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东延安”谱新篇
——福安市溪柄镇斗面村走访记

2017-09-12郭雅明

红土地 2017年7期
关键词:福安市闽东苏区

林 杨 郭雅明

“闽东延安”谱新篇
——福安市溪柄镇斗面村走访记

林 杨 郭雅明

福安市溪柄镇斗面村,地处柏柱洋东麓,是土地革命时期闽东革命首府,素有“闽东延安”之称。斗面村内有“中共闽东特委”“闽东苏维埃政府”“共青团闽东特委”“闽东工作总队”“红军医院”“红军被服厂”“红旗报社”等革命旧址,是闽东红色资源最集中的区域。

近年来,斗面村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因地制宜转变粗放型的传统养殖、种植生产方式,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寻求全新的脱贫致富之路,村民们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永不消失的红色传说

走进斗面村,第一眼就能看见矗立于村口的闽东苏区纪念馆。

纪念馆里300多幅珍贵的闽东苏维埃革命斗争历史图片和资料,叶飞、曾志等老一辈革命家60多件当年的革命文物,闽东苏区纪念馆馆长林惠全深情的介绍,革命战争年代里的一个个红色故事,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仿佛就发生在眼前。

早在1927年,柏柱洋就爆发了一场农民运动,3000多名农民成立了闽东地区最早的农民协会。1929年春,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由赣入闽,推动全省土地革命深入开展。1931年开始,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先后派邓子恢、陶铸、叶飞、曾志等同志到闽东指导斗争,在基层建立共产党组织和工农政权。1934年2月,在柏柱洋召开的闽东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闽东苏维埃政府。同年6月,中共闽东临时特委成立。下辖9个县,面积达1.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1934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成立。中央苏区主力红军长征北上后,闽东苏区成为我党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战略支撑,并有力策应了主力红军长征。闽东苏区人民和子弟兵,为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

中共闽东特委机关旧址 (郑明华 摄)

奋斗不息的红土地

斗面村山高林深路隘,特殊的地理环境,制约了村里的经济发展。解放后,经过几次翻修,一条全长11公里、路宽9米的水泥公路,蜿蜒在溪柄镇区至闽东苏区纪念馆之间。

福安市以这条红色旅游公路为主轴,串联起红色主题教育和休闲农业观光一体的旅游线路,沿线的立峰村、茜洋村、斗面村以及楼下古民居、千年狮峰寺等,整合成柏柱洋红色文化旅游休闲区,列为全市规划建设的四大景区之一,红色旅游公路也成为斗面村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走在现在的斗面村里,跃然眼底的是,干净宽敞的村道上村民来来往往、忙忙碌碌的身影;路旁的绿化带里红绿交映,散发春的气息;平整的新建停车场里停着许多自驾游的车辆;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里,人们或听或看,感受着革命志士的精神风貌。

红色旅游方兴未艾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斗面村人民发扬老区精神,激流勇进,因地制宜发挥种养业优势,村民收入逐年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改善。该村结合柏柱洋创建3A景区、重点培育发展红色旅游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的优势,先后完成4座革命遗址修缮和闽东苏区纪念馆提升改造,修建了生态停车场、旅游公厕、旅游服务中心、溪楼公路旅游标识牌设计等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和景观工程。

一步步踏实走来,斗面村先后被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普及基地”“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福建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宁德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福安市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等称号,被列为福建省15个红色旅游重点景区之一。每逢周末或每年7月、春节期间,村里都会迎来大批游客,前来探寻革命先烈的故事与精神。

中共闽东特委成立纪念碑 (郑明华 摄)

随着旅游事业蒸蒸日上,斗面村两委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依靠得天独厚的红色旅游品牌,对后山的24亩集体茶园进行了改造,套种水蜜桃、金桔、葡萄、蓝莓和巴乐等水果,打造一个农业采摘园,增加亲子游的活动内容;安排村精准扶贫对象,在旧址中手工纺织制作与红色旅游相配套的红军鞋等系列旅游产品,并每月给予固定补助,销售收入归个人所有;扶持村级现有雨衣作坊的发展,帮助雨衣厂联系相关部门,对企业员工进行业务培训,扩大村民家门口的就业渠道。

革命老区,精神不朽,奋发进取。在这一片红色土地上老区人民将谱写出新的动人篇章。

猜你喜欢

福安市闽东苏区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闽东才女潘玉珂往事
传统木帆船闽东“复活”
苏区创业致富人
爱心托起希望 助学点亮梦想——福安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构建特色学生资助之路
闽东古法制糖“老树发新芽”
福安市水蜜桃褐腐病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任弼时与湘赣苏区的“肃反”
台湾“闽东新娘”:最想念妈妈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