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字化媒体技术引进博物馆展览

2017-09-11梁诗馨

祖国 2017年15期
关键词:新媒介

梁诗馨

摘要:伴随数字新媒体和网络科技的的发展,博物馆逐渐广泛应用数字化媒体技术于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本文探讨了数字化媒体引入博物馆的必要性,数字化媒体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实际应用,和数字化作为新媒介手段的优势,以及對这一新的技术应用融入博物馆展览提出展望。

关键词:数字化媒体技术 博物馆展览 新媒介

如今的数字化时代给现代博物馆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展示视角,博物馆应用数字化媒体技术形成的数字化展览,给予观众最直观震撼的视觉效果,不仅保护了珍贵文物避免过多的被损坏,还将文物的深层意义演绎成浅显易懂的知识展现给大众。因此,现代博物馆借助数字化媒体技术也是数字化时代下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博物馆的必然趋势。

一、数字化媒体技术引进博物馆展览的必要性

(一)数字化媒体技术的相关内涵

数字媒体将不同媒体整合在一起,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和声音的人机互动,由此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将枯燥的的信息转变为有趣的感官刺激。在博物馆中的数字媒体技术可以传达更加丰富生动的知识呈现,有助于激发参观者的兴趣导向,增强双方互动,在轻松获得有关文物的知识的基础上,趣味性和情感性的作业加深参观者的理解。

(二)数字化媒体技术的文化传输模式

博物馆是国家典藏人文自然遗产的文化教育机构,具有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深刻功能,学习、教育和娱乐三位一体的现代教育型文化机构。博物馆以往的文化传输方向是单向的,参观者面对的是相对枯燥乏味的信息解析,较为被动的接收信息。而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参观者可以主动获取有关文物的资料信息,这种双向的文化传输模式让参观者更好的获取知识,从一个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自觉的探索者。

(三)数字化媒体技术的优势之处

以历史考古类博物馆为例,它是历史积淀的展示场所,它承载着对人类文明历史和各种文化遗产的研究,是一种对历史的再次诠释,具有庄严凝重的文化内涵。所出土的文物,对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同时也是研究人类文明的重要资料。但是,对于公众而言,理解出土文物的价值是很困难的,这是传递文物展品的内涵最大障碍。消除这道障碍,不但需要社会大众提高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文化素养和审美,更需要博物馆方面做到换位思考,真正理解公众的需求,以一种浅显易懂的文化普及的方式,将这些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文物的价值被公众吸收。

二、数字化媒体技术融入博物馆展览的应用

(一)新颖丰富,生动有趣

数字化媒体技术融入博物馆使展览内容更加新颖丰富,生动有趣,同时也使参观者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参与其中。堪称“视觉媒体盛宴”的上海世博会,应用了大量的多媒体形式和手段,影院式的展示方式和3D、4D互动表演等多种展示技术手段。中国国家馆内的《清明上河图》的电子动态版令人叹为观止,这样的数字媒体的形式首先使原作得到很好的保护,避免过分的损坏,其次利用动态的场景再现了北宋汴京的繁荣景象。动态《清明上河图》是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而设计,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山行巨制屏幕上全景动态演绎汴京长街,使用12台电影级别的投影仪同时播放,场景、色差高度还原,整个场面以4分钟为一个周期循环播放。创作团队对原作的解读和再次诠释,给观众相对观看原作能得到更加直观地了解宋朝盛世的生活,给人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和情感升华,开括想象空间,加强参观者对博物馆文化和内涵的理解,最重要的是这都是传统文字说明板块无法直观呈现的。

(二)引入经典,巧妙结合

2013年10月,在山东博物馆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是我国首次大规模引进欧美国家艺术大师的经典艺术作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属于国内同类展览之最,350余件作品中著名的有莱昂纳多·达·芬奇的《自画像》、亨利·马蒂斯的《音乐课》、毕加索的《笑脸》……在整个展览中最令人感受到数字化媒体的应用的是展览和微信平台的巧妙结合,参观者可以首先用智能手机打开微信关注山东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然后在观展时在公众号中输入在画作下方的作品简介中的代码,公众号就会瞬时回复一张画作的高清大图。利用微信新媒体的推广普及,既免去摄影设备拍摄时对作品的损坏,参观者又能拥有高清的作品照片便于赏析。

(三)便捷自由,简单直白

类似的数字化媒体的应用在广西博物馆也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兼容文字、音频、视频、图形和触摸为一体的信息交流平台,给予参观者多层次的的音效和动感图像视觉效果。在广西博物馆可以使用微信导览,只要在其公众号输入文物的编码,就会回复关于此文物的语音解说,这是相对人工导览和语音设备导览有更大的便利和自由,在这样的过程中,参观者变成了积极主动获取文物知识的在“桂花和壮太--壮锦太鲁阁锦历史文化展”中,展示的是壮锦和太鲁阁锦的历史与现状,记录的是通过五彩的丝线,把居于两岸的两个族群牵系在一起。展厅中循环播放太鲁阁人纺织的具体操作过程,是对太鲁阁地机实物的视频解说,以及对地机的图文解析的再次阐述,这种利用投影仪的方式更加直白地让参观者明白太鲁阁人织锦的过程,和织锦对太鲁阁人的意义,这也是晦涩难懂的文字不能在短时间内将信息传输给参观者的。

三、结语

博物馆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机构,和数字化媒体技术的结合是现代博物馆必然的发展趋势,这种丰富博物馆展览语言的形式,给社会公众带来更多新的体验感受。数字技术作为新的展陈方式,现阶段虽有不足,但是只要不断的改善,与时俱进,必然实现数字化媒体与博物馆的完美结合。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媒介
融合与创新:探寻中国电视新闻的渐变趋势
网络病毒式传播及其特点
新媒介生态下的新闻生产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分析
论新媒介视角下羌族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