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针灸科医院感染管理
2017-09-11许秀玲
许秀玲
【摘要】针对针灸科院感意识不强,所采取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措施,主要通過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培训, 提高认识,改善诊疗环境,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标准预防,建立完善的中医针灸科院感制度,提高我院中医针灸科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关键词】针灸科;医院感染;管理
【中图分类号】R87.9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8-290-01
长期以来,针灸疗法被人们誉为“绿色疗法”,针灸以其优异的临床疗效、简便的操作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多年以来,很少见到与针灸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循证医学研究,同时针灸科医务人员受传统针灸手法的影响,对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和认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同时随着侵入性操作的日趋增多,存在一定的感染因素。2009年2月6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发布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共21部分,2008年7月1日起执行,使针灸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 规范化、 科学化的道路。因此加强针灸科管理,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方法,严格消毒隔离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对于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尤为要。
1 针灸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1.1 不重视医院感染工作,感染防控知识缺乏: 医院领导对感染工作重视不够, 认为此项工作是投资大、效益低的事情,硬件设施配备不到位;由于传统医学与西方医学的理念不同, 中医学生在校期间缺乏严格的无菌知识的学习和无菌技术操作训练 医务人员院感防范意识差, 相关知识欠缺。
1.2 环境及空气因素:针灸科诊室往往一室多用,病人针灸、拔火罐、湿热敷、刮痧等各种治疗都在同时完成,导致空气污染严重,我院是莫高灸馒头艾,艾灸时烟雾弥漫,空气中馒头艾燃烧后的微粒较多,抽烟机不能完全抽净,又不能大开门窗通风通气,以免造成病人着凉或隐私暴露,严重影响空气流通。
1.3 手卫生依从性低: 少数医务人员常以忙为由不洗手或不消毒手, 对洗手重要性认识不足, 忽视操作洗手, 尤以医师为甚[4]。认为手卫生用品投入是增加科室支出,手卫生用品配备、执行就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对手消毒剂的安全性、有效性认知程度较低,未完全正确掌握手卫生知识及时机。
1.4 诊疗用品消毒灭菌不规范:非一次性针灸针使用后,擦拭即放入容器内进行灭菌;盛装针灸器具使用不当,用无孔饭盒盛装针灸针,且容器不消毒;针灸盒内用纱布铺垫,老化不更换;火罐不能做到一用一消毒;消毒剂不按时更换等。
1.5 职业防护不到位: 针刺、放血疗法等中医有创操作日趋增多,针灸针、火罐、三棱针、梅花针等在使用过程中会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而造成交叉感染;医务人员无菌操作时不戴口罩,标准预防意识淡漠,发生针刺伤后未及时进行局部处理,我院莫高艾灸是馒头艾,产生烟雾较多,医务人员需带防烟面罩,否则会刺激呼吸道,产生炎性反应,如咳嗽、咽痛等。发生职业暴露时不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从而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干预。
1.6 医疗废物管理不规范: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消毒后的棉签或病人按压后的棉签混入生活垃圾中;感染性医疗废物和损伤性医疗废物分类不严格,针灸针、穴位注射后的注射器随意乱扔,注射器未分离针头就放入利器盒内;消毒后的棉签、棉球混入利器盒等。
2 医院感染管理措施
2.1 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三级管理组织,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管理者及针灸室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根《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其它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完善和健全针灸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考评细则,并加大督查的频次、力度,实行责任追究制,切实保障制度的落实。同时力争制定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感染防控标准操作规程(SOP)等,做到有章可循。
2.2 加强培训, 提高认识: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年要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培训与考核。重点加强消毒隔离、无菌操作、手卫生、职业防护及医疗废弃管理制度等有关内容的培训;对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对工勤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分类等有关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同时要求针灸科多层次多形式利用业务学习、感染专题讲座、定期考评等途径进行科室内部学习,营造一种对医院感染控制高度重视的氛围。
2.3 改善诊疗环境:按照《中医医院针灸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要求,设置候诊区、针灸诊疗室。诊疗区内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明确,设置排烟设备,保证通风良好,各治疗床间应用1.5m 高的隔栏分隔;室内应设置无菌物品柜和消毒隔离设施;
2.4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为保障手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首先从手卫生设施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入手,各诊室均应配备流动水洗手池、非手触式水龙头、洗手液、一次性擦手纸巾以及便于医生随身携带速干手消毒剂;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和宣传,并定期考核培训效果;通过制度和规范要求医务人员,反复强化手卫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医务人员自我保护和保护患者的意识。
3 消毒隔离制度
3.1 空气消毒: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可减少空气中微生物的密度是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紫外线灯1.5W/m安装在开诊前及闭诊后各照射30min,进行空气消毒。并做好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监测。
3.2 物体表面、地面的消毒:诊室内物体表面、地面应进行清洁次/d。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时应及时消毒。250~500mg/L含有效氯消毒剂擦拭,作用15~30min,消毒后的物体表面和地面应当保持干燥。endprint
3.3 治疗室内消毒:包括治疗床上用的床垫、枕巾、毛毯、垫席等物品,每周定期换洗凉晒,提倡采用一人一用消毒垫布、垫纸、枕巾,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后及时更换。治疗室也应定期消毒,保持空气流通,环境卫生整洁。
3.4 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针灸针属于高危器械,即穿过皮肤或黏膜而进入无菌组织、器官、腔隙的医疗器械,应进行彻底清洗、干燥后进行灭菌处理。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法,将针具用布包好,放在密闭的高压蒸汽锅内灭菌,一般在1.0㎏/cm2-1.4㎏/cm2的压力,115℃-123℃的高温下保持30min以上。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针灸针、三棱针、梅花针,一次性器械严禁重复使用。拔罐器械属于中危器械,玻璃罐用2000mg/L的84消毒液侵泡,(消毒液每周更换2次)或用75%乙醇棉球反复擦拭;对用于刺络拔罐或污染有血液、脓液的玻璃罐应一罐一用,并用2000㎎/L的84消毒液浸泡2h,(疑有乙肝病毒者浸泡10h),塑料罐具,可用75%乙醇棉球反复擦拭,竹制罐具可用煮沸消毒。
3.4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针刺治疗属于侵入性操作,极易破坏人体的正常屏障作用,从而可将某些条件致病菌带入体内或将正常菌群异位定值。因此,要求医务人员在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一般拔罐的部位不需要消毒,针刺部位需消毒,在患者需要针刺的腧穴皮肤上用75%乙醇棉球或0.5%碘伏棉球擦拭。
3.5 手的清洁与消毒:手的清洁与消毒是切断接触传播的重要施:
(1)术者手指消毒,在针刺操作前,术者应先用肥皂水将手洗刷干净,待干后用75%乙醇棉球擦拭施术手指。
(2)洗手設施完善,水龙头位置合适,水流大小恰当。
(3)医务人员洗手程序符合六步洗手法,洗手指征明确,同时应注意清洗指甲、指尖、指甲缝和指关节等部位;彻底清洗戴戒指等饰物的部位;随时清洁水龙头开关。注意干手方式,防止再次污染。
(4)速干手消毒剂具有出色的杀菌效果,具有作用快速、使用方便的特点,可以节约工作时间、提高效益。应放置位置合适,便于医务人员使用,提高洗手规范的依从性。
4 针灸科应采取的标准预防
4.1 标准预防的核心内容:所有的患者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患者,即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既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患者。
4.2 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4)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5)对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6规范操作,实施标准预防: 针灸过程中按规范操作,正确洗手和手卫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当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和分泌物时);正确处置病人使用后的设备和污染物品;正确处理锐器;保持环境清洁,正确处置医疗废物;完善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理措施。
7严格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废弃物不可混入生活垃圾中;医用棉签、棉球、毁形一次性注射器等放入黄色有标志的防渗漏塑料袋内密封;穴位注射针头和一次性针灸针放入专用锐器盒内;废物盛装量不应超过容器或包装袋的 3/4;严禁使用有破损或已经污染的收集容器;严格医疗废弃物交接制度,做好记录,存放于固定地点,由专职人员收集, 运送到医用垃圾暂存站;改善医疗废物暂存站的设施,加锁管理。
参考文献
[1] 余海珠,吴剑,杨蓉.针灸科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3):289-290.
[2] 潘向荣,周凯.针灸操作过程的医院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21(10):2011.
[3] 方欢,刘莉,于红等.针灸科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19(14):1855-1856.
[4] 王春荣.针灸推拿科治疗室医院感染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3):431.
[5]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S].北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