占样本量的51%)。调查样本涵盖了十二大学科门类。此外,本研究2015年4—7月间,在北京、深圳、河北等地进行了补充访谈,以进一步探讨课程外活动对在校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

(二)模型建构与测量指标说明

1.模型建构逻辑

本研究以“课程外活动”为外因潜在变量,其观察指标共有三项,分别调查了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参与各类社团及组织集体活动等经历。“就业力”为本研究内因潜在变量,其测量指标有十个,经因素分析分为“基本技能”、“社会能力”、“发展能力”和“公民能力”四个初级潜在变量。

本研究试图建立起大学生参与“课程外活动”与其“就业力”培养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为了进一步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还引入了“社会支持”和“学业成就”两个中介变量。其中,“社会支持”是指大学生建立社会纽带、获得各类支持的情况,共有四项观察指标,分别测量了大学生在经济、情感、就业和学业等方面获得社会支持的状况。“学业成就”是指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专业知识的获得,其观察变项为班级成绩排名和综合测评成绩排名。研究模型建构的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模型的基本结构

2.测量变量说明

本研究各潜在变量的观察变量较多,故而运用多阶因素分析对变量间关系进行逐步处理和分析。通过因素分析抽取观察变量间的共同因素,从而以集中概念代表原本更复杂的数据资料。下文将呈现本研究各观察变量与潜在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

(1)课程外活动

该外因潜变量的测量指标来自“女大学生群体调查”问卷 D1、D2、D3C、D4A、D4C 题。在综合D1、D2两题的基础上,本研究将从未担任过班干部的情形编码为1,担任过班级、院系、学校及学校以上级别班干部的情形分别编码为2—5,从而测量了应答者担任班干部的情况。在综合D4A、D4C两题的基础上,本研究将从未参加过社团的情形编码为1,在社团中担任普通成员、活跃成员、负责人和创始人的情形分别编码为2—5,从而测量了应答者参与社团活动的情况。D3C题询问了应答者是否担任过集体活动的领导者和策划者,没有担任过编码为1,只担任过一次编码为2,担任过多次编码为3。

这一组观察变量的KMO值是0.580,Bartlett球形检验卡方值是1086(自由度=3),达到检验的显著性要求(P=0.000),拒绝虚无假设,可以进行因素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求得“课程外活动”公因子,特征根为1.682,可解释的变异量为56.058%。

(2)社会支持

该外因潜变量的测量指标来自“女大学生群体调查”问卷E7题,题目从经济、学习、就业、情感等四个方面询问应答者“当您在遇到下列困难的时候,有人能给您提供建议或帮助吗?”无法获得帮助编码为1,有1—2人能提供帮助编码为2,有3人以上能提供帮助编码为3。

这一组观察变量的KMO值是0.725,Bartlett球形检验卡方值是1371(自由度=6),达到检验的显著性要求(P=0.000),拒绝虚无假设,可以进行因素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求得“社会支持”公因子,特征根为1.958,可解释的变异量为48.952%。

(3)学业成就

该外因潜变量的测量指标来自“女大学生群体调查”问卷B12、B13题。分别让应答者对自己的考试成绩班级排名和综合测评班级排名进行自评,4是“优秀”(排名前 10%),3是“良好”(排名前 10%—30%),2是“一般”(排名 30%—70%),1是“不好”(排名后 30%)。

“易非大人,稍安勿躁,让老臣先替您尝尝,看有没有毒……”话还未说完,他便装作一副毒发身亡的样子,倒在了沙发上。

这一组观察变量的KMO值为0.576,Bartlett球形检验卡方值是3107(自由度=3),达到检验的显著性要求(P=0.000),拒绝虚无假设,可以进行因素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求得“学业成就”公因子,特征根为2.007,可解释的变异量为66.886%。

(4)就业力

该内因潜变量的测量题目来自“女大学生群体调查”问卷B10、B11题,在这两题中,要求应答者对自己的一系列行为方式和态度进行李克特量表1—5分的自评。经因素分析可知,KMO值为0.776,Bartlett球形检验卡方值为7086(自由度=45),达显著水平(P=0.000),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经直交旋转后,旋转前四个公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 3.238、1.402、1.114、1.028,旋转后四个公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2.788、1.410、1.302、1.283,旋转前后四个公因子均可解释67.827%的总变异程度。因此共保留特征根大于1以上的四个因子作为公因子。

经过因素分析,可得出四个因素。因素一,基本技能,包括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分别为问卷中B11K、B11L两题,可解释的变异量为13.023%。因素二,社会能力,包括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对应问卷中B11E、B11F、B11G、B11H题,可解释的变异量为27.876%。因素三,发展能力,包括大学生的自我学习素养和批判反思能力,分别对应问卷中 B10C、B10D题,可解释的变异量为12.830%。因素四,公民能力,包括自我约束管理和勤勉负责的能力,对应问卷中B10F、B10G题,可解释的变异量为14.098%。这四个因素在结构方程中共同构成“就业力”潜变量。由此,我们建构出大学生参与课程外活动及其获得社会支持的水平和学业成就对就业力发生作用的结构方程模型。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研究结果

本研究希望能厘清大学生参与课程外活动对其就业力的影响机制,以及参与课程外活动如何通过影响人际关系和学业成就,继而对大学生的就业力产生间接影响。由表1可知,除了学业成就对就业力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性要求外,其他观察变量对潜在变量的参数值、潜在变量对潜在变量的参数值,检验T值均大于2.58,达到检验显著性要求。

本研究以Amos18.0版对研究模型假设进行配适度检验。在绝对配适度检验结果中,模型的RMSEA=0.034(RMSEA≤0.05为配适良好),GFI=0.979(GFI>0.9为配适良好),表示假设模型配适良好。增值配适系列指标中,NFI=0.960(NFI>0.9为配适良好),CFI=0.969(CFI>0.9为配适良好),IFI=0.969(IFI>0.9为配适良好),RFI=0.950(RFI>0.95为配适良好),上述各指标表示此模型的测量配适改进比率程度良好。在简效规范配适系列指标中,PNFI=0.758(PNFI>0.5为通过标准),PGFI=0.765(PGFI>0.5为通过标准)。由上述模型可解释“就业力”因子的决定系数为0.472。上述指标表明,本研究依据文献假设的结构方程模型在各项指标系数均表现出较好的配适度,说明本研究提出的模型符合实证资料并且具有较好的解释力。

表1 模型估计参数显著性程度及标准化数值摘要

研究者根据上述模型,以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中介变量的检定,发现潜在变项“社会支持”对“就业力”的参数估计达显著水平,表示中介关系确实存在;但“学业成就”对“就业力”的参数估计却未达显著水平,表示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观念不同,学业成就未必显著影响大学生就业力水平。此模型各变量间路径系数如下:学生参与“课程外活动”对“社会支持”的标准回归系数为0.25(P<0.001),对“学业成就”的标准回归系数为0.26(P<0.001),对“就业力”的标准回归系数为 0.58(P<0.001)。此外,“社会支持”对“就业力”的影响力达到 0.26(P<0.001)。但“学业成就”对“就业力”的直接影响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表示“学业成就”对“就业力”并无显著预测力。可见,学生参与课程外活动不但会促进其社会纽带的建立和学业成就,而且还会直接提高其就业力水平;同时,学生参与课程外活动还通过建立社会纽带和支持的中介作用,间接提高学生的就业力水平。

(二)讨论

1.参与课程外活动对获得社会支持的影响

广泛参与各种类型的课程外活动,对大学生建立有效的社会联系、获得社会支持具有显著正向效果。在本研究中,获得社会支持既包括经济、就业、学业等工具性的社会支持,又包括情感性的社会支持。广泛的社会资源和情感支持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对此,一位被访者表示,参与课外实习能够学到与人相处的基本礼仪和规范,懂得如何在社会中跟他人交往与合作:

我们实习,先不说你成绩的好与差,人际交往非常重要。你自己的语言、礼仪,你得弄清楚。你总得跟人家交往,得把在学校时学生阶段的那种娇气去掉。走上社会主要还是靠人际交往,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最重要的还是交往。虽然说学习很重要,如果你空有一身知识,但是没办法跟别人交往,那也是没用的。(访谈编号:06)

2.参与课程外活动对学业成就的影响

大学生参与课程外活动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21][22]在本研究中,大学生参与课程外活动对学业成就呈现出积极的促进作用,其影响力的标准回归系数为0.26,且显著性程度较高(P<0.001)。一位医学专业的在校生在访谈中谈到,参与各类行业组织和会议对自己拓展专业资源、学习临床经验、增进专业理解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我学的这个专业有中华中药学会肛肠分会举办的年会,还有全国肛肠联盟创新论坛,像这些 (活动)我都有参与,主要是学术型的活动。这些论坛一般都会请行业里面的顶级专家来讲课,每年可能就举办一次,这种机会就很难得。这种论坛都是顶级专家对自己临床经验的一个汇总,你学习他们的经验,以后可以应用于临床,也可以使自己少走很多弯路。(访谈编号:02)

3.参与课程外活动对就业力的影响

从表1可知,参与课程外活动对就业力培养的直接效果为0.58,且达到显著性水平。过去的相关研究虽然没有直接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出阐述,但亦有类似的发现。[13][27]一位被访者提到,参加与专业相关的招聘会和宣讲会让自己增强了专业认识,并对专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和规划:

经常有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招聘会或者是宣讲会,(我)会找时间去听一下,因为感觉这些活动都是讲与自己未来发展相关或者是自己专业方向的知识,多了解一些还是对自己有所帮助的。比如 (通过)专业方面的讲座或者组织,让我了解了以后我可能会干什么工作,对自己的未来有那么个轮廓,知道自己在什么行业内。以前的时候比较迷茫,都不知道自己专业是干什么的,现在已经逐渐定型,知道自己以后将会成为一个怎样的工作者。(访谈编号:15)

本研究表明,大学生参与课程外活动还借由社会支持为中间变项,间接影响就业力的培养。其中,参与课程外活动对建立社会支持的直接效果为0.25(P<0.001),社会支持对就业力的影响为0.26(P<0.001),表明大学生参与课程外活动借由社会支持对就业力的间接影响力水平达到了0.06。由此可见,大学生参与课程外活动对其就业力影响的总效果高达0.64。一位被访者在调查中谈到,自己出于兴趣爱好加入了羽毛球社,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增加了自己的信息资源,提高了就业准备的针对性:

进入羽毛球社以后,发现除了打球还有很多东西特别吸引人,比如说那些同学。虽然我们平常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摩擦,有的人说话比较直,但是我觉得(他们)非常真性情,就是很真实。认识了一些学弟学妹,还有同一届的朋友、朋友的学长。对我未来的发展前景,比如说工作,他们就会告诉我说现在要怎么准备,要去考研的话现在这个阶段应该做什么。(访谈编号:11)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学业成就对就业力的影响微乎其微,且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这对于传统上单纯强调课程内学习和专业成绩的价值观念是一个挑战。尽管并不能由此一项研究就推导出学业成就不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力水平,但至少能让我们对传统高等教育过程中过度强调学业成就的一元论做出更多的反思。参与课程外活动、获得社会支持及学业成就对就业力的影响效果如表2所示。

表2 模型各潜变项之间的影响力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第一,大学生就业力不仅仅包括专业技能的培养,而是一个多维复合概念。个体要适应现代专业化、快速发展变化的职业市场,除了需要基本的职业技能之外,还需要团队合作、组织协调、交流沟通、人际交往等社会能力,在复杂多变的职业市场中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的发展能力,以及进行自我规训和管理的公民能力。正如吉本圭一强调的,职业所需的职业能力(Competence)不同于就业力,不能将就业力简单地理解为大学为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即战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扩张模式下,如何通过基础教育与公民意识(Citizenship)教育来促进学生的社会自立,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13]诚如一位被访者在访谈中所言,通过担任大学志愿者团队的领导,他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都有所提升:

通过担任志愿者活动的领导,慢慢自己也可以去做一个组织和统筹的人,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另一方面,志愿者部的活动锻炼了自己的交往、沟通能力,会去关注社会上一些弱势群体。(访谈编号:13)

另一个访谈者则提到通过担任接待外国友人的志愿者,提升了自己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有一次我接待了一个从沙特第一次来到中国、来到我们学校交流的组织。感觉他们刚开始来的时候,对中国没有什么了解,我们做了很多准备,带他们去故宫,给他们讲解中国的历史或者是有关的背景故事,让他们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觉自己还是做了一点点贡献的。(访谈编号:15)

第二,影响大学生就业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传统强调的专业技能、课程学习和专业知识之外,参与包括社团活动、集体活动、担任学生干部等课程外活动,以及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获得社会支持等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就业力的提高。相形之下,学业成就对就业力提高的影响力反而微乎其微。

第三,积极参与广泛的课程外活动,对大学生提高学业成就、建立更广泛的社会纽带、获取社会支持,以及最终提高就业力水平都有积极而显著的作用。这就需要教育机构、教育者以及接受教育的大学生本人都认识到课程外活动的重要性,积极举办或参与各项有益的课程外活动,而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埋头只读圣贤书”。此外,尽管本研究的分组研究表明,该模型在不同性别和来自不同阶层的学生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然而西方已有作者以质性研究的方法表明,女性及来自较低社会阶层的学生往往没有意识到参与课程外活动的价值,并低估了自己的参与。[18]在我们的调查中,也有被访者提到女生在公共活动中总是容易被忽略,人们往往自然而然地选择男性学生作为活动领袖: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对每个人的能力都了解不够,可能因为第一印象,女生就没有男生表达能力强,没有男生展现得好,就造成这样的问题(指选择男生为活动领袖)。男生会让人比较有安全感,哪怕他是一个错误的领导者,也给人一种安全感,所以会选男生当领导之类的。(访谈编号:09)

这提醒我们注意:对于那些在就业市场上原本就处于不利位置的学生群体而言,鼓励其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各类课程外活动,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二)建议

就教育机构而言,应健全课程外活动的相关制度,在专业建设之外,向各类课程外活动倾注更多的资源和关注,将学生在课程外活动中的参与、表现和成长列为学生评估的重要内容。在大力倡导学生参与课程外活动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到,与学生强烈的实习诉求和多元化的需求相对应的是当前不甚完善的实习制度,甚至在部分院校存在着以实习为幌子非法使用学生工的恶劣事件。高校应该将经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纳入整体的教育培养体系中,如朱红等人提出的,将目前的“理论—应用”模式扩展为“感性经验—理性认识—实践应用—理论提高”的模式,在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实习项目[22],从制度上对学生就业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就教育者而言,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课程外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到就业力培养的多重面向,激励学生在课程外活动和人际交往中发展多元的就业力,而不是单纯强调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要引导学生兼具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公民意识。

就学生而言,应重新思考高等教育的价值和含义。高等教育的过程不只是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养成,而是全方位的,包括发展与他人的关系、建立社会纽带、锻炼综合能力等。而参与课程外活动是实现这一全方位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参与课程外活动的价值与活动成败本身无关,更重要的是使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完善自我人格,发展与他人相处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以及提高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和水平。

[1]闵维方,蒋承.产业与人力资源结构双调整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一个历史和比较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

[2]Hillage,J.&Pollard,E..Employability: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alysis[D].London:DfEE Research Briefing,No.85,1998.

[3]Knight,P.&Yorke,M..Assessment,Learning and Employability[M].Buckingham,UK:Open University Press,2003.

[4]Pool,L.D.&Sewell,P..The Key to Employability:Developing a Practical Model of Graduate Employability[J].Education Training,2007,(4).

[5]郭志文,宋俊虹.就业能力研究:回顾与展望[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6]胡尊利,刘朔,程爱霞.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8).

[7]丁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8,(15).

[8]王旭明.高校大学生就业力模型构建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1,(4).

[9]谢伟.两难困境下大学生就业力分析及提升途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2).

[10]朱生玉.大学生就业力调查——基于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9,(23).

[11]陈成文,汪希.就业储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

[12]Stuart,M.,Lido,C.,Morgan,J.,Solomon,L.and May,S..Student Diversity,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Perceptions of Graduate Outcomes[J].Activ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11,(3).

[13]吉本圭一,鲍威,等.大学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适切性——基于日欧毕业生调查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

[14]Brennan,J.&Shah,T..Access to What?Converting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into Employment Opportunity[D].London:Centre for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The Open University,2003.

[15]Wood,J.,Little,S.,Goldring,L.and Jenkins,L..The Confidence to Do Things That I know Nothing About——Skills Development Through Extra-Curricular Inquiry Activity[J].Journal of Learning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2011,(3).

[16]Tomlinson,M..Graduate Employability and Student Attitudes and Orientations to the Labour Market[J].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2007,(4).

[17]Tchibozo,G..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and the Transition from Higher Education to Work:A Survey of Graduates in the U-nited Kingdom[J].Higher Education Quarterly,2007,(1).

[18]Stevenson,J.and Clegg,S..Who Cares?Gender Dynamics in the Valuing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n Higher Education[J].Gender and Education,2012,(1).

[19]徐莉,郭砚君.大学生就业质量与社会资本关系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20]岳昌君,杨中超.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2,(4).

[21]丁小浩,于洪霞.高校学生实习时间的囚徒困境及其破解[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5).

[22]朱红,凯伦·阿诺德,陈永利.制度的基石、保障与功能——中美大学生实习比较及对就业的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

[23]程虹娟,张春和,龚永辉.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24]丁锦红,王净.在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1).

[25]陶龙泽.大学生学业成就的性别差异研究[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3,(1).

[26]禚建茹.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人际关系、学业成就与就业力培养之关系研究[J].教育经营与管理研究集刊,2010,(6).

[27]李凤兰.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实证研究——对武汉地区四所部属高校的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责任编辑:董力婕

Influence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n Employability of Undergraduates——Findings fromthe Third National Surveyon the Status ofChinese Women

WANG Ying,LI Jie,SHI Tong

As the graduate employment problem is prominent,employability become one of the core issues in policy and academic field.Based on the SurveyofSocial Status ofChinese Women,this paper seeks toreveal the influence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n employability.Furthermore,the effect of participation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n employability is mediated by social support.However,the effect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on employability is not-significant which is different fromthe common sense.

employability;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social support;academic achievement

10.13277/j.cnki.jcwu.2017.04.004

2017-05-25

G776

A

1007-3698(2017)04-0032-09

王 颖,女,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讲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医疗社会学、社会性别研究;李 洁,女,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性别研究;石 彤,女,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社会工作、女性学研究。100101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新时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0@ZH020)子课题“女大学生群体调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女性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与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0JZD0045-1)子项目“女性高层次后备人才成长规律与发展对策研究”,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期高校贫困女生弱势处境和社会支持研究”(项目编号:15BSH064)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学业大学生活动
艰苦的学业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谈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策略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35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