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设施:完善设施建设是行人安全通行的重要保障

2017-09-12

汽车与安全 2017年7期
关键词:路权人行横道右转

道路设施:完善设施建设是行人安全通行的重要保障

就目前我国道路现状而言,各路媒体将眼光主要聚集在驾驶员与行人身上,但我国道路安全设施不完善也是致使行人抢行过斑马线的主要原因之一。过街天桥太少、信号灯设置和转弯控制均不合理等因素,导致斑马线上行人与车辆矛盾日益凸显。

过街天桥较少

为何横跨路间栅栏的危险行为屡禁不绝?是否是因为天桥、地下通道、斑马线的设置不合理?

多国城市交通研究表明,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的最佳间隔距离是150米,否则就超出了人的忍耐极限,行人就会乱穿马路。但是,我国各地的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超过150米甚至450米的数不胜数!

以上凸显的,正是规则制定者“以人为本”的观念缺乏。

信号灯设置不尽合理

近年来,中国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7年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首次突破3亿辆,其中汽车达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超3.64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2亿人。在单纯考虑交通运行效率的情况下,交叉口交通设施规划设计及建设管理理念未能对不同道路等级的行人过街给予不同的定位,片面性或仅从维护机动车的利益出发牺牲行人的利益;交叉路口设计片面追求长周期和增加车道数,普遍存在行人过街设施不完善的状况,如行人过街距离超长、道路中央缺少驻足空间、缺少行人保护设施、行人红灯时间超长等现象。

此外,路权分配过程中,始终过分偏向机动车;与此相对,则是行人、自行车和公交车的路权被严重挤压。在空间上,小汽车占据了交通干道的绝大部分,自行车、行人不仅无权占用主干道,在辅路上也被挤压到最低限度。在时间上,在一些复杂的平交路口,当红绿灯的设计分别满足了机动车的直行、左转、右转的需求后,行人需要等待的时间已足够漫长,而分配给行人的通行时间却又压缩到很难从容通过路口。

越是缺乏规则意识的群体,越是要求每一条规则的合理可行,才可能产生遵从的意愿和行动。而面对那些制定过程不透明,一旦遵守又感觉别扭甚至利益受损的规则,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办法穿过去或绕过去,而不是遵守它。

譬如:在所谓“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的调侃中,“凑够一撮人”既是人数概念,同时也是时间概念。如果凑起“一撮人”的时间已经大于人们等待的心理极限而红灯仍未转绿,则这“一撮人”就可能因“忍无可忍”而齐步开走,却不一定和“法不责众”的侥幸相关。

面对难题,一方面应该让更多公众有机会参与规则的制定,增加规则制定的透明度;尽量让每一条新规则合理可行,以此增强人们对新规则的认同;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对规则权威的维护,加大违反规则的代价,以此逐渐强化公众的规则意识。

具体到治理,一方面应该在重新合理分配路权的基础上,让机动车给行人让出更多的时间,尽量将行人在路口等待的时间减少到忍耐极限之内。与此同时,应该明确交通法规对车辆和行人的同等约束。多管齐下,才能走出车辆与行人相互冲撞、相互羁绊、相互指责的混沌,逐步走入良性循环,形成新秩序。

转弯控制不合理

众所周知,人行横道的绿灯亮时表明行人可以通过,可是实际法规却规定了灯绿时对方一侧十字路口的机动车仍然可以右转,这样势必会与过路的行人有交集,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在短暂的绿灯时间里行人走到路中间要等待右转的机动车,或者说右转弯的机动车和行人“抢”一条道路。但如果行人等待机动车后人行横道的绿灯变成了红灯,行人应该怎么办?

国外研究表明,信号控制交叉口行人过街时最大的安全隐患是与转弯车辆发生冲突,特别是左转车辆和车速较高的右转车辆。在美国,当行人与右转机动车流量均较大时,会禁止右转机动车在红灯时通行,让行人绿灯比右转机动车绿灯早启3-5秒,使等候过街的第一波行人提前通过冲突点,此外,设置辅助标志警示右转机动车有行人通行并应让行人先行。

德国则在现行规范中给出最小绿灯间隔时间算法,用以解决行人与下一相位机动车的冲突。例如:提前启亮行人绿灯1-2秒,使大部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保证右转机动车驾驶员看清行人并及时避让,同时设置辅助信号灯,为转弯车辆揭示行人的优先权,以避免同相位放行的行人与右转机动车冲突。

然而,中国在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上更加偏向机动车,使国内这一现象更为突出。右转车辆不受灯控,导致右转车辆车速过高。两个方向上的右转车辆可能强行通过同一人行横道,占用行人通行时间,导致行人与右转车辆冲突频繁,行人难以在信号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过街,于是被迫闯红灯或滞留在道路中央。行人与转弯车辆的冲突可能造成行人在绿灯期间过街反而比红灯期间过街更危险的奇怪现象。

行人闯红灯最大的原因在于我们的路权分配以及信号灯设置的“无礼”。在西班牙,叉路口的行人路权要高过机动车。根据相关交通法律规定,在交叉路口,只要行人给出一个清楚的手势或是将一只脚跨入到人行横道上来表示要通过的意向,机动车就必须停下来让等待的行人通过。但是有权利便会有责任,如果行人在非人行横道的地方过马路或是无视交通信号灯,也会被罚款。正所谓,“文化无高下,制度有优劣”,好的制度不一定是高素质的保障,却是高素质的前提。

猜你喜欢

路权人行横道右转
礼让行人条件下右转保护型相位设置阈值研究
日出(外一首)
为“右转必停”叫好
“机动车礼让斑马线”,到底怎么“让”
路权分配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绿色交通发展的困境及出路
卡车的路权限制及其影响研究
浅谈共享单车在武汉的应用效应
世界各地创意人行横道
在丰富的情境中领会平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