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函数单调性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2017-09-11郭玲余升璟

魅力中国 2017年35期
关键词:数列不等式

郭玲++余升璟

摘要:本文研究函数单调性在解决比较大小、求函数值域与最值、恒成立问题求参数、解不等式、证明不等式以及数列这六个方面的应用,本文主要通过有简单到复杂,对所构造函数研究其单调性,从而确定函数的值的范围来解决这六方面的应用,其中用到了分类讨论思想。文中例题大多选自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压轴题或数学竞赛题,加进了作者的思想,对学习函数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函数单调性;比较大小;值域与最值;不等式;数列;参数

首先,从单调性知识本身来讲,我们对于函数单调性的学习共分为3个阶段:(1)在初中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像的基础上对增减性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2)在一步一步学习函数单调性的严格定义,在数和形两个方面理解单调性的概念;(3)在高二利用导数为工具研究函数的单调性。高一单调性的学习,既是初中学习的延续和深化,又为高二的学习奠定基础。

其次,从函数角度来讲,函数的单调性是我们学习函数概念后学习的第一个函数性质,也是第一个用数学符号语言来刻画的概念。函数的单调性与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一样,都是研究自变量变化时,函数值的变化规律。学生对于这些概念的认识,都经历了直观感受、文字描述和严格定义3个阶段,即都从图像观察,以函数解析式为依据,经历用符号语言刻画图形语言,用定量分析解释定性结果的过程。因此,函数单调性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函数的其他性质提供了方法依据。

最后,从学科角度来讲,函数的单调性是学习不等式、数列、导数等其他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常用工具,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素材。

一般地,设函数 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 , ,当 < 时,都有 < ,那么就说 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 , ,当 < 时,都有 ﹥ ,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说明:设函数 定义在区间I上且 I,则若函数 在区间I上是单调增(减)函数,则 (或 )。若函数 在区间I上是单调函数,则 。若函数 在区间I上是单调函数,则方程 在区间I上至多有一个实数根。若函数 和 的单调性相同,则在它们公共的定义域内,函数 亦与它们的单调性相同。

一、利用函数单调性比较大小

例:设 = +b +c对任意的实数t,都有 (2+t)= (2-t),判断 (1)、 (2)、 (4)的大小。

解:由 (2+t)= (2-t)知函数 的图像关于直线 =2对称,且 在[2,+∞)上是增函数。

所以: (2)< (3)< (4) 而: (1)= (2-1)= (2+1)= (3)

所以: (2)< (1)< (4)

例2 已知 都是正数,并且a

解:构造函数 = ,

由b-a>0,知 在(-b,+∞)上是增函数,于是 =1

在(-b,+∞)上也是增函数。由m>0及性质(1)得 (m) > (0),故 >

前面两个例子都是比较简单的利用函数单调性来比较大小的式子,显而易见,我们可以根据函数单调性的性质来解决这类问题就简捷多了,若我们遇到以下类似的问题又该如何来解决呢?

例3 比较 与 的大小。

分析:显然这两个算式不可能用手算,甚至于一般的电子计算机在计算的时候也会溢出。我们可以将比较这两个算式转化为比较 和 (当 =1992)大小。

解:经过归纳,我们可以发现,当 =1,2时, < ;当 =3,4,5,时, > 。因此我们可以 猜测,当 3时, > 。下面构造函数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 > 。

构造函数 = ( 3),

则有 - = =

= >0,

所以函数 在 ∩Z上单调递增。因为 = = >1,所以当 3时, >1,即 > ,所以 > 。

评注:作为对 > (当 3时)的证明,还可以用数学归纳法或二项式定理,此外,若利用高等数学的知识,解答会更加简便。

(一)利用函数单调性求值(值域、最值)

函数的单调性是反应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的变化规律。因此在研究函数问题时,如果涉及倒函数值的变化问题,不妨考察该函数的单调性,往往能使问题迎刃而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以下各例是如何处理的。

例4 例1实数 和 满足 , ,求 + 。

分析:仔细观察所给的两个等式,可以发现两个等式可以改写为 和 ,从而找到解题的路径。

解:由 ,可得 ;

由 ,可得

构造函数 ,可知 在R上单调遞增,并且有 = ,于是 ,故 + =2

评注:本题结构比较新颖,解法比较独特,是在对两个一直等式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造R上的单调函数 ,解决了问题。

(二)利用函数单调性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设 = ,其中 R,如果当 时 有意义,求 的取值范围。

解:根据题意有 >0,即 > , 。

因为 与 在 上都是增函数,所以 在 上也是增函数,所以它在 时取最大值为 = 。

即 ,所以 > 。

对含有参数的方程或不等式问题,经过变形以后,可以将参数分离出来成为主元,构造出适当的函数,通过对所构造的函数的单调性进行讨论,即可以得到参数的取值范围,

例5 设函数 = ,( R, N, 2), 若当 时 有意义,求 的取值范围。

解:由 有意义,有 >0,

于是 > 在 上恒成立( N, 2)。

设 = ,显然 在 上是增函数,

所以 = ,

所以当 > 时, > 在 上恒成立,所以 的取值范围是 。

(三)利用函数单调性解不等式

单调性与不等式联系密切,单调性是用不等式来描述的;反之,具体函数的单调性反映了一些不等关系。

例6 定义在 上的函数 满足 =1, = + 且当 时 > ,解不等式 + 2.

分析:可根据抽象函数性质吧不等式两边都化为函数值,然后由函数的单调性去掉函数“ ”符号,将其转化为代数不等式去解。

解:由题意知 , 在 上为增函数,

故 。由性质(1)得 4且 >0,

故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

若 在区间D上为单调增(减)函数,且当 D时有 成立,则有 。

例7 求不等式 的解集。

解:原不等式等价于设 ,则有 ,于是原不等式化为 ,所以 ,即 ,

因为 和 都是R上的减函数,因此 是R上的减函数,

由于 ,因此由 解得 ,即 ,解得 。

结论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函数思想也是中学数学的主要数学思想之一,其中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思想重要方面,它在解决具有函数关系,特别是有关函数值的变化问题时有很大的作用,以上几例可以说明这一点。

参考文献

[1] 吴志义 函数单调性在解题中的应用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69 80页

[2] 黄伟亮 函数单调性的六大应用 数学教学通讯2005.12.241 13-14页

[3] 刘大鸣、王水建 如何求解数列问题中的最值 数学教学通讯2005.12. 241 89-90页

[4] 何业良 例谈函数单调性的应用 高中数学教与学2005.7 7-8页

猜你喜欢

数列不等式
高中数列的几种解题思路分析
高中数学数列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分析
高中数学不等式解题技巧总结
简析高中数学不等式易错题型及解题技巧
高中数学不等式易错题型及解题技巧
用概率思想研究等式与不等式问题
数列求和与数列极限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列的教学方法
新课标下数列概念教学探究
一道IMO试题的完善性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