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软件在高校和声教学中的应用
2017-09-11杨帆
杨帆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科学技术在社会多个行业广泛推广。在音乐教育事业中,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可为音乐教学提供高质量的计算机软件。凭借其强大功能及操作便捷等优势,计算机软件已然转变成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本文通过阐述和声学及其教学影响因素,分析高校和声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计算机软件在高校和声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高校和声教学有序开展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和声;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4-0191-02
一、和声教学概述
(一)和声学
和声学指的是研究和声形成、构成原理,与弦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应用与写作方法。和声学不仅是音乐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还是从事相关音乐活动的音乐人士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对于我国音乐教育而言,和声学均被视作基础理论科目中的主干课程,其重要性不言可喻。因而,和声学教学改革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课题。对于大多数担任和声课教学且具备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而言,总是会一定程度地感受到和声课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各式各样困难。表面上来说,之所以会感受到这些困难,可能是因为学生群体普遍存在音乐学习主观能动性不足、音乐学习理解接受能力不足等情况。这一系列情况的引发,众多音乐领域的专家学者指出,与长时间以来不贴近实际情况,沿袭音乐院校理论作曲专业传统模式的和声教学存在一定的关联。
(二)和声教学影响因素
1.音乐的非语义性。对音乐和语言展开比较,两者均是通过音乐媒介来实现表达的,然而表达的内容存在显著区别。后者存在一种蔚然成风的语义,而音乐则截然不同。音乐被限制于艺术范畴,存在的前提是艺术交流,无需遵守语义学规则,不过其同样存在相应的约定性,换言之,通过人为约定的相关音乐体系得以进行。因而,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生首要任务是掌握此方面的逻辑体系,而音乐本身的逻辑体系法则之一,和声学由于其属于人为设定的音乐体系,由此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其学习难度。
2.音乐的非造型性。对音乐与美术、戏剧等艺术形式展开比较,它们对应运用的材料各不相同,作为时间的艺术,音乐将声音当作媒介,其本身不具备空间造型性,无法对对象形体予以直接表现。因而音乐是十分抽象的。而和声作为抽象性的音乐理性法则,更是具备抽象性,由此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其学习难度。
3.音乐的创造性。音乐的声音与自然界的声音不存在逐一对应的关系。虽然音乐中存在运用直接表现自然界的声音,但也是在先通过创作者开展创造后运用的。换言之,音乐声音唯有通过作曲家创造性想象方可得到。鉴于此,音乐被称为极具创造性的艺术。和声本质上是研究音乐创造规律的,因而其创作规律极难把握,由此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其学习难度。
二、高校和声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和声教学内容存在一定局限性
大多数教师过于关注和声理论方面的教学,而疏忽了和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由此引发理论与实践失调的问题,进一步造成和声理论知识的讲授显得十分枯燥无味,对原本多声部音乐满是创造性思维的活动造成极大束缚。
(二)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在传统高校和声教学过程中,大多是利用黑板、钢琴等教学工具开展教学,这种机械的教学形式使得课堂极为沉闷,难以调动起学生进行和声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和声教学未能与相关课程实现有效衔接
受传统和声教学内容存在一定局限性及教学形式过于单一的影响,和声学难以与其他相关课程实现有效衔接,太过关注和声理论教学,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难以在多声部音乐中生成纵向的和声音响概念,以及横向的和声进行语汇。和声学习是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一项重要基础,倘若学生针对某一歌曲对其开展和声编配,可能脑海中浮现的主要为相关伦理知识。这一系列因素均可对高校和声教学造成极大影响。
三、计算机软件在高校和声教学中的应用
全面高校和声教学在时代发展的新形势下,要紧随社会发展脚步,强化改革创新,在先进科学技术、成功发展经验的支持下,逐步强化计算机软件在高校和声教学中的科学合理应用。如何进一步促进高校和声教学有序开展,可以从以下相关内容着手。
(一)借助encore计算机软件开展和声教学
计算机软件encore作为一款十分实用的和声教学软件,其可有效地将教学中运用的和声乐谱及其对应的实际音响效果予以呈现。
例如,在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键盘开展弹奏,学生一方面可即时聆听到和声音响;另一方面可即时观看到与和声音响并行的乐谱,如此一来,必然能够提高教学成效。再者,教师也可无需弹琴,可于计算机软件encore上直接开展和声教学,进而为某些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便利。
计算机软件encore在高校和声教学中的应用,以和弦、吉他和弦输入为例,对图像(Graphics)工具条上和弦工具或者吉他和弦工具进行点击后,鼠标光标会转变为十字形,对要求输入和弦标记处进行点击后,便会弹出和弦调节对话框。和弦、吉他和弦对话框是一致的,仅呈现出的和弦标记存在一定差异。使用者可直接于弹出的对话框中选取相应的和弦类型(Type),再对低音(Bass)、根音(Root)开展调节,可能使用者会不习惯此种标记,好比和弦中的升降号存于右侧,与此期间,使用者可于自定义和弦类型(Custom)空白框中进行调节,计算机键盘上有现成的升号、降号,可用小寫n取代,和弦名则用大写字母表示,按下确认键后便完成了和弦向乐谱的输入。[3]
(二)借助Musicator Win计算机软件开展习作示范及作业讲评
Musicator Win是由Musicator公司推出的专业音乐制作、线谱制作软件系列,凭借其强大功能、使用便捷等优势,在计算机音乐领域得到广泛推广。以Musicator Win中的一个版本Musicator Win3.0(MW3)为例,该版本囊括了MW系列软件的诸多优点,实现了音序、制谱功能相互间的有效结合,并且实现了数码音频录制功能,使MW3在计算机音乐领域得到极大推崇。MW3具备极强的音序功能,其高水准的音序功能是其他同类产品无法比拟的,其新引入的事件列表窗口,可为一系列操作提供可靠保障。借助MW3,无需查看数据手册便可实现对音源一系列功能的有效控制;通过对MW3于专业音频工作站开展结合应用,功能可实现24路数字调音台机16轨硬盘录音机。endprint
MW3在高校和声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可借助MW3对学生提交的和声作业开展点评,使学生充分明确自身在和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和聲教学效率。举例而言,在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包括隐伏五度、隐伏八度、平行五度以及平行八度等,面对此方面情况,教师可将相关错误连接对应形成的音响与调整后正确连接对应形成的音响开展比较,如此一来,便可使学生明确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进而改善和声教学成效。[4]
(三)借助Tonica计算机软件开展和声教学及作业讲评
Tonica是由Partner Software公司推出的一款计算机音乐软件,近年来在传统初级和声教学、视唱练耳训练中得到广泛推广。该款软件可使和声例题实现和声风格的转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借助Tonica特有的自动配合和声功能开展教学,可指引学生对各式各样和声风格开展比较。所以,Tonica计算机软件在高校和声教学中可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Tonica软件结构十分简单,其界面包括工作窗口、菜单栏以及快捷工具栏部分,其中,快捷工具栏具备的功能包括文件的开打、保存;四部和声(男高Tenor、男低Bass、女高Soprano、女低Alto)每一声部选择按钮;音符、升降号、休止符等选择按钮;Midi播放止音、播放按钮。
Tonica计算机软件应用同样十分便捷,在开展四部和声连接过程中,首先于Document菜单栏,对标题(Title)、节拍(Time Signature)以及调(Key)等进行调节,然后按下声部按钮(B),再按下音符、记号按钮,实现对音符、升降号的调节,最后于五线谱上点击输入键即可。[5]在快捷工具栏上,还设有一个小节线按钮“|”,通过对该按钮的应用,借助鼠标左右键,可实现对小节线的保存、删除,进而实现全面和声的连接,为和声教学提供有效便利。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科学技术在社会多个行业广泛推广。将先进计算机应用于高校和声教学中,一方面是现代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解决高校和声教学中视听同步问题的有力手段。其并没有对传统和声教学予以全盘否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传统教学技能仍旧是和声教师的业务基础,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只是基于此,推进传统和声教学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对计算机软件的有效应用,对深化现阶段高校和声教学改革、推进高校音乐教育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技术、总结经验,清楚认识和声教学内涵特征,全面分析高校和声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高校和声教学实际情况,借助encore计算机软件开展和声教学、借助Musicator Win计算机软件开展习作示范及作业讲评、借助Tonica计算机软件开展和声教学及作业讲评等,强化计算机软件在高校和声教学中的科学合理应用,积极促进高校和声教学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徐欢.论电脑音乐软件在和声教学中的具体运用[J].音乐时空,2015,06(02):172-173.
[2]张睿.运用教育学理论解析计算机音乐软件应用于和声教学的可行性[J].科技风,2011,09(05):192-193.
[3]高长海.谈电脑音乐软件在和声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08,21(13):194.
[4]刘萍丽,黄剑敏.电脑音乐技术在高师音乐和声课教学中的运用[J].艺术美育(中旬刊),2013,13(10):142-143.
[5]王政.浅谈电脑音乐软件在高校传统音乐课程中的运用[J].安徽文学,2008,(04):234-235.endprint